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氏是如何成为曹叡的皇后的?她为何要与司马懿合作?

郭氏是如何成为曹叡的皇后的?她为何要与司马懿合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15 更新时间:2024/3/3 20:45:3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元郭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元郭皇后是是西平郡西都人,家族世代为河西大族。黄初年间,西平郡发生叛乱,魏文帝曹丕派全城太守将叛乱平定。郭氏因此被没收入洛阳宫。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对郭氏颇为宠爱,封其为夫人,并任命她的伯父郭芝为虎贲中郎将,叔父郭立为骑都尉。

魏明帝曹叡起初非常宠幸毛皇后,后来才开始宠幸郭氏,对毛皇后日益淡漠。郭皇后其实是一个心地很好的人。景初元年(237年),明帝赏游后园,召后宫才人以上嫔妃参加饮宴娱乐。郭氏问魏明帝曹叡说:“应该把皇后请来吧?”魏明帝不同意,并且告知随从不得宣请毛皇后。第二天,魏明帝和毛皇后见面时,毛皇后问他说:“昨日宴游北园,玩得开心吗?”魏明帝以为是左右侍从们给毛皇后泄的密,因而下令杀掉十几个随从,并将毛皇后赐死。景初二年(238年)十二月,魏明帝曹叡在患病之际,立郭氏为皇后。

等到魏明帝曹叡病重,立养子齐王曹芳为太子,并命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辅佐朝政。曹芳继位后,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所居宫殿称为永宁宫。并追谥皇太后郭氏的父亲郭满为西都定侯,以郭太后叔父郭立之子郭建承袭其爵位;封郭太后的母亲杜氏为郃阳君。

郭太后的伯父郭芝调任散骑常侍、长水校尉,叔父郭立为宣德将军,皆封列侯。郭建之兄郭德,被敕命为文昭甄皇后已死的从孙甄黄之子,并承袭明帝亡女平原懿公主的爵位,封为平原侯,改姓甄氏。郭德与郭建兄弟二人同为镇护将军,都封为侯,共同负责京师警卫。

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采纳何晏、邓飏、丁谧之计,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郭氏和曹芳告别时相对哭泣,曹爽自此专权,由此郭太后和曹爽产生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司马懿与郭太后要共同面对曹爽这个敌人,他们的默契可能由来已久。有学者推论正始年间郭太后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就已颇为密切。郭太后与司马懿同为在政治上被曹爽所排挤者,其立场当处于同情政变的一方,所以他们两方要进行合作恐非难事。

于是在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司马懿就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然后向魏帝禀奏曹爽的罪恶,并说我把这些意见上奏郭太后,郭太后命令我按照奏章所言施行。由此可看,司马懿正是凭借郭太后的权威性,才可能理直气壮的发号施令,最终给予了曹爽致命一击。

事变之后,为感谢郭太后。司马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郭太后的堂兄弟郭德,,这是显而易见的政治联姻。而郭惪于曹芳时期任中坚将军,可以参与禁军的事务,也为佐证。司马师依靠中护军时期培植的根基,此时已经彻底掌握了曹魏的禁军,把郭德拉进来属于示好。

郭太后在魏末政坛颇具影响力,毌丘俭文钦举兵淮南借其名,钟会在蜀地反叛亦称是奉其遗令,这些都可以看出她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景元四年(264年)十二月,郭太后去世。景元五年(264年)二月三十日,上谥号为明元皇后,与魏明帝曹叡合葬于高平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季布为人勇武能征善战胆大直谏当面指责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有个成语叫做“量力而行”,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很远大,那就要注意积攒力量,等待时机,确保一击中的。在汉朝初期时,也有这样一个人物,不仅冷静地看到了汉朝与匈奴的实力差距,还竟敢在朝堂上公开指责吕后的妹夫樊哙,他就是季布。网络配图季布本

  • 惊为天人:秦始皇是外星人后代长城乃外星人所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外星人真实记载,秦始皇见过外星人吗,秦始皇与外星人的秘密

    由孙俪、刘涛等人领衔主演的神剧《芈月传》眼看就要落下帷幕。作为一部历史改编剧,大家都知道《芈月传》的剧情主要是围绕战国时期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芈月所展开。说到芈月这个人物角色,很多人都只知道,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可是对于她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却已经被搞的晕头转向。不过,要弄清楚芈月的历史地位,就有

  • 秦始皇打匈奴胜利在望:为何放弃进攻却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蒙恬北击匈奴,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抵御谁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

  • 秦始皇为何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修筑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墓在哪里,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在哪里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摘自《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波音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 嘉庆的“滑落曲线”:运动式惩贪到教育式反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庆道光,嘉庆尊谁为太后,嘉庆14年是哪一年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

  • 胸怀壮志的崇祯帝:让晚明的救亡可能变得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青春胸怀壮志的古诗词,明朝末年还有救吗,崇祯有机会挽救大明吗

    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因为把李自成写得像一个共产党员,颇受人诟病。但人们忘记了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有那么一些人,可以为了某种原则、观念或看法,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这样的人,在中国的底层社会,也从来都是有的。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其实就是中国底层社会中的这样一类人物。他们或许文化不高,但讲义气,急人所难

  • 十岁光绪召见臣子:见解不深 但已学会讯问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邬思道为什么不让雍正接见老十七,雍正的亲信大臣,雍正杀李绂为什么又赦免他

    1881 年中秋节,叶伯英从《邸报》上得知他被任命为陕西省按察使。大约三周后,李鸿章将圣旨递送到他手上(很明显,官僚机构的办事速度比私下发行的公报要慢得多)。在赴任新职位之前,伯英又奉命去京城觐见皇帝。这次他分别觐见了慈禧太后和年幼的光绪皇帝。关于这次觐见的记录比1879 年的要短,不过还是值得注意

  • 雍正的反腐奇招:“即时候补”防官官相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大案,雍正冤狱,四阿哥雍正

    雍正在位時诛杀贪官不计其数“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也并非全是吹捧。网络配图历朝历代,像雍正朝这样清官遍地的,极为少见。说起来,这并非那个年代的人觉悟特别高。反腐这事儿,光靠个人觉悟显然是不够的,还得靠手段。雍正的反腐手段,层出不穷,令人大开眼界。其中,有一招叫“即时候补”。“候补”

  • 曹操的真正样子长啥样:长得不好眼睛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植长相如何,孙权的眼睛是绿色的吗,真正的敖丙长什么样子图片

    在复原山东人祖先面孔,预测未来人相貌后,山东卫视11日晚播出的《中国面孔》再次集人类学、遗传学、考古学、文献学、刑侦学等各方面专家所长,同时根据多支后裔的长相特征,逆推还原了一代枭雄曹操的容貌。据说还原后的曹操相貌跟其后人颇为相像,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图片来源于网络去年,DNA鉴定曹操九支后人的新闻

  • 萧何既然是韩信的朋友为划清界限要诱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为什么杀死韩信,萧何为何杀韩信,萧何自污

    萧何助杀韩信,当然是为了赢得主子信任以保住官位,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与这匹自己挑选的、已经失宠的千里马划清界限。萧何诱杀韩信的原因西汉首任丞相萧何就是“好好先生”的祖师级人物。这个想做好人的西汉首任大管家,屡次因为领导的需要,变成品行不如领导的坏老头。图片来源于网络萧何崇尚黄老,推崇无为,在西汉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