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张蕴古

张蕴古--唐朝大臣

张蕴古

张蕴古的资料

本 名:张蕴古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相州洹水

去世时间:631年

张蕴古的介绍

张蕴古,[公元?年至六三一年]字不祥,相州洹水人。生年不祥,约卒于唐太宗贞观中。性聪敏,博涉群书,善缀文,强记忆,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自幽州总管府记室,直中书省。太宗初即位,上《大宝箴》以讽。太宗嘉之,赐束帛,除大理丞。有河内人李好德,以风疾语妖狂,蕴古究其狱,谓癫病不当坐治。御史权万纪勘其情纵,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寻悔悟,因下令,自后凡决死者命所司五复奏,以免寃误。

有关“张蕴古”的历史故事

  • 权万纪为什么诬陷张蕴古?他们有什么恩怨?

    在中国历史上,权万纪和张蕴古是两位重要的人物。然而,他们的名字却被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权万纪诬陷了张蕴古。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充满了疑云和争议。那么,权万纪为什么要诬陷张蕴古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揭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动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权万纪和张蕴古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的地位。权万纪是唐

  • 张蕴古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后悔杀张蕴古?又制定了怎样的规定?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最开始是隋朝的一名大将,最后因为成功推翻了隋朝的统治然后成立了唐朝,后来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哥哥逼的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于是,李世民成功上

  • 张蕴古是什么人?一个让李世民改变了国家法律的人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张蕴古的故事。李世民贞观之治时期,有个官员名为张蕴古,不但人聪明,看过的书也多,能背能写的,任职大理丞,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的法官。他手头正有一个案子需要复审,案子的主角叫是李好德,是一个因妖言惑众被皇帝下

  •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中国历史上有些时候皇帝在某种原因下,不得不杀一些大臣,比如盛怒之下,比如情急之下等等。结果有时候不该杀的也杀了,于是杀完后又后悔不已,比如下面这两位被皇帝错杀的大臣。第一位是晁错。晁错,这可能是死的最冤的大臣了。晁错,西汉政治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老师,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继位后,

  • 张蕴古献大宝箴,为什么在新唐书中删去全文?

    唐太宗即位时,张蕴古献《大宝箴》一篇。所谓《大宝箴》乃是张蕴古上书给唐太宗的一篇劝诫书。帝王之位曰“大宝”,箴是一种文体,即劝诫讽喻的箴言。张蕴古献《大宝箴》就是希望唐太宗做个有为的圣明君主,并提出为此所要注意的各项事件的纲要。《新唐书》将张蕴古的姓名事迹附记在《文艺·谢偃传》后,没有记载这篇文字,

  • 张蕴古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杀他?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一个名叫张蕴古的人,专门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影响了人们上千年。张蕴古,他是唐朝相州洹水人,此人自幼聪慧不凡,长大以后更是博览群书,学识过人,记忆力尤其好。后来,张蕴古做了朝廷官员,他做事滴水不漏,在官场上名声很好。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张蕴古还专门作了一篇《大宝箴》献给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