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三国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9 16:37:28

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己不愿投降,慷慨赴死。他却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甚至让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标签约束效应

网络配图

陈宫对曹操有旧恩。当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洛阳,被全国通缉,后在中牟县被守城官吏擒住。中牟县令正是陈宫。曹操成功地说服了陈宫,陈宫不但放了他,还弃官不做,追随曹操要为兴复汉室干一番事业(详见《曹操为什么能说服陈宫放他生路并弃官相从》一文)。但路途上,曹操因多疑自私而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掉,陈宫由此对曹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宫不告而别,两人也因此恩断义绝。

后来,陈宫投到吕布帐下,为他出谋划策。曹操和吕布交兵,吕布战败。吕布和陈宫都被曹操擒住。

曹操见了陈宫,有意调侃几句,戏弄地说:“公台别来无恙?”曹操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讽刺、责怪他当初识人不明,对自己不辞而别,却误投吕布门下,以至于今天被自己擒获。

陈宫也毫不客气,说:“你心术不正,我才弃你而去。”

曹操说:“我心术不正,你怎么就去辅佐吕布呢?”曹操的意思是吕布的心术人品还不如我呢。

陈宫说:“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不像你是个奸雄。”

曹操换了个话题继续讽刺挖苦陈宫:“你老是认为自己智谋无敌,怎么今天会被我擒住呢?”

陈宫嘴上还是不服输,说:“吕布是没听我良言,如果他听了我的话,今天被抓住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网络配图

曹操见陈宫并没有表现出战败被擒的沮丧和失落,就想用“死”来恐吓陈宫。曹操说:“那么今天你打算怎么办呢?”

陈宫内心已经怀了必死之心,叹了口气说:“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我死了也没什么怨言。”

曹操看看陈宫始终都不屈服,真是拿他没办法。但陈宫的这句话也提醒了他。曹操抓住这一点,继续用陈宫的家人来恐吓要挟他。

曹操冷冷地说:“你死了就算了,那么你的老母亲怎么办呢?”

这句话把陈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自己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死就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连累自己的老母亲被杀,就真的是不孝之极了。而按照当时的规矩,战败者的家人往往是被满门抄斩,斩草除根的。如果陈宫应对不当,必然保不住母亲的性命。

陈宫内心十分紧张,却镇静自若地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伤害别人的双亲的。我老母亲的生死存亡,哪里需要我考虑呢,一切都取决于明公您啊。”

曹操面无表情地继续发问:“那么,你的老婆孩子怎么办呢?”

陈宫依然不动声色地回答:“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绝人之嗣。我老婆孩子的生死存亡,也是取决于明公您啊!”

陈宫的这一套说服策略真是十分高明!他没有破口大骂,指责曹操以家人的性命来胁迫自己。他也没有苦苦哀求,请曹操放他的家人一条生路。而更重要的是,尽管曹操以家人的安危来威胁他,陈宫依然做到了不亢不卑,绵里藏针,绝没有屈服于曹操的淫威。

陈宫所使用的这种策略就是“标签约束效应”。

网络配图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必然要受到这个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和约束。在当时的时代,“忠、孝、仁、义、礼、智、信”就是最主流的价值观念。尽管很多人在心里并不认同这些价值观念,甚至在现实中通过违背这些价值观念而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利益。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没有几个人敢于大肆宣扬反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而很多想要收揽人心,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者(比如曹操),更是在表面上将这些价值观念奉为圭臬,以此来烘托、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从而,这七个字就像七个标签一样,一旦某个人自己主动贴上或者被人贴上这样的标签,为了表现出自己言行的一致性(不一致就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和外界的负面评价,从而导致认知不协调),这个人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标签所约定蕴含的价值准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抢先一步通过各种方式将一个人定义为好人(标签化),那么这个人必然会表现出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一面。同样,如果你一开始就指责一个人为恶人,那么他的行为必然也如你所料的那样恶劣无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长孙皇后多活几年的话 唐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和长孙皇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长孙皇后活到三十六岁就病逝了,如果她多活几年,能让很多惨死的人平安活下来。首先,有长孙皇后在,她会管教着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不会让他们夺斗得那么厉害,她会安慰李承乾,不让他再自卑,也不会任由唐太宗过度宠爱李泰。贞观2年,吴王李恪与魏王

  • 李世民登基之初答应不赶尽杀绝,为何后来要反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高祖李渊在起兵反隋的时候,次子李世民为他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手握军权。唐高祖李渊便许诺将来把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但是当唐高祖李渊登上皇帝之位以后,却并没有履行当年的承诺。把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一山容不得二虎。虽然坐皇帝之

  • 薛绍到底做错了什么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这个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薛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一次宫廷聚会上,十六岁的太平公主遇见了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让情窦初开的太平公主的心感受到了这辈子从未有过的悸动。回宫后,太平公主在母后面前手舞足蹈地描述着那个男人的样子,他的清秀、他的儒雅、还有他的笑容

  • 浅水原之战为何会失败?对李世民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浅水原之战的失败为什么反而提升了李世民在唐军中的地位?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武德元年(618年),唐军在浅水原之战中遭遇惨败,是秦王李世民辉煌的军事生涯中唯一的“黑历史”,很多半吊子和心术不正的人都拿浅水原之战当做所谓的“历史真相”,堪称历史虚无主义的典范。但鲜为

  • 左良玉真的是大明王朝的毁灭者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明朝左良玉,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左良玉是明朝末年的一员悍将,多次领兵击败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可以说是骁勇善战。到后来,左良玉所部发展了八十万人,声势十分浩大。可是左良玉却没有成为大明王朝的拯救者,反而受到后世的指责,有人就说过,“亡明之天下者

  • 汉末诸侯刘表麾下有哪些厉害的武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汉末诸侯刘表的文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刘表这位诸侯,自然是不能忽略的一位历史人物。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光和七年(184年),刘表被大将军何进

  • 李世民为什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恭 李世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嫁女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之所以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恭,其实并不是真的打算嫁女儿,而是这对君臣之间的博弈。李世民真正的目的,其实在于让尉迟恭放权,让尉迟恭回家养老。作为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帝王,李世民要想让尉迟恭回家,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 刘娥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刘娥,本是蜀地孤女,尚在襁褓之中,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把她送给了其他人。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去当年还是王爷的赵恒府上送银器,估计刘娥一生只能平凡的度过。赵恒与刘娥,一见钟情,但是迫于父亲太宗的压力,不能娶她。后来,

  • 尉迟恭逼宫时只有一个人 李渊坐稳百万雄兵为何还乖乖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作为父亲在面对手足相残的时候,李渊为什么把兵权和皇位都交给李世民?首先,要想知道这些事情,我们得先了解尉迟敬德进去前后的情况。《资治通鉴》记载:“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换句话来说,当时李渊在湖中泛舟的时候,尉迟敬德就进去了,至于尉迟敬德有没有在船上,这里就

  • 司马裒:与太子之位擦肩而过,死时年仅18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次子,也是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的同母弟弟,为何年仅十八岁就去世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是司马裒(póu),他是司马睿的次子,司马绍的弟弟。昨天我们说了司马睿结发妻子虞孟母的故事,她一生无子,因受宠的宫女荀氏说了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