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皇后曾在李隆基背后默默付出,为何后来会被废黜?

王皇后曾在李隆基背后默默付出,为何后来会被废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56 更新时间:2023/12/10 22:19:35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王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提起唐玄宗,想必杨玉环杨贵妃第一时间就跳入你的脑海里,再稍微有点了解的,还能知道在杨玉环之前,唐玄宗有另一位宠妃武惠妃。可却比较少人关注到,其实早年间,唐玄宗是有一位与他同甘共苦的原配妻子王氏王皇后(下称王皇后),只不过,后来,她被唐玄宗亲手废黜了。

出身大族 相识于微时

在关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王皇后家世介绍时,其实是存在争议的。

王皇后是太原祁县人,咦,这个地点有点熟悉啊。看过阿浅前两期内容的朋友想必就知道了,唐高宗的原配王皇后,亦是太原祁县人,而且正是太原祁县王氏出身。那么唐玄宗的王皇后是不是高宗王皇后的同族亲戚呢?

咱们往前看看,玄宗王皇后的先祖为王神念,高祖王僧修为南朝梁名将王僧辩的弟弟,其父王仁皎参军起家,后任果毅都尉。结合相关的资料来看,王皇后的先祖王神念并不是祁县王氏,而是另一支称为乌丸王氏。虽然大家不同支,但在大概念里,都是属于太原王氏。

玄宗废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后。(《旧唐书》)

王皇后这一支呢,算起来并不是太显赫,但是配当时的李隆基为王妃,还算匹配的。嫁给李隆基时,是李隆基为临淄王的时候。这是一段什么时期呢?

李隆基出生时,他的父亲李旦正坐皇位上,当奶奶武则天的傀儡皇帝。在李隆基两岁时,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楚王,四岁时,被武则天过继给早逝的伯父李弘为嗣子。可公元690年,睿宗李旦被废帝位,迁居东宫。而李隆基也在公元693年时,以皇孙身份被降为临淄王。楚王为亲王,而临淄王低其一等,为郡王。

成功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

在公元693年之后,李隆基度过了一段昏暗的时光。

这一年,他的生母窦妃被诬陷巫蛊,武则天秘密处死了她;他的父王李旦险些也被认为有异心,险些屈打成招被杀。此后的近七年时间,李隆基及兄弟们都被幽禁在宫中,直到公元699年后,才再次出阁。

而作为在693年就被聘为李隆基正妃的王皇后来说,李隆基的日子不顺遂,她自然也不好过。只是既然已是夫妻一体,那自然命运是共通相连的。与其他患难与共的夫妻不同的是,除了陪伴隐忍之外,王皇后还参与到丈夫的事业之中。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让位与李隆基的伯父李显,即唐中宗。可唐中宗登基之后,由于懦弱,朝政大权逐渐落入韦后一党手中。唐中宗死后,韦后大有效仿婆婆武则天的架势,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扼杀。而在这期间,王皇后作为贤内助,是经常参与其中,协助丈夫李隆基出谋划算的。

上为临淄王时,纳后为妃。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旧唐书》)帝为临淄王,聘为妃。将清内难,预大计。(《新唐书》)

能有这样明确记录下来的,那很大程度可以展现了王皇后不仅仅是管理好了李隆基的后院,还是可以在前朝给予他不少帮助的妻子。

熬出了头 可前方却是深渊

终于,清理了韦后势力,从父亲唐睿宗手中接过皇位,李隆基正式即位为帝,即唐玄宗。陪他走过一路风风雨雨的王妃王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李隆基即位之初,还面临着来自姑姑太平公主的威胁和压力,王皇后依然坚定不移地站在丈夫的身后,支持丈夫与太平公主势力相抗衡,她的哥哥王守一更是“先天政变”的主力功臣。先天政变后,李隆基才算是真正坐稳了皇位,于是改元“开元”,寓意再度开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看着丈夫坐稳皇位,王皇后心中自然也是高兴的,多年来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馈。只是她没有想到,在这前方,还有深渊等着她。

稳定了朝局的李隆基,后宫也逐渐百花争艳起来。赵丽妃、皇甫德仪、刘华妃、武惠妃等等,陆陆续续在李隆基的后宫中争奇斗艳起来。尤其是武惠妃,自小养在宫中,性情乖巧善于逢迎,李隆基十分喜爱她。武惠妃入宫后,赵丽妃等一众妃嫔都失了宠,更别说年华逐渐逝去的王皇后。

当然,除了年华逝去外,王皇后还有个最大的短板,嫁给李隆基多年,一直没能生下嫡子,甚至连公主都没有。而其他的妃嫔们都陆陆续续生下皇子公主,深沐圣宠的武惠妃就更别说了,四子三女在手的她,对王皇后的威胁不可谓不大。

后兄守一以后无子,常惧有废立,导以符厌之事……事发,上亲究之,皆验。(《旧唐书》)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才使得王皇后不得不剑走偏锋,让人抓住了把柄。

多年无子的王皇后,面对武惠妃等人的威胁,深感皇后之位摇摇欲坠。她的兄长也十分着急和忧心,于是他们病急乱投医,找来一和尚,佩戴一个霹雳木,美其名曰戴着它能让王皇后早生贵子。

这事的背后不知道是否有人算计,但很快,唐玄宗知道了这件事,派人一搜查,欸,果然,人赃并获。皇宫是很忌讳这些符厌之事,又加上唐玄宗早就萌生了废后念头,这件事直接送给唐玄宗一个很好的借口。王皇后被废,还搭上了她兄长的性命。

被废后不久,王皇后去世,唐玄宗以一品礼葬之,并没有恢复其皇后名号,直至唐代宗时,才恢复其皇后之名。

从史料中的记载中,王皇后是一个有智慧有贤德之人,在丈夫拼搏皇位基业的时期,不仅为他稳定后方,还能为他出谋划策,陪他走过最难煎熬的时期。

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坐上那个最为尊贵的位置,成为最尊贵的女人。可随之而来的,是丈夫的日渐冷淡,甚至想要废黜自己。

曾经的风雨同舟,曾经的海誓山盟,终究抵不过帝王的凉清薄幸,终究是错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努尔哈赤真的是一个残暴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努尔哈赤,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努尔哈赤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努尔哈赤”是野猪皮的意思,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有着坚韧、耐磨的性格,也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他统一女真、创立后金、成为了清太祖。悲惨童年 英雄的一生,必定有苦难相伴。他受尽冷遇和白眼,每天都要去挖人参、捡榛子、采松籽、采

  • 唐肃宗张皇后做了什么?她是如何葬送自己安乐的一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肃宗张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中宗韦皇后,与唐中宗共患难后,却难以共富贵。今天咱们聊到的这位呢,比中宗的韦后运气好了不少,只不过因为一步之差,把好好一条富贵路给整没了。她就是唐肃宗的皇后张氏。祖母庇荫 获封良娣严格说起来,张皇后的父辈并没有特别突出的

  • 各诸侯国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人称战国四公子的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下

  • 芈月以怎样强有力的政治手腕,维护了秦国统治的稳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芈月越来越家喻户晓。这个战国时的武则天到底有什么出奇的本领,此人就是秦始皇的高曾祖母,大名鼎鼎的秦惠文王之妻。当时人称秦八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来秦国后宫分为8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可见芈月和王后没有半

  • 皇太极即位后积极从事扩张政策,其中有哪六位明朝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即位后积极从事扩张政策。为了扩大武装力量,他除了把八旗变为24旗外,还采取种种措施招降纳叛,从明朝网罗将领。从天聪七年(1633)到崇德七年(1642)这10年间,明朝有五位重要将领投降了皇太极,加上后期投降的吴三桂,使清朝的力量大大增强。这六将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祖大寿和吴三桂

  • 孝淑睿皇后的出身是怎样的?她真的是最有福的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淑睿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清朝12位皇帝中,除去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其他11位之中,仅有道光帝旻宁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也因此,曾有人说道,道光帝之母孝淑睿皇后是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后。这位被称为包衣出身、福气最大的皇后,真的如此风光吗?包衣出身的皇后

  • 李世民问“大唐何时亡”,李淳风听后是如何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问“大唐何时亡”,李淳风听后是如何回答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杨维桢《说郛序》: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和僧一行。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变成大唐皇上,袁天罡

  • 孝明皇后生下皇子前为何一直没有被册封?她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明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中期,自唐宪宗就开启了不册立皇后之风。但我们会发现,史料上记载,唐宪宗的后妃中,还是有两位有皇后的封号,一位是咱们之前聊到过的懿安皇后郭氏,另一位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孝明皇后郑氏。因罪入宫 一朝获宠关于郑氏的家世并没有过

  •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 朱元璋为什么给元朝皇帝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元朝皇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建立明朝初,就命人在北京给元世祖忽必烈建庙祭祀,洪武六年,又在南京建了历代帝王庙,把历代开国君王都供奉在一起,同样也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后来干脆连元朝开国功臣的牌位也摆在边上陪祀。他自己恭恭敬敬的前去行跪拜大礼,标志着朱元璋承认元

  • 关羽镇守荆州时,刘备为何不派人去辅佐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关羽为人十分骄傲,为何刘备没有派人去辅佐关羽镇守荆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将士围攻了襄樊两城,当时身在樊城的曹仁无法抵挡关羽的进攻,他只能向曹操求援,虽然曹操派来于禁督七路大军增援樊城,但于禁错误地将大军驻扎在低洼处,以至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