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进入南京后,为何要烧掉在皇宫内搜出的一部分封信?

朱棣进入南京后,为何要烧掉在皇宫内搜出的一部分封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8:42

你们知道朱棣打败建文帝,在皇宫内搜出1000多封信,他为何要烧掉一部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靖难之役已经到了最后时刻,燕王朱棣从瓜州渡江,击败驻守在此地的盛庸,到达镇江。六月初八,燕军到达龙潭,距离南京仅60里,不日即将攻城。

此时,南京皇宫里的建文帝面如死灰,这场叔侄大战,侄子即将失败。作为明朝的皇帝,建文帝脑袋一片混乱,不知如何是好,问群臣的意见,大臣提出了三个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以方孝孺为代表的“固守派”提出的 ,建议死守待援。毕竟,南京城内还有20万兵马。只要能抵挡朱棣的进攻,等南方的援兵一到,就可以与朱棣决战。

第二种方案,以茹瑺为代表的“和谈派”提出的,建议派人和朱棣谈判,割地赔款都可以接受,只要朱棣退兵,再慢慢图之。

第三种方案,是当时朝中的“南迁派”提出的,建议建文帝带领群臣往南撤退,把都城定在云南等地,或者暂时投奔南方的沐氏家族,再图反攻。

纠结半日之后,建文帝首先排除了第三种方案,他作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在还有希望的情况下,不愿意离开南京,因为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这里。

最终,建文帝优先选择了第二条方案,因为假如能通过谈判让朱棣退兵,无疑是最实惠的方式。于是,建文帝派遣李景隆和茹瑺去见朱棣,结果朱棣不接受谈判。建文帝又派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再次去见朱棣,朱棣此时已经稳操胜券,哪能轻易接受谈判,于是,建文帝只剩下第一种方案。

当时援兵未到,为了固守城门,建文帝让在京城的诸位皇室成员和功勋大臣把守各大城门。不料,六月十二日夜里,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打算秘密打开左顺门,被其他人发现,徐增寿被殴打一顿后,交给建文帝,被建文帝亲手诛杀。

徐增寿的“投敌”行为只是王公大臣向燕王示好的开始,在金川门,李景隆和朱橞早就做足了准备,当二人看到朱棣的旗帜后,立即打开金川门,朱棣的大军一哄而入,南京皇城失陷。

建文帝自知大势已去,一把大火烧掉偏殿,从此消失。

当朱棣骑马进入南京城时,建文时期的朝臣们迅速分为两个极端,一方面,方孝孺、铁铉等人宁死不降,被朱棣诛杀。另一方面,解缙杨荣等人早早等在马路两旁,迎接朱棣的到来。另外,像李景隆、朱橞等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

朱棣拜谒过朱元璋陵墓后,正式登基,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不久,朱棣在皇宫内搜出了一堆文件。《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得建文时群臣封事千通。

这里的“封事”,指的是臣子给建文帝写的密信,类似于后期的“密奏”,因为上奏的内容不愿被其他官员看到,因此要封起来。所以称“封事”。

也就是说,朱棣在皇宫内收到了一千多封大臣给建文帝写的密信。这件事情,让那些建文遗臣们人心惶惶。若朱棣逐一追究,必将会再次酿成大面积流血事件。

朱棣拿到信后,看都没看,召来解缙等人,下达一个奇怪的命令。《明史纪事本末》云:

命解缙等阅视,凡言兵食事宜者留览,余有干犯者,悉焚之。

朱棣自己不翻看这些密信,而是让解缙等一批建文帝旧臣来整理,并且规定:凡是关于军事(兵)、民生(食)等事情的密信,都留下了,作为借鉴。凡是在信中攻击朕(朱棣)的,都烧掉。

不得不说,朱棣的这个处理,非常高明。当时方孝孺、铁铉、齐泰等建文帝的心腹大臣已经被朱棣处死,剩余的不过是一群小吏,朱棣若抓住这些密信不放,难免会再次引起官场震荡。所以,干脆把那些触犯自己的信都烧掉,让大家安心效忠自己。

在烧毁这些信的过程中,朱棣还不忘敲打大家,朱棣对这些建文旧臣说:

“尔等宜皆有之。”

意思是,写这些信的人,估计你们都有份,如此一问,大家都不敢抬头说话。此时,一个叫李贯的人对朱棣说:“臣实无之!”(绝对没有我的。)

没想到,朱棣对李贯的回答并不满意,朱棣说:

“尔以独无为贤耶!食其禄,则思任其事。当国危之际,近侍独无一言,可乎?朕非恶乎尽心于建文者,但恶导诱建文,坏祖宗法,乱政经耳!尔等前日事彼,则忠于彼,今日事朕,则忠于朕,不必曲自隐蔽也”

朱棣的这番话显示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高水平,他的意思是:不要以为你没给建文帝写信,就值得夸耀。吃着建文帝的俸禄,就应该帮他思考国家大事。当时建文帝处于危局之中,你们作为近侍,怎么可以一言不发呢?朕不会记恨你们曾效忠于建文帝。在今天之前,你们效忠于他,在今天之后,你们就要效忠于朕,不必隐瞒。

朱棣此言一出,特别是“尔等前日事彼,则忠于彼,今日事朕,则忠于朕”这句话,让这些建文时期的臣子们大松一口气,对朱棣的帝王心胸赞叹不已。

事实上,朱棣进入南京后,的确诛杀了一批建文帝身边的高官。对于大多数的文官和小吏,朱棣并没有株连。因为朱棣从燕京南下,带的大多是武将,他需要这些文官继续帮他治理天下。

近代著名学者梁超曾评价朱棣: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明成祖朱棣的政治、军事才能都强于建文帝,不失为伟大的帝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康熙和乾隆相隔了一代人 康熙为何指定乾隆作为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如果不传位嘉庆,康熙隔代传位给乾隆,康熙为何选四阿哥当接班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乾隆,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为乾隆算卦,为何算错了?可以说是封建迷信大多不可信,换是在今天我们肯定不信了谁都知道算卦是一种封建时代的产物,在如今己经不行了。在清代的历史中康熙就为乾隆算过一命,康熙知道乾隆对清朝肯定比他做得好,今后国家在乾隆手里肯定是千秋万代国富兵

  • 杜陵阳:晋成帝司马衍的皇后,去世时年仅21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成帝司马衍简介,长孙皇后,皇后无德

    她是东晋第三位皇帝司马衍的皇后,可惜只活了二十一岁,此人就是杜陵阳,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杜陵阳,晋成帝司马衍的皇后。在古代,能成为皇后的一般都是家世、品行、样貌均出众的女子,杜陵阳也不例外,先来看看她的家世背景。杜陵阳的曾祖父是杜预,魏晋时期著名军事家,曹魏时任尚书郎,西晋后出

  • 成吉思汗打下的江山有多少 实际上地盘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吉思汗是哪国人,成吉思汗的地盘有多大,成吉思汗和秦始皇谁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成吉思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蒙古地区是最显著的地广人稀,诺大的草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部落!势力参差不齐。一直到铁木真的出现,才结束了这样的局面,他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将草原上的大小部落一一打败,统一在了一起。在公元1206年,铁木真带着诺大的功绩、荣耀建号称汗了

  • 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后,关羽想要得到最好的结果应该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演义于禁水淹七军第几集,于禁七军,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失败

    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后,关羽想要得到最好的结果应该怎么做?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219年七月,刘备分封的前将军关羽在安排好南郡太镇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坐镇公安之后,他觉得后方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就率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襄阳和樊城进军,而且

  • 李陵为什么会投降,他是如何抉择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陵最后的结局,李广李敢李陵,李陵投降匈奴全过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陵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身为根正苗红的红三代、军人世家优秀品质的集大成者,李陵一直活得压抑而高调。从爷爷李广开始,李家人就似乎中了魔咒,始终没能在朝廷大展身手。解除魔咒,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成为新生代战神!他终于替自己争取到了一个独立行动的机会。可惜,

  • 宋高宗作为南宋开国皇帝 赵构的评价为何一直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赵构是什么样的皇帝,赵构的后一代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高宗赵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何评价宋高宗赵构?这么说吧,把赵构放在开国皇帝里,倒数是肯定的,但放在四百多人里,前一百名估计是有的,我不论人品,因为跟帝王讲人品,那么朱棣能排进倒数。我也不想洗白,但盲目地黑一个人真的很没意思。首先,骂赵构杀岳飞的人,一般没有意识到

  • 胡广是如何成为状元的?朱棣对于胡广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三大状元,朱棣是半文盲,朱棣治国怎么样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胡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文二年(1400年),胡广参加了建文帝时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科举考试。建文对胡广试卷中讨伐燕王的句子非常满意,不仅钦点他为状元,还赐给他一个名字——胡靖。胡广的状元头衔得来颇为侥幸,原因在于,胡广并非完全凭着真才实学取胜

  • 金熙宗做了什么?他为什么死于乱刀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持刀者必死于刀下,金太宗是谁,流朱为什么撞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金熙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金熙宗完颜亶是金朝第三位皇帝。女真名合剌,汉名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他自幼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汉文经史,又常到皇家图书馆稽古殿研读中原典籍,汉文化程度很深,他还常常同韩昉等人“执射赋诗”。天会十年(1132年),在完颜

  • 余玠的军旅生涯是怎样的?战功赫赫的他为何会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难忘的军旅生涯,他的军旅生涯原型,敌营十八年陈亦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余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242年,蒙古军入侵四川,宋理宗紧急任命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全权主持四川防务工作。大敌当前,宋理宗如此信任余玠,是有理由的。余玠是穷苦人家出身,从小就没法子拼爹,只能走读书这条路子。16岁那年的一天,

  • 后周皇后符氏与柴荣是如何见面的?她为何能成为继室?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符皇后,柴荣小符后,萧胡辇罨撒葛续写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后周皇后符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五代时期,后汉有个和尚经常自吹自擂,说自己通过看相听声,就能知道对方命运如何。说得久了,名声自然传了出来,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本就有意趁乱世之机分一杯羹,听说这个消息后,忙把和尚请去,请他给自己一家人看相。结果,都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