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为何得到乾隆重用:肯当奴才的治国英才

和珅为何得到乾隆重用:肯当奴才的治国英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3/12/4 12:42:00

乾隆四十年(二十五岁),直(值)乾清门,擢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次年(二十六岁),遂授户部侍郎,命为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骎骎乡用。又兼步军统领,充崇门税务监督,总理行营事务。

四十一年(二十六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四十二年(二十七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上一节说的,是和珅被乾隆皇帝赏识的野史记载,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不过随手引用,当故事说说而已。

网络配图

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包括夫妻、父子、君臣、亲友等等,之所以能够一拍即合,互相关爱,亲密无间,或者联手合作,配合默契,形同一人,肯定都有其双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凡是有这种特殊亲密关系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不然,就是“正常”的,也就是“普通”的、不远不近的关系了。两方面只要缺少一方面的因素,这种亲密的关系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中途失去一方面的某些因素,已经形成的紧密关系,也会逐渐松懈,进而消失,甚至反目成仇。

纵观乾隆皇帝与和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无疑属于不正常。要解开他们两人之间这种“不正常”关系之谜,就应该从他们双方的主客观因素入手。

首先确定一点:开始阶段,和珅的态度是“主动迎合”,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因素。乾隆的态度是兴之所至,“偶然垂顾”,事先并没有想到要在侍卫中间寻找、物色、提拔一名大臣。因此开始阶段,一个比较主动,抱有希望;一个只是随意应付,甚至仅仅只是为了打发空闲的时间。

现在咱们来看看乾隆皇帝与和珅两人各自的优缺点。这些优缺点,对自己来说,就是主观因素;对对方来说,就是客观因素。他们两个人能不能紧密地结合、亲密地合作,就取决于双方的主客观因素。

乾隆和康熙,都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时间最长的人:在位六十多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位整整六十年,但是“禅位”后又当了三年有实权的太上皇)。在清代,他们又都是“开拓疆土”最为成功的人。乾隆比他爷爷更胜一筹的是:他不但推崇、发扬尚武精神,而且推崇、提倡文化修养。他不但精通汉文化,还精通蒙文、藏文甚至懂得维吾尔文;他会作诗,会写正草隶篆四种字体,还特别善于欣赏、鉴定历代书画……可以说:他的确是一个文武全才的皇帝。尽管他喜欢女色,贪图享受,但是他不像明代的君主那样,因为爱好女色而荒废朝政,宠信奸佞,甚至把朝政放手让阴险毒辣的流氓恶棍太监去管理。也可以这样说:有清一代,所有的皇帝,都不像明代后期的皇帝那样不把社稷江山放在心上。明代有三十年不理朝政的皇帝;清代的皇帝大都比较“勤政”,就连热衷于声色犬马的咸丰皇帝,在他已经病得吐血的时候,也还是关心朝政的:自己没有力气和精神了,就让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替”他“帮”他看本章,用指甲划出痕迹,然后再由皇帝来看、来作决定。——对一个病人来说,能做到这样,也算是颇不容易的事情。

网络配图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心中所喜欢、口中所称道、文中所赞颂的,还是皇帝的武功:兵力强大,不但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敌,还能主动出击,开拓疆土。像汉武帝那样,尽管他也喜欢女人、宠幸女人,迷信道家方士的长生不老邪说,还滥杀无辜,莫名其妙地杀了许多人,包括自己的儿女。种种迹象,都说明他是个昏君、暴君,但是仅仅因为他敢于反击匈奴、出击匈奴,后人对他的定评,最后还是落在“明君”两个字上。秦皇汉武,其实是两个暴君,但是都得到后人的称颂。

反过来说,一个皇帝,是不是有文化,老百姓似乎并不太计较。如果你不能组织强大的国防力量,总是受周边小国、特别是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的欺负,你当皇帝的就是文化再高,老百姓也不欣赏,更不买账。不管宋徽宗的花鸟画得怎么栩栩如生,不管李后主的诗词写得如何缠绵悱恻,最终定论,还是一个“亡国之君”!

清代以武力取得政权,乾隆皇帝继承祖先“以武立国”的传统,有一个“武”字当头,在老百姓面前显示的,首先就是国力强大,所以他的“文化”,相应地也就显得特别突出,于是他就成了被人歌颂的“文武全才”皇帝。不管怎么说,以强大为前提,一个有文化的皇帝,总比一个没文化的文盲皇帝好不是?

网络配图

乾隆皇帝最大的缺点,或者说最最缺少的自知之明,就是过于“恋栈”,过于留恋帝位。仅仅因为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他也一定要做满六十年,既不想超过他爷爷,但也只限于比爷爷少一年,以此显示自己的威望成就都不比爷爷差。——其结果,是国家步入了老人政治,朝政也不可避免地从鼎盛时期的高峰,渐渐跌落到式微的低谷。

老皇帝在位时间过长,对太子来说,也是一种压抑:如果是长子当太子,老皇帝六十年不退位,太子的年龄都有可能超过六十岁了。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太子谋位,何尝不是因为“等不及”而被逼出来的?

尽管清朝从康熙以后,采取不立太子的政策,因此也无所谓“太子谋位”,但是这种潜在的危机,总是存在的。

而皇帝年老,难免会出现老年人的通病:爱猜疑,爱专断,爱偏信,爱享受,爱听恭维话,等等,等等。乾隆的晚年,可以说这些病都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乾隆晚年与大臣尹壮图的一场荒唐赌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按理说,王亶望案这样严重的案子发生在眼前,应该足以惊醒皇帝的盛世迷梦。事实是皇帝仍然浑然不觉。越到老年,皇帝越形成一个心理定势:形势总是大好的,成绩总是主要的,问题总是局部的。他多年经营的江山,是铁打不破的。虽然乾隆晚年连续爆发多起贪污大案,皇帝仍然认为这些不过是一个指头的问题,并且经过发现和处理,

  • 刘邦后代刘盆子是史上唯一双目失明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双目失明的人,刘邦十八功臣的结局,怎样使人双目失明

    刘盆子,太山郡式县人,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汉朝皇族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称刘盆子为建世皇帝。刘盆子执政期间,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只可惜是赤眉军的一个傀儡,共在位2年。后来,刘盆子被刘秀所灭亡

  • 竟有这种帝王:40年不近女色4次非要出家为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近女色是什么意思,算命说我是玉皇大帝面前人,出家乃大丈夫事

    古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而且皇帝中间也是很多都是好色之徒,但是有这样一位皇帝竟然40年时间不近女色,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曾经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皇帝,博学多才,建立的南梁,但是中年以后的梁武帝竟然吃斋念佛,推崇佛教,根据历史记载,他竟然40年未近女色。网络配图历史文献上,梁武帝萧衍

  • 乾隆南巡时为何各地地方官要准备成千上万盆盂?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清朝时,这里既是工商业发达地区,也是文人荟萃的风雅之地。乾隆六次南巡都经过这里,对扬州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乾隆南巡至扬州的路线乾隆帝每次南巡都于正月十五前后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渡黄河,乘船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

  • 一代帝王曾得到4次死亡预言:一次比一次邪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在凯撒死前,罗马曾发生过许多不祥的预兆。首先,在凯撒出事前的几个月,曾有一批前往外国进行殖民地建设的公民在建造一处广场时候发现了一处宝藏。宝藏位于一座古墓之中,而这座古墓正是当地的创始人的埋身之地。正当开拓者们欢欣鼓舞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块刻有不祥铭文的青石板。图片来源于网络铭文上说:“如果创

  • 揭秘姜子牙封神时他给自己封了什么神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真实的姜子牙虽然没有小说里的仙术,但其智慧,在中华5000年历史里能望其项背者,也是寥寥无几。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据说曾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钓鱼,因而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法。网络配图姜子牙静待多年,最

  • 甲午中的光绪:摸不清“家底儿”的指挥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光绪帝四岁登基,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但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

  • 历史上的陈群是怎样的?他为曹魏的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陈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电视剧《军师联盟》里许多历史人物都刻画的比较真实,然而对陈群的描述却不敢恭维。剧中,陈群做为曹丕党的联盟者,虽不擅权谋,身为名门分外重视礼仪,这个还比较接近史实。但不明白的是陈群在剧中凡事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与司马懿结下了深

  • 李卫作为雍正的宠臣 李卫的工资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卫工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卫的身世经历,跟当时正处于风云变幻的雍正时期一样,经历了极大的转折。从个人身世而言,李卫以一个买官出身,虽有家资,却并非权贵的家底一路直上,官居总督这样级别的封疆大吏,跟雍正年间的用人政策有很大关系。从大时代而言,雍正时期虽然跟

  • 寿王李瑁在失去杨贵妃之后,其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在嫁给唐玄宗之前,就已经做了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唐玄宗贪恋她的美貌,便从自己儿子手中将其夺下。那么李瑁在失去杨贵妃之后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其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寿王李瑁的年少时代唐玄宗作为唐朝中期最有作为的帝王,其在登上皇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