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放犯人回家过年,后来囚犯都回来了吗?

李世民放犯人回家过年,后来囚犯都回来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3/12/10 14:57:34

唐朝是历史上一大盛世,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在这两大盛世之下,唐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代名词。

李世民治国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太宗纵囚”事件,讲得是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来年相约问斩一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还写了一篇《纵囚论》来评论这件事,欧阳修对此是批判了一番,觉得他的做法相当不妥,开头就说: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资治通鉴》记载的更加详细一点: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

虽然欧阳修不太看好这件事,不过当时唐太宗心一“软”给自己留下了千古美名。

众所周知,唐太祖李世民不是嫡长子,他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他又颇有才能,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又让李渊禅位。

他登基后殚精竭虑,重用人才,积极采纳谏官的意见,光是魏徵廷一个人就在朝堂当中谏了他200多次,李世民也听得进去,从而打下了足贞观之治,然而过于苛刻的法制,又让文物百官步步惊心。

贞观年间,一个叫张蕴古的官员上奏了《大宝箴》以讽,李世民看了里面的建议后,觉得非常不错,就提拔她为大理丞,刚刚得到迁升,张蕴古就发现李好德在街上疯言妖语,就把他抓了。

经过审讯张蕴古发现这个李好德精神有点问题,就把他给放了,本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结果御史权万纪参了他一本,觉得他收了好处,李世民一听自己刚刚提拔的人,徇私枉法这还得了,一生气就把他给斩了。

这一斩文武百官更是如坐针毡,凡事遇到刑法案件都严加审理,贞观初年全国死囚只有29个人,到了贞观六年,死囚已经增加到了三百九十人,这成指数的增长,让李世民也觉得头大。

若是死刑犯太多,反倒难以体现自己的政绩,这一年岁末,李世民就特意跟他们约定让他们回家过年,等第二年的秋天再回来问斩。文武百官都不懂李世民的,他们都想着这些人可是死囚,放出去就不怕他们跑了吗?那么这件事到底是如何处置的呢?

《资治通鉴》载有: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这放了390名死囚,不仅没有跑,还按照约定第二年又回到了牢狱中等候问斩,李世民一高兴就来了一个“大赦天下”,这些死囚全部都被免除了死罪。

经过这么一件事,李世民的德行在民间也留下了一个好的口碑,人们也不再提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更是重审了张蕴古事件,规定死刑一定要“五复奏”,不可错杀一个。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诞生了。

不过欧阳修在《纵囚论》中并不是特别支持这种方法,他表示:太宗施德于天下……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欧阳修认为这些死囚都犯下了一些“极恶大罪”又关押了这么多年,单凭一天的恩德,就感化死囚吗?能让他们视死如归?

欧阳修还觉得不应该常常赦免死囚,毕竟这些人都是犯了法,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将标新立异当做高明的手段,也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同情。

欧阳修的想法不无道理,390名死囚全都放回家,他们又全部按照约定回来,这件事本身还是有些反常的,很有可能这是李世民自己一手策划的,而通过一些暗示,让死囚们都意识到只能能回来就能赦免死罪。

如果跑了,恐怕家人们还会遭受连坐罪,与其逃跑,不如回来拼一拼,这一拼,李世民也遵守了约定,全都赦免死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名将郭孝恪,拥有“刘邦”的开头的他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中期名将,唐代李恪是谁的儿子,唐朝开国名将

    唐朝名将郭孝恪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朝末年,统治者大兴土木,四处征战,百姓要承担较为严苛的劳役,底层农民生活非常艰难。在沛县有一个著名的农民,好吃懒做,整日带着一帮兄弟鬼混,不思劳动生产,被父亲和哥哥视为无赖,这个著名的农民,就是刘邦。《史记·高祖本纪》云:常有

  • 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他如何成为后唐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后唐李存勖墓,突厥处月部落的沙陀族,契丹与沙陀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存勖善于骑射,文武双全。唐朝末年,随父征战四方,颇有功勋,累迁检校司空、晋州刺

  • 玉璧之战中,韦孝宽起到什么作用?他有多擅长反间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昭襄王为什么长寿,玉璧之战的重型武器,战汉九龙玉璧价格

    韦孝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历史中,每个开国君主手下都有不少良将辅佐,魏晋南北朝这段战乱纷争,人人都可争霸的时代,更是不可避免的涌现出许多名将,今天介绍的这位韦孝宽,可以称作为北周宇文氏旗下第一名将。可以说杨坚是得到了他的支持,才得到了天下。不过,韦孝宽

  • 孙权如果没有偷袭荆州,连盟会破裂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果庞统守荆州会怎么样,联盟的意思,为什么孙权得到荆州后毫无作为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如果没有偷袭荆州,连盟会破裂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19年,关羽发动樊城之战。当时关羽率军围攻襄樊两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只能让曹操派兵增援。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派出于禁率领七路大军奔赴战场。只不过于禁没有考虑清楚,就将大军驻扎在低洼处,关羽知

  • 陶澍看相的能力有多强?他相中提拔过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行知先生是一名什么样的人,陶澍林则徐,陶澍和左宗棠

    陶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陶澍(1778年-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县小淹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两淮盐政,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两

  • 乾隆和福康安是什么关系 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上知道福康安,福康安身世之谜,福康安的福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福康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初的荣光,是属于开国者们的。清末的社会目光,是落在中兴老臣们身上的。而清朝中期,康雍乾三帝显然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注意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就是福康安这样的肱股之臣,在民间八卦之中也被和帝王联系在了一起。然而闲谈是闲谈,终究不等于

  • 李陵容是如何从女奴完美逆袭成太后的?与司马昱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容止和冯太后,魏国冯太后容止,历史上的冯太后的下场

    大家好,说起李陵容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是后宫佳丽三千,环肥燕瘦应有尽有,虽然不能说全天下的美女都在那里,民间也有不少美女,但后妃绝对是漂亮的。这些女子在后宫中争奇斗艳、机关算尽,就是为了能得君王宠幸。而作为皇帝,自然是十分享受,被众多美丽佳人环绕左右,随意挑选,简直快活得

  • 被称为“落雕都督”的斛律光,他是如何被陷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又称什么,中国的四大别称,被誉为和被称为的区别

    斛律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人们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人物,一定是那个英武不凡的兰陵王,其实北齐那个时代良将辈出,兰陵王、段韶和斛律光并称北齐三杰,若非高纬过于昏庸,周灭齐还是齐灭周实在是难说。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

  • 三国正史中东吴西蜀九大谋士分别是谁?有八位终生都是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手下的所有谋士排名,魏蜀吴三国的军师分别是谁,三国东吴谋士排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三国正史东吴西蜀九大谋士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有人说三国文武不分家,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国根本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臣武将之分。这话对了三分之二:真正文武不分家的是东吴西蜀,人家曹魏可是文东武西泾渭分明各司其职。翻看三国正史

  • 乾隆时期清朝就开始走下坡路吗 嘉庆为何不学雍正自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史宬建于清朝嘉庆时期,为什么说雍正拯救清朝,乾隆皇帝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和嘉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比较公认的是清朝自乾隆中晚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我认为,清朝的下坡路不是乾隆单独造成的,而是乾隆和嘉庆两代皇帝共同的不作为把清朝拖入到深渊中。乾隆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和奢靡生活,让清朝的财政和民生陷入危机,结果就是清朝的国库没钱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