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一生当过三次皇帝,最后做了假皇帝成了日本傀儡

他一生当过三次皇帝,最后做了假皇帝成了日本傀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95 更新时间:2024/1/18 18:06:34

对于溥仪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由于对年代离我们很近,在加上他曲折的一生,还有就是历史课本的宣传,让我们没有对这个末代皇帝没有皇帝的既视感,而只是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

溥仪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清朝还没有灭亡,溥仪这个皇帝也是慈禧去世前指定的,主要还是因为溥仪的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慈禧很喜欢收养在宫中,就把这个瓜尔佳氏指婚给载沣。因此对于溥仪也非常喜欢。

网络配图

慈禧临终前接溥仪进宫,养在身边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尊祖母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这个时候的溥仪才三岁,这个时候主政的主要是隆裕太后和载沣。而溥仪完全是个小孩子,还在成长,基本上没有体会到做皇帝的好处。溥仪这次的皇帝只当了三年,就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布退位,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合法的当皇帝,退位后仍然居住在紫禁城。这是袁世凯在 逼溥仪退位时候的条件,每年拨款400万两白银,基本上溥仪的皇帝待遇没有丝毫的减弱,在紫禁城里还施行清朝的法律,甚至可以自己决定杀人,后来参政院提出“维持国体建议案”,才终止了溥仪的特权生活。

或许溥仪可以这样继续生活下去,直到国民党北伐或者日本侵华。但是有人不愿意。

民国六年(1917年)六月十四日,前清遗臣张勋以调解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与黎元洪代表的总统府之间的矛盾为名,率定武军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赶下台。然后扶溥仪当上皇帝,这个时候的溥仪已经12岁了,退位在紫禁城生活期间,也接受了帝王教育,在清朝12岁已经开始懂事了,虽然只做了11天的皇帝就被段祺瑞赶下台,但是这个时候的溥仪开始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也知道了做皇帝的感觉。第二次做皇帝就这样在闹剧中结束了。

网络配图

再次退位的溥仪又回到了紫禁城生活,在此期间,溥仪有了洋老师大英帝国苏格兰籍军官庄士敦,教育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地理。受此老师的影响,溥仪开始穿洋装,剪辫子。并且开始有了逃离紫禁城的想法。

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派人赶走了溥仪,带走了大量宫中财物,这就是北京政变,或许这也是溥仪想要的,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次日,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对外界宣布“容留”溥仪。这个时候的溥仪开始与日本搭上线了。

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溥仪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溥仪在天津租界生活了七年,这七年溥仪并不是花天酒地,而是跟清朝旧臣还有列强往来,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重登皇位。虽然列强对溥仪很尊重,但是一提到复辟,不管是旧臣还是列强都不支持,这让溥仪非常的失望,这个时候的日本对于溥仪的支持反而让溥仪有了错觉,甚至认为如果要发动复辟,日本是一个宝贵的支持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溥仪于同年十一月在日本驻屯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下从天津潜赴旅顺,不久到奉天。溥仪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九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成立伪满洲国,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两年间溥仪在满洲国执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年1月20日)在日伪军的扶植下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三月一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清德宗光绪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业之愿。

虽然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是由日本扶持的,处境可想而知,基本上就是个傀儡,用现在的话就是跳出了一个坑,跳进了一个更大的坑。

网络配图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满洲国,满洲国政权覆灭。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溥仪的第三次假皇帝当了12年,傀儡的十二年。

建国后,溥仪曾在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三年,后来受到政府的特赦,分配在北京植物园当园丁和卖票工作,老一辈的北京人或许还从末代皇帝手中拿到过门票。

溥仪一生之所以孜孜以求的去当皇帝,还是在第二次复辟的时候尝到的权力的滋味,第一次当皇帝太小,第二次当皇帝已经12岁了,已经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能享受到哪些特权,加上在紫禁城有民国的监视,还有长辈的看管,溥仪迫切想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并且能够主宰中国的命运,从他在伪满洲国当皇帝的年号康德就可以看出来,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第三次皇帝时间最长,但也是最没有权力和尊严的十二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顺治有两位摄政王,一位是多尔衮,另一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当年,舒尔哈齐势力日渐壮大,努尔哈赤不希望弟弟骑在自己的头上,而舒尔哈赤也想单干,所以两个亲兄弟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努尔哈赤将弟弟舒尔哈齐幽禁并处死。当时,济尔哈朗才十二岁,他被伯父努尔哈赤收为养子,逐渐成长为一名骁勇的战将。网络配图

  • 那个叫做铁木真的男人:征战一生唯有四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又是一个春天,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

  • 朱元璋都佩服的奇男子:王保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靖、常遇春等;要么在处于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保家卫国,诸如李光弼、岳武穆、左宗棠;还有一种,未必代表历史大势,也不能力挽狂澜,但其个人军事才能实在太出众,能够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小规模范围内击败对手,取得不俗战绩,让敌我双

  • 三岁就是乾隆心中太子 但为何还是嘉庆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败。有康乾盛世,也有被西方列强欺负的鸦片战争。都说清朝从嘉庆皇帝开始就走向了衰败,走向灭亡,说“清朝亡于嘉庆”。都知道,嘉庆皇帝是乾隆的儿子,是乾隆皇帝制定的大清继承人,也有很多人知道,嘉庆皇帝一生的功绩除了诛和珅之外,并没有多大的功绩。那乾隆皇帝当初为

  • 最淡定的皇帝:兵临城下仍能忙着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不愿袭爵科举,兵临城下视频,君王从此不早朝

    赵匡胤和李煜是历史上两位大名鼎鼎的皇帝。在诸多戏说的电视剧里,二人为了女人斗得天翻地覆,但真实的历史中,那场发生在南京的决定二人命运的北宋灭南唐之战究竟是怎样的呢?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决不允许南唐存在下去,李煜早就知道赵匡胤的野心,但却一直卑躬屈膝,他因何改变主意决心一战?宋军渡过长江时创造了中国古

  • 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原来是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明军在云南的战场上厮杀正酣,明军又取得了一场大胜。清点俘虏的时候,一位年仅十岁的小男孩却并没有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他被带到都城南京,不小心被挨了一刀,分到了燕王朱棣府中。谁也不知道这位小孩后来竟然干出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他的名字叫马和,小名

  • 统治者责任有多重大?让宋太祖感慨当皇帝不易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所有的统治者和达官显贵们,其实也如舞台上的演员一样,都只能在特定的历史场合“表演一段时间”,很快就会散场。有的统治者可能自视过高,以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从而放肆地为所欲为起来。真正有智慧的统治者,不炫耀一时的“唯我独尊”,只是想着尽到当下的责任而已。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统

  • 刘备讲哥们义气为报仇 反遭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忍字上面是一把刀刃,可见忍受之难。古代战争中常常由于能够忍之须臾,战场形势就会产生变化,有了克敌制胜之机。唐人宋之问有一句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忍草是一种草,也是借其意而讲能忍,有忍耐和忍受的工夫才能得奇妙的灵花。魏文帝曹丕(pi 批)黄初二年(公元 221年)七月,刚刚宣布称帝(史称蜀汉

  • 朱元璋认定的风水宝地,却为明朝的灭亡埋下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的历史,几乎是与黄河水患不断斗争的历史。从朱元璋的洪武元年(1368年),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近两百年的时间里,黄河决口竟然有五十七次之多,平均不到四年一次的河患,给沿岸的百姓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嘉靖后期,黄河的治理终于有了显著成绩,而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就是潘季驯。嘉靖四十四年和隆庆

  • 中国史上胜过千千万万人的天才居然有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觉得刘禅(阿斗)是傻子,其实那都是被骗了。诸葛亮对朋友,对刘备多次称赞过刘禅的才华,说刘禅天资聪慧,礼贤下士。诸葛亮或许还有些抹不开情面。但是,进入晋朝为官的李密也认为,刘禅乃是可以和春秋时期齐桓公相比的一代英主。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天下,刘禅重用诸葛亮而对抗强魏。晋人王隐更认为,刘禅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