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武大帝为何要捕杀自己的亲儿子?

揭秘汉武大帝为何要捕杀自己的亲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08 更新时间:2024/1/25 3:03:25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不过历史上往往有亲手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小老百姓到是很少见,不过宫廷中这样的事情倒是屡见不鲜。武则天为了嫁祸王皇后搞过这样的把戏,杀死女儿诬赖他人;历史上的国君害怕自己的江山不稳,也曾处死自己的儿子以绝后患。比如残暴的后赵皇帝石虎就是如此,不过英明的君主也有,比如汉武帝。

汉武帝实在是历史上的好皇帝,连毛泽东主席都对他赞许不已,认为他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网络配图

所谓罪己诏,不过就是穷兵黩武骄奢淫逸杀了太子,那么汉武帝为何要杀自己的太子。要知道他可是汉武帝早年宠幸的卫子夫的儿子,当时太子在宫中很有地位,母亲贵为皇后,舅父卫青是大将军。皇帝要捕杀自己的太子,如果没有重大的情况变故,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关键就在于江充

原来江充是赵国邯郸人,本出身于市井无赖。年轻时他将貌美的妹妹嫁给赵太子刘丹而成为赵王的座上客。后又与赵太子发生龌龊,即入长安诣阙举报太子丹有种种不法事。汉武帝一看,这小子大义灭亲,很有种,便委以重用。任命他以谒者的官职出使匈奴。归后武帝委任他担任钦差无定所的检查官“直指绣衣使者”,负责京城大小治安,检查自己身边官员的不法行径。

在任上,江充严厉劾察亲王贵戚及其子弟,敢于碰硬,因此深得武帝赏识。“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所言中意。”例如,江充曾将在驰道中奔驰的武帝之姑馆陶长公主的车骑“尽劾没入官”。又曾惩办在御用驰道中疾驰的太子家使。太子亲自出面说情,江充也不给面子。

为此得罪了太子,江充目睹武帝已年老,怕他死后太子继皇位报复自己,在丞相刘屈氂的支持下,决定借公孙贺案罗织陷害太子和卫皇后。据史料记载:“(充)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充为使者治巫蛊。”他面见武帝,说武帝生病的原因是由于遭受巫蛊。于是武帝授权江充成立专案组,对“巫蛊”作进一步调查。最终,将调查矛头引向皇宫中的卫太子和卫皇后。江充亲自带领胡巫入宫搜查。“入宫至省中,坏御坐掘地。”“充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宫,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结果,江充果真在太子宫中掘出了桐木人和写有咒语的帛书,他得意洋洋地宣告:“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

网络配图

其实,太子宫及皇宫中所发现的巫偶,全部都是江充指使胡巫及宫人所预先设置。《汉书》颜师古注引“《三辅旧事》云:‘(江)充使胡巫作而埋之。’”眼看冤案就要罗织到自己和母亲卫皇后身上,太子情急,乃征求左右幕僚的意见。太子少傅石德劝刘据诛杀江充。他说:“先前的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及卫伉家人都已受陷害被杀。现在胡巫又来陷害太子,已挖到了木偶。皇上不会知道这是胡巫所设置,会认为我们真在诅咒他,我们无法自白洗清。我们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动手杀掉江充和胡巫。难道太子忘掉前朝秦始皇的太子胡亥受冤屈而死的事情了吗?”

石德用秦太子扶苏的悲剧警告刘据,并指出卫皇后及太子都已失去武帝信任。太子回答师傅:“我是皇上的儿子,不能这样擅自去做。我还要见皇上陈情。吾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仍想面见武帝,陈情辩白。但是,太子晋见武帝的途径早已被江充封堵。而江充则通过他们不断诬陷太子,向武帝报告太子要造反且“反形已具”。

当发现自己已无可能面见皇帝后,面临生与死的选择,刘据不得不采信了石德的话,下决心除掉江充。“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江)充等。”发使前,太子调动了宫廷卫队“乃斩江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临刑前,他责斥江充:“赵虏!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乃复乱吾父子邪!”与此同时,又将协助江充制造巫蛊案的胡巫烧死于上林苑中。不过到了最后,武帝听闻太子造反,派兵追剿。太子走投无路,在一间民房里自缢而死,皇孙都遭屠戮。

网络配图

可见汉武帝之所以晚年要捕杀太子:

其一,色衰而爱弛,汉武帝虽然早年宠幸卫子夫,不过到了晚年,当美少女变成了黄脸婆,再也提不起性趣的时候,就把昔日的恩爱抛之脑后,而在李夫人钩弋夫人身边周旋,自然不知卫子夫是何物。

其二,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当年的太子横竖都是宝贝,如今有那么多漂亮的美女,个个都是那么可人,自然以前的宝贝也就变成草了。

其三,小人江充从中作梗,为了泄私愤图报复,而汉武帝晚年迷信色彩严重,错把江充当成自己的忠心耿耿大臣。以致使父子反目。

其四,汉武帝害怕自己儿子谋反,皇宫里的事情说也说不准。既然下令处死太子,即使是错误的决定,也要执行,我是皇帝我要行使我的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真实马超不是名将:武艺平庸 狼子野心 残暴少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关张赵马黄,排名大约是第四位。这是因为估计关、张、赵打起来还不至于会输给他,至多也是个平手,那老黄忠毕竟是年纪大了些,只怕不一定敌得过马孟起的年轻力壮。网络配图在《三国演义》里,马超和他的父亲马腾,以及马腾的好友韩遂等一干西凉豪强,驱兵直下长安,先是图

  • 揭秘三国真实曹真:两次完败过诸葛亮的魏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历史,有几个人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或许他们不如吕布,关羽等猛将,但是他们的贡献是非常大,甚至分别让诸葛亮,周瑜,孙策等当世名将吃了不少苦头,甚至毫无办法。那么他们到底是谁呢?曹魏的杂号将军,郝昭,让诸葛亮北伐失败。郝昭(生卒年不详),字伯道,太原人,中国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将领。郝昭少年从军,

  • 许攸为曹操战胜袁绍立下大功,为何却被曹操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许攸,字子远。东汉末年人,是袁绍的谋士,年轻的时候与袁绍和曹操感情很好,但是投靠了袁绍之后,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都不被采纳和重用,于是心里非常不满,最后投靠了曹操,立下了战功,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官渡之战中献计,奇袭乌巢帮助曹操打败袁军。但是许攸为人非常傲慢,恃宠而骄,而且口无遮拦,后期令曹操非常生气,最

  • 此人私自销毁梁王罪证,为何反而得到汉景帝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时期,梁王刘武与汉景帝是一母(窦太后)所生,与汉景帝的关系最为密切。后来,梁王在平定七国之乱中又立了大功,汉景帝于是赐予梁王只有天子出行才有的族旗和成千上万的车马随从。而他们的母亲窦太后也有意让梁王成为汉景帝之后的大汉皇位继承人。网络配图梁王因此越来越把自己当回事,骄横跋扈,在家中蓄养刺客,但

  • 有钱炫富:朱元璋用“一文钱” 逼死兄弟沈万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元末明初,此类“侠客”第一人当数沈佑。沈佑,又名沈万三,早年利用白砚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浏河的便利,从江浙贩运丝绸、粮食,“竞以求富为务”迅速“资财巨万”。鲁迅先生曾拿狮子和肥猪来打比方,强壮对于这两种动物的命运大不相同。财富对不同身份的人,也是福祸两重天。资可抵国或富甲一方的大亨并不太多,一 旦

  • 他一生当过三次皇帝,最后做了假皇帝成了日本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溥仪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由于对年代离我们很近,在加上他曲折的一生,还有就是历史课本的宣传,让我们没有对这个末代皇帝没有皇帝的既视感,而只是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溥仪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清朝还没有灭亡,溥仪这个皇帝也是慈禧去世前指定的,主要还是因为溥仪的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

  • 顺治有两位摄政王,一位是多尔衮,另一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当年,舒尔哈齐势力日渐壮大,努尔哈赤不希望弟弟骑在自己的头上,而舒尔哈赤也想单干,所以两个亲兄弟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努尔哈赤将弟弟舒尔哈齐幽禁并处死。当时,济尔哈朗才十二岁,他被伯父努尔哈赤收为养子,逐渐成长为一名骁勇的战将。网络配图

  • 那个叫做铁木真的男人:征战一生唯有四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又是一个春天,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

  • 朱元璋都佩服的奇男子:王保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靖、常遇春等;要么在处于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保家卫国,诸如李光弼、岳武穆、左宗棠;还有一种,未必代表历史大势,也不能力挽狂澜,但其个人军事才能实在太出众,能够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小规模范围内击败对手,取得不俗战绩,让敌我双

  • 三岁就是乾隆心中太子 但为何还是嘉庆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败。有康乾盛世,也有被西方列强欺负的鸦片战争。都说清朝从嘉庆皇帝开始就走向了衰败,走向灭亡,说“清朝亡于嘉庆”。都知道,嘉庆皇帝是乾隆的儿子,是乾隆皇帝制定的大清继承人,也有很多人知道,嘉庆皇帝一生的功绩除了诛和珅之外,并没有多大的功绩。那乾隆皇帝当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