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被“红夷大炮”炸死的真相

努尔哈赤被“红夷大炮”炸死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4/2/3 7:43:40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辽东重镇宁远城。明军守将袁崇焕“令闽卒罗立”,发射重达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循环飞击,杀其贵人。每发糜烂数重。”当场击毙努尔哈赤的爱将火狐狸及努尔哈赤的亲侄儿,并击中努尔哈赤坐镇指挥的黄龙帐,最终导致努尔哈赤因重伤而亡。

为什么闽南人能异军突起,优先于其它各省份,首先掌握铸造红夷大炮技术,并在宁远之战胜努尔哈赤?

网络配图

从地理位置上看,泉州刺桐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海峡相交通。自元代起,刺桐港的海外贸易和社会经济逐渐达到鼎盛。1291年春天马可?波罗从泉州刺桐港起航到达波斯湾。从此,波斯的阿拉伯人不断涌入,闽南人与阿拉伯人通婚所繁衍的后代,成为新一代闽南人。马可?波罗漂泊、奋斗、发迹的人生被新一代闽南人所效仿,1291年马可?波罗扬帆离开泉州以后,闽南人就步其履辙,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近在咫尺”的东南亚各国。

相较于中国其它地区,闽南与菲律宾的往来既多且早。早在明万历二年(1574年)追剿海贼林凤的事件中,双方官府即有所接触。其时,西班牙人初占菲岛,物资供应颇赖每年来航的中国商船,而所载去的货物当中,除生活用品外,还包括火药和铁弹等军备物资,以及制造铜炮和弹药的原料。其时,马尼拉的闽南人也一直维持在数千至三、四万之多,频繁的交往为“吕宋大铜炮”铸法传华提供了绝佳条件。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岁的“吕宋惨案”发生之后,死里逃生的马尼拉闽南人亲眼目睹了钢铁、文明与技术的厉害,它们比大刀、长矛更占优势。他们明白只有学西人之长技,才能有效阻止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再次发生。勤奋好学而又智慧的闽南人不仅学习西班牙人铸造火炮的工艺流程,还将中国先进的熔铁工艺与西人的铸铜技术相融合,巧妙地利用铜的熔点(1083℃)远低于铁(1538℃)的物理性质,在“铁胎”(炮管)浇注冷却以后,再用泥模或用失蜡法制模,并浇铸铜壁,透过“铁胎”外铜壁凝固时的收缩力,加强炮体抗压强度,铸造出数千斤重铜铁炮管的新式红夷大炮。这种新式红夷大炮告别了中国传统火炮的“受药不多,放弹不远,不迅不直”和“微弱的炮口初速”时代,成为“无敌天下之神物!”不仅如此,这些闽南人还偷偷学得西班牙人使用火炮的技术,从大炮的测距、瞄准、调整仰角,装填火药至最后的发射要领,并代代相传。

网络配图

战争是武器的威力与作用的历史见证人。萨尔浒之战惨败的七年之后,宁远大战在即。由闽南人铸造的十一门红夷大炮被安放在城外演武场中。围绕这十一门红夷大炮是否参加与努尔哈赤的生死决战,争论不休。有人担心会重蹈辽东战役之履辙,大炮炸膛而杀害自己的士兵;有人认为这会被敌人所用,主张用锻铁将各炮的火门封死,莫衷一是。

“火器把总”彭簪古与孙元化在京城受过严格训练,对这批红夷大炮的巨大威力与作用心中有数。他们认为可以“凭坚城,用大炮。”以罗立为首的二十六位闽南炮兵支持彭簪古的战术主张。守将袁崇焕认为这十一门红夷大炮身管长,管壁厚,射程远,是击杀快速密集骑兵的先进武器,他认为“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着。”他下令,火速将城外十一门大炮运入城内,架设在东、西、南、北四个城头。同时命令彭簪古负责指挥东、北方向炮群;罗立负责指挥西、南二面大炮,彼此相互援应。

网络配图

战争的结果,由罗立操射的那尊“三千斤重”的红夷大炮,击毙努尔哈赤的侄孙和爱将火狐狸,努尔哈赤本人也被罗立发炮打中黄龙幕帐致重伤而亡!

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是自“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的一个大胜仗!明熹宗圣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之,深足为封疆吐气!”

六年三月,立首功的红夷大炮被封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彭簪古因指挥作战有功,获加都督职衔,而操管该炮的闽卒罗立被提升为“把总”。

天启六年四月,礼部更奉旨差官拜祭宁远退敌的红夷大炮,正式奠定了由闽南人铸造的新型红夷大炮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扶苏才是秦始皇最看好的皇位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生前没有立太子,但是秦始皇心里却有合适的接班人。秦始皇心里的接班人,并非秦二世胡亥,而是长子扶苏。胡亥是秦始皇最钟爱的一位皇子,但是秦始皇是位非常有远见的一位皇帝,虽然很钟爱胡亥,但是秦始皇从政治方向是不考虑胡亥做皇帝的。网络配图扶苏这位公子,在性格上面比较柔顺,而且做事考虑周到,顾全大局。虽

  • 宋襄公:拼人品却忘记拼技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38年,河南的泓水发生了一场争霸战,争战双方为楚国和宋国,结果是楚胜宋败,宋襄公也因此负重伤,最后伤重而死。宋襄公的失败,在于他的迂腐守旧,不敢冲破陈规,从

  • 揭秘:蔡京一顿灌汤包竟吃了三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开封最出名的小吃是灌汤包子:将大骨或肉皮长时间炖煮,撇去浮沫,滤净油腻,熬出胶原蛋白,熬成一锅满是胶原的浓汤,待温度下降,浓汤凝结,变成半透明的皮冻(宋朝称之为“水晶脍”)。把皮冻切成小块,与肉馅儿一起包成薄皮大馅的包子,放在铺满松针或荷叶的小笼屉里蒸熟。这时候,皮冻彻底化开,在小笼包里出不去,将包

  • 名臣狄仁杰竟凭借这个劝说武则天戒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有她的伟大之处,作为一个敢做敢为的女强人,她实实在在把自己当皇帝看,把自己当成龙,而不是凤。她对男人的宠幸是正大光明的,而且学着男性皇帝们的做法,比如把自己的后宫制度化,设立名为“控鹤府”的机构,大量圈养貌美的男人和轻薄的文人。一时间,男人涂脂抹粉,邀宠吃醋,陪女皇玩榕蒲戏或说笑话,这在中国的

  • 秦始皇之死:秦始皇竟是被太监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秦庄襄王之子,13岁继承王位,39岁称皇帝,一生在位37年。他在位期间先后灭掉楚、燕、韩、赵、魏、齐六国,首位完成华夏大统一的政治人物,建造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改革家。网络配图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 三国第一神童之死 他活着也许能一统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凡是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整本书里曹操只有5个儿子,分别是曹昂,曹彰,曹丕,曹植,曹熊。除了长子曹昂,在曹操早年征讨张绣的过程中,死于宛平城之外,其余的四个儿子都完整无恙,一直留在曹操身边直到他寿终正寝。但是曹操还有一个绝顶聪明的儿子,《三国演义》里面却只字未提。而他的这个儿子,我们在小学课本

  • 文武双全的关羽究竟为什么会“大意失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读《三国志》,你会发现,被后人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西蜀帝国,在一连串无以言述的错误之后,悄然间走向它的覆亡。这些错误,每一个都是那么让人揪心,那么让人伤神。因为这都是些伟大的错误,是人生无可逃避、必须要犯的错误。有些错误,是专属于伟大人格的。英雄就是在这些错误之上挺立起来,赢得后人尊崇。西蜀阵营中,第一

  • 三国名士祢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有一位叫祢衡的名士,他依附曹操,被曹操嫌弃,将他送给刘表;依附刘表,遭刘表厌恶,又将他转送给黄祖;黄祖以为得了个人才,但却将他杀了。祢衡是怎样一个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祢衡是平原郡般县人,年少时颇有才气,但却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汉献帝兴平年间(公元194年),天下大

  • 刘邦为什么会宠幸魏王豹的宠妾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王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因为刘邦可怜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薄姬,汉文帝的生母,刘邦临幸这个宠妾仅仅一次,就让这个女人怀了孕,这一事件,为吕后屠戮刘姓子孙后的汉朝延续,贡献了一位刘姓子孙刘恒,也为五千年中华文明贡献了一位千古贤君汉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

  • 甄宓是三国时期的美人,为何最后会被曹丕赐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三国时期的美人,曹丕的皇后甄宓一定是能排进前三位的,从曹家父子三人都倾心于她来看,她的美貌当真是绝世无双。三国时代的绝代佳人甄氏,姿貌绝伦、气质非凡,才智过人。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