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狠泄愤奇招: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史上最狠泄愤奇招: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30 更新时间:2023/12/6 3:30:57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

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

网络配图

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根,康熙说什么也没想到局促在云南一隅的吴三桂,居然挥师北上,来势凶猛。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福建、广东诸省响应,江西、陕西、甘肃等省波及;同时,他也没想不到八旗子弟兵“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不知怎样应对?”《清通鉴》记载有康熙在永兴之战失利以后“忧心忡忡,现于词色”。

虽然,康熙最后险胜了。

吴三桂死时已七十四岁,这年玄烨刚二十五岁,两人相差四十九,康熙有足够的时间等到吴三桂自然死亡树倒猢狲散。何必打八年仗,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然而,年轻气盛的他,等不及。康熙非常自信: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就不动声色地拿下辅臣鳌拜,独掌朝政大权。那么,朕二十岁了,还不撤除三藩,以去心腹之患,更待何时?

然而,康熙高估了自己,他以为能把拥有至高权力,如四辅臣,如鳌拜等统统拿下,吴三桂岂在话下?可他没有仔细思量,鳌拜之流固然在朝廷里有党羽,有耳目,可都在陛下的视线之内,掌控之中呀!而吴三桂却远在南疆,鞭长莫及,何况那是有地盘,有军队的实力派!现在,你一纸谕令,要他和他的部属,撤出经营了十年之久的云南、贵州,再去驻防山海关,再去拓荒垦边,分明是激其生变,促其反叛。

网络配图

结果,这场仗,打了八年,吴三桂差不多打下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这其间,双方进行过六次殊死决战,吴军胜四,清军胜二,吴是占上风的。几年的仗打下来,吴的总兵力为清军的两倍,无论数量和质量上,玄烨都不是吴的对手。因此,如果不是吴三桂病死,战争未必很快结束。既然战争还要进行下去,那么,他被吴三桂打败的可能是存在的。所以说,玄烨的赢,赢得有些忐忑。

“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这是发自他内心的话,说明他请得了神,而送不了神的尴尬,曾经使他六神无主过。

在中国历史上,撤藩,大多得付出代价。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晁错计,削夺诸侯国部分土地,归中央直接管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与其他五位侯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中央政府,史称“七国之乱”。刘启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大军镇压,历时三月,叛乱平定。公元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纳齐泰黄子澄削藩之策,是年七月,驻北京的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举兵反。这一仗打了四年,朱棣攻入南京,惠帝自焚,叔叔夺了侄儿的江山。只有公元961年与969年的宋太祖赵匡胤的两次“杯酒释兵权”,算是一次成本极低的“削藩”行动。

网络配图

看来,作为少年天子的康熙,并没有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教训,而是一意孤行,非要逼吴三桂就范。结果,他自己也承认这场险胜,与失败无异。“伪檄一传,在在响应,八年之间,兵疲民困。”但康熙并不责备自己,却仍振振有词地反问大家:“忆尔时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苏拜、塞克特等言应迁移,其余并未明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雍正驭人有术:对心腹官也不说实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老十四伪造太子手谕调兵,雍正小心眼,雍正时的大官

    雍正皇帝的驭人之术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时(当时还是叫“胤禛”,为方便起见,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一般来说,对自己的智囊,应该是沟通无间、坦诚相待,这样才能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雍正对这些“奴才”,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

  • 雍正竟将自己十大罪状成书出版:原因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下过罪己诏吗,雍正活了多少岁,雍正大案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一些死抱“华夷之辨”的士大夫,在著作中处处表露憎恨清廷、思念明朝的思想感情。康熙时期的浙江“东海夫子”吕留良即是其中之一。湖南永兴人曾静原是县学生员,因考试劣等被革退,于是放弃举业在本地教书,失意无聊之中常杂记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对吕留良宁可削发为僧也不赴清之荐举的事迹深为敬仰,于

  • 和珅为何得到乾隆重用:肯当奴才的治国英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和珅为什么怕嘉庆,乾隆为什么不办和珅,清代妃子自称奴才还是臣妾

    乾隆四十年(二十五岁),直(值)乾清门,擢御前侍卫,兼副都统。次年(二十六岁),遂授户部侍郎,命为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骎骎乡用。又兼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税务监督,总理行营事务。四十一年(二十六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

  • 揭秘乾隆晚年与大臣尹壮图的一场荒唐赌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按理说,王亶望案这样严重的案子发生在眼前,应该足以惊醒皇帝的盛世迷梦。事实是皇帝仍然浑然不觉。越到老年,皇帝越形成一个心理定势:形势总是大好的,成绩总是主要的,问题总是局部的。他多年经营的江山,是铁打不破的。虽然乾隆晚年连续爆发多起贪污大案,皇帝仍然认为这些不过是一个指头的问题,并且经过发现和处理,

  • 刘邦后代刘盆子是史上唯一双目失明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双目失明的人,刘邦十八功臣的结局,怎样使人双目失明

    刘盆子,太山郡式县人,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汉朝皇族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称刘盆子为建世皇帝。刘盆子执政期间,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只可惜是赤眉军的一个傀儡,共在位2年。后来,刘盆子被刘秀所灭亡

  • 竟有这种帝王:40年不近女色4次非要出家为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近女色是什么意思,算命说我是玉皇大帝面前人,出家乃大丈夫事

    古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而且皇帝中间也是很多都是好色之徒,但是有这样一位皇帝竟然40年时间不近女色,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曾经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皇帝,博学多才,建立的南梁,但是中年以后的梁武帝竟然吃斋念佛,推崇佛教,根据历史记载,他竟然40年未近女色。网络配图历史文献上,梁武帝萧衍

  • 乾隆南巡时为何各地地方官要准备成千上万盆盂?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清朝时,这里既是工商业发达地区,也是文人荟萃的风雅之地。乾隆六次南巡都经过这里,对扬州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乾隆南巡至扬州的路线乾隆帝每次南巡都于正月十五前后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渡黄河,乘船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

  • 一代帝王曾得到4次死亡预言:一次比一次邪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在凯撒死前,罗马曾发生过许多不祥的预兆。首先,在凯撒出事前的几个月,曾有一批前往外国进行殖民地建设的公民在建造一处广场时候发现了一处宝藏。宝藏位于一座古墓之中,而这座古墓正是当地的创始人的埋身之地。正当开拓者们欢欣鼓舞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块刻有不祥铭文的青石板。图片来源于网络铭文上说:“如果创

  • 揭秘姜子牙封神时他给自己封了什么神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真实的姜子牙虽然没有小说里的仙术,但其智慧,在中华5000年历史里能望其项背者,也是寥寥无几。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据说曾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钓鱼,因而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法。网络配图姜子牙静待多年,最

  • 甲午中的光绪:摸不清“家底儿”的指挥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光绪帝四岁登基,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但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