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汉争霸刘邦在对战项羽的时候 刘邦为什么非要亲自上阵

楚汉争霸刘邦在对战项羽的时候 刘邦为什么非要亲自上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4/1/19 15:38:0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楚汉争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楚汉争雄时期,我们知道项羽刘邦之间打了四年的战争。在这四年里出现了很多历史英雄人物,除了刘邦项羽之外,还有个影响楚汉战争结局的关键历史人物那就是韩信。可以说刘邦项羽韩信是楚汉战争的三个主角,我们知道项羽被后代奉为战神,韩信被誉为兵仙。可是如果细读楚汉争霸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同一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却仅仅只在垓下交过一次手。

垓下之战虽然最终以项羽战败为收尾,但我们说当时刘邦汇集了四方诸侯在地势和兵力上完全压制项羽,项羽的楚军此时已经完全陷入了刘邦韩信等人联军的包围之中,可以说这场垓下之战刘邦是稳操胜券。严格意义将项羽和韩信还没有过一次力量相当的较量,以至于曾有人提出如果项羽和韩信交锋,一个战神一个兵仙到底谁更高一筹?我们说历史不容假设,我们虽然不知道项羽和韩信谁更高一筹,但可以看出不让韩信和项羽交锋却是刘邦刻意的安排。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刘邦的安排,你会惊奇的发现,这是刘邦或者韩信在下的一盘大棋。

当初在项羽刘邦等反秦势力灭掉秦国之后,项羽因为战功最高,势力最强于是就成了各路诸侯名义上的“霸主”。项羽为了压制刘邦将刘邦封在了偏僻的蜀地,然后将秦国一份为三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赵国,魏国, 燕国,齐国也相继复国。我们知道后来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一举攻灭了三秦,平定了魏国,这时候刘邦的势力就从蜀地扩大到了中原到部分河北一代,汉军这时候才正式和项羽的楚军势力正面接触。

这时候韩信给刘邦提出了一个军事策略,那就是“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韩信的意思就是让刘邦在中原拖住项羽的主力,他去拔掉赵国 齐国和燕国,然后在率军和刘邦在荥阳会和对付项羽。我们说韩信的计策实施成功的前提是刘邦能拖住项羽,根据以往刘邦和项羽交战的战绩来看,这个计划是很冒险的。后来刘邦和项羽交战的战况形势的确很危急,刘邦坚守荥阳城一直在和项羽打消耗战,汉军虽然坚守但也损失惨重,后来荥阳城曾一度被楚军攻占,双方在荥阳僵持不下开展拉锯战近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项羽的楚军总体上是保持着优势。但在北方韩信统帅的汉军战况却很乐观,韩信灭赵攻齐平燕,一举消灭了项羽派来援齐的楚军,完全占据了北方。这时候汉军已经对楚军形成了为半包围的态势。

公元前205年,刘邦派人策反项羽的部将英布,联络彭越骚扰项羽的后方使项羽腹背受敌,最终在垓下之战一举消灭了项羽的西楚势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策略(这个策略虽然是韩信提出的最终拍板决定的还是刘邦,所以我们姑且就说是刘邦的策略吧)是以局部的牺牲来换取整局的胜利,他刻意避免让韩信和项羽在正面战场上较量,或者说是韩信刻意让自己避免与项羽正面交锋。刘邦在荥阳拖住项羽,就是给韩信争取最可能多的时间去完成统一北方的任务,等到赵 齐 燕三国并入汉的势力范围之后,刘邦就在总体上比项羽占据优势了。这就是为什么韩信仅仅只和项羽有过一次交锋的原因。

我们说在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失误就是一直盯着刘邦打,丧失了争夺赵齐燕三国的机会。这也许和项羽的性格有关,我们说项羽是将才他的战略策略肯定是比不过韩信的,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比较强,他单纯的本着擒贼先擒王的策略,逮着刘邦猛打,总想一战定天下,这就导致了他对韩信这支汉军的疏忽,或许在项羽心中他最大的对手就是刘邦,而韩信在灭齐平燕之前项羽还只是认为这个人只不过是当初他账下的一个小小“郎官”而已!总之这些因素加起来吧,导致韩信和项羽在历史上只有过一次交锋。从这里我们可以学到,正如《孙子兵法》上所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大事的人还是要有大局观啊,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作为丞相,曹参是如何治国的?他的治国理念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丞相作为官员的首领,君王的首辅,治国安邦,制定政策法规的第一政要,既要向上去揣摩皇上的心理,用言语来诱导皇帝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又要向下引领群臣,团结一致,共为江山社稷尽心竭力,施展才华。所以,丞相之职对于一个国家极其重要。

  • 汉初三杰都是天才 刘邦为什么只杀韩信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首先,萧何和刘邦本来就是同乡,尽管说当初萧何很不看好刘邦,但刘邦并不傻,刘邦也是想和萧何做朋友的,所以说,两人在创业之前关系就很不错。萧何不会打仗,但萧何很能搞后勤,刘邦的军需品在萧何帮助下,都能得到充足。在汉朝开国功臣当中,刘邦也是将萧何放在第一位的。对于韩信来

  • 汉武帝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奶娘?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凡是大户人家都会请奶娘,而这些奶娘很多都来自穷苦人家。而在宫里这样的事情更是常见,古代的皇子都会有奶娘。他们出生之后,没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太监抱走,专门由奶娘照顾,在很多时候,皇子和奶娘的关系很好,毕竟照顾了好几年。在那时候,奶

  • 词家一大宗李清照与和秦桧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词家一大宗李清照与和秦桧是什么关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宋朝(960年—1279年)自建立到灭亡,共319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都高度繁荣的一个时代。尤其是宋朝的文化,可谓成就卓越,曾有学者夸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

  • 正史上真实的张任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成为刘备的车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正史上真实的张任是什么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看《三国演义》,很多人都以为凤雏庞统是被张任在落凤坡设伏射死的,但是看过三国正史的都知道:庞统是在攻打雒城战役中身先士卒,这才中箭身亡,庞统安息之地更名为落凤坡。在真实的历史中,张任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刘备敬重张任的是忠义而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与李景隆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景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建文元年(1399年),明朝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后胜利。在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明成祖的表侄李景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堪称明成祖的“靖难

  • 李典和张辽都是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大将,他们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同样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大将,李典为什么和张辽关系不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

  • 袁绍当初如果刘备 关羽最后会留在曹营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关羽和刘备。第一种:关羽会主动留在曹营。如果袁绍真的把刘备给杀了,关羽的第一个反应也是他首要应该做的是如何给刘备报仇。要报仇凭他一已之力当然不行,他要不去重新纠集刘备以前的旧部去报仇,但这种力量实力说实在的太弱了,根本无法报仇。所以,主动留在曹营,借助曹操的力量给

  • 关羽如果留在曹操麾下的话 关羽能在曹营中排到第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曹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五虎将之首,是刘备的二弟,被称为美髯公。曹操一直都非常欣赏关羽,他喜欢关羽的能力,更喜欢关羽的人品。当年曹操进攻徐州,刘备被打败,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属,暂时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受到曹操的厚待。但后来关羽还是选择千里迢迢去寻

  • 在古代,宋朝时期的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老年人怎么生活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朝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文治的时代,更是士大夫们的“天堂”,宋朝的士大夫一直是和后人学习和关注的对象。众所周知,古代士大夫年轻时的生活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