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为什么古代的名将都难以善终?

揭秘:为什么古代的名将都难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55 更新时间:2024/2/19 0:25:44

导读:中国古代有许多有名的将士,他们传奇的事迹被后人当做典范。可是这些只是他们光鲜的外表,这些名将虽享受过奢靡的生活,但是最后都没能得到善终,这是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不断重演

春秋名将伍子胥被奸臣所害;战国名将白起“死而非其罪”;汉朝名将韩信、彭越、英布被汉高祖刘邦和吕后所杀;唐朝名将李光弼遭猜疑忧惧而死,仆固怀恩被迫反叛,病死鸣沙;宋朝名将岳飞被秦桧阴谋陷害;明末名将袁崇焕被昏君凌迟处死。

这些名将之所以不得善终,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名将“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手握兵权,位高权重,不被君王猜疑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办法消除君王的猜疑,必然会惹祸上身。另外,正如范蠡所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果遇上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的君王,名将更没什么好下场。

主观方面,一些将领功成名就以后,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对下傲慢,对上不敬,这些人不知自己身处险境,往往死于非命。英明的君主爱惜名将,想办法与他们共保富贵,如唐太宗见尉迟敬德犯错误便及时加以纠正,宋太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与开国功臣和平共处。明智的将帅深谙“月盈则亏,盛极必衰”的道理,深畏满盈,或功成身退,或谦虚谨慎,使自己免遭伤害。

如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知道“大名之下,难与久居”,毅然离开越国;南朝名将韦睿功劳越大越谦虚,梁武帝对他始终信任不疑;唐朝名将郭子仪谦虚谨慎,进退有节,平易近人,“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他的善终完全得益于其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修养。

伍子胥被谗杀死不瞑目白起功劳太大死非其罪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世代相仇,攻伐不休。楚人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所杀,投奔吴国,与吴王阖庐“谋国事”,他与兵圣孙武共同辅佐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使吴王称霸一时。吴王阖庐死后,夫差继位为王。

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与大臣范蠡、文种图谋灭吴,伍子胥提醒夫差对越国不可放松警惕,但夫差偏信奸臣伯噽,怀疑伍子胥对自己有二心,赐剑逼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前对手下的人说:“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扶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你们要在我的墓前种几棵梓树,让它长大了可以作器皿;还要把我的眼珠挖下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我要看着有朝一日越国人从这里进来灭掉吴国)。”吴王夫差听到伍子胥临死前说这番话,勃然大怒,叫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一个皮口袋,把它扔进了江里。吴国人对伍子胥十分同情,便在江边为他建了一座庙,并把附近一座小山称为胥山。

网络配图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他在秦昭王时因屡战屡胜,先后担任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等职,被封为武安君。白起打仗非常残酷,杀人无数。在率兵与韩魏两国军队作战时,“斩首二十四万”;在长平之战中,他把赵国四十多万降卒全部活埋了,只留下240个小孩,让他们回去向赵国报信,使赵国举国为之震惊。

为了对付白起,韩、赵等国经过商量,派苏代带着重礼行贿秦国的宰相范雎,范雎担心白起灭掉赵国后功劳太大对自己不利,便劝说秦昭王与赵、韩两国讲和。秦昭王同意了范雎的意见,把白起召回,白起听说这是范雎出的主意,从此就和范雎有了矛盾。后来,白起称病不再领兵打仗,于是秦昭王一怒之下把白起削职为民,范雎等人趁机说白起被贬后对朝廷不满,秦昭王很生气,派人赐剑给白起,叫他自杀。白起临死前说:“我把赵国几十万投降的士兵杀了,早就该死了。”由于白起“死而非其罪”,秦国许多乡村城镇都祭祀他。

韩信彭越英布三王先后被杀

韩信、彭越、英布都是汉高祖麾下有名的将帅。韩信叛楚归汉后,被刘邦拜为大将,他“北攻燕代,东伐赵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彭越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秦朝灭亡后,他曾助齐王田荣大败楚军,后来投靠刘邦,平定了大梁一带,功劳很大;英布在秦末时因犯罪被判到骊山秦始皇陵服苦役,后来率领着他所结交的一伙人逃到长江上做强盗。

陈胜、吴广起义后,英布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在与秦兵的作战中,英布作战勇敢,常常以少胜多,很受项羽的赏识,被项羽封为九江王。齐王田荣叛楚后,项羽叫英布派兵攻打田荣,英布称病不往,被项羽猜疑,刘邦趁机派随何劝说英布叛楚归汉。由于有韩信、彭越、英布等将帅的鼎力相助,刘邦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统一全国。

网络配图

灭楚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封彭越为梁王,封英布为淮南王。对这几个开国功臣,刘邦虽然论功行赏封他们为王,但非常担心他们将来对汉朝不利,所以密切注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把韩信抓住软禁起来,并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韩信密谋造反,被吕后和萧何杀死于长乐钟室。

同年,吕后令人告梁王彭越谋反,将彭越灭族,并把彭越剁成肉酱,分给各地的诸侯。当肉酱送到淮南的时候,淮南王英布正在打猎,他见到彭越的肉酱非常害怕,便暗中调集军队以防万一。不久后,有人告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兵讨伐英布,英布战败,整个家族无一人生存。

周勃被捕入狱周亚夫呕血亡

汉初名将除以上几人被诛杀外,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将帅也会遭遇无妄之灾。周勃在消灭诸吕的行动中功劳最大,但汉文帝对他并不信任,免了他的宰相职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休养。后来有人告周勃想造反,汉文帝令人把他抓起来审问,周勃用千金行贿狱吏才得以释放。名将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汉景帝认为周亚夫“非少主臣也”,因一些小事逮捕周亚夫入狱,周亚夫想不开,在狱中五天不吃不喝,呕血而死。

这些名将既武艺高强,熟知兵法,又为国家立下了许多的汗马功劳。他们表面看上去很风光,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应有的善终,死的比较凄惨,成为中国史上的千古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兵败荆州后 被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挥霍"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人生的大半辈子在《三国演义》中如同神一般的人物,可是荆州之战,从高高的“神坛”一下子掉落悬崖,摔得死死的,此战不仅令荆州的基业沦丧,以致于蜀汉的战略意图大受影响,还因此使蜀汉损失了大量的人才。网络配图公元221年,刚刚即位的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尽起蜀汉精锐东征孙权,不过,军事才能十分低下的

  • 在曹操和刘备的夹缝中 孙权被迫发展了祖国两个宝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整个《三国演义》中,这是曹操势力和刘备势力并列称雄的时代,你来我往,互相征战,在这个时代中,三国的另外一个主角—孙吴的势力,往往被忽视。网络配图在乱世之中,谁不想一统天下,登上皇帝宝座?刘备势力想,故而以一州之地北伐中原,一时的声势甚至比孙吴还要厉害。经过数次北伐,无论是从荆州方向,还是从合肥方向

  • 他34岁拒绝董卓的封官 62岁打遍三国无敌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曹操怎么如此迂腐,有官不做。其实这反而表现出曹操非一般的智慧和远见,试想,一个不仁不义的犯上作乱者,他的功业能长久吗?跟着一个随时又可能被群起而攻之的老板做事,还不如趁早撇清关系的好。网络配图一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虽说是宦官之后,但到底

  • 三国第一悲剧猛将 28岁达到巅峰38岁脱下战神铠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吕布是东汉末期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终结了董卓对东汉朝廷的控制,在客观上为关东势力集团提供了机遇,并最终形成了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局面。网络配图一在这名人辈出的时代,作为一个悲剧型的英雄,吕布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在他第一阶段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三个人,即丁原、董卓、王允

  • 手握世界最强“航母”朱元璋为何不敢动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但恐怕很少

  • 秦始皇统一天下 为何独独留下了卫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我们的秦始皇大大在统一六国后,以为普天之下皆为王土了,可再一瞪眼,发现竟然还有一个小国还存活着。这个小国就是卫国。为啥这个卫国在燕赵灰飞烟灭时,还能够安然存活呢?我们先介绍一下卫国的历史。说起来,当年秦国穿开档裤时,卫国却是祖上正阔的时候。首先,人家血统就纯正啊。卫国的第一任国君叫康叔,是周文王

  • 揭秘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t他的异人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人皆有才,只是大小有异,门类有别,关键是要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因此,机遇对人生来说太重要了,有时候,它比才华更重要。道理很简单,只有机遇才能让人们展示自己的才能。秦始皇的生父异人(子楚),原不过是秦国抵押在赵国的人质。生命无保障,生活更拮据。但是,大商人吕不韦发现了在赵国都城邯穷困潦倒的异人,认为

  • 清朝最会拍马屁的人高士奇 连康熙都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盛期的高士奇,拍马屁的境界奇高。被康熙看上后,大受宠幸,以非科甲出身被选入翰林院,入值南书房,陪皇帝读书闲聊,陪宴侍从,诗酒唱和。跟皇帝关系铁的,任谁下蛆都无济于事。皇帝身边得宠的人,总是大臣们拍马的对象。网络配图 所以,总有人给高士奇送礼送钱。有人因此说高士奇招权纳贿,皇帝知道了,高士奇也不避

  • 历史上真正的摸金校尉:摸金始祖竟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逃吴国,发誓要报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

  • 明英宗朱祁镇比雄才大略的帝王们更像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朱祁镇,明朝历史上比较窝囊的一个皇帝,被瓦剌抓去当了俘虏;回来又被弟弟软禁,当了几年太上皇。有人说这个人重用太监王振,是个昏君,如果只是在这一点上,他确实有些昏的味道;但是,如果因此定性说他是昏君,还真有点冤枉他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就拿土木堡之变来说,他御驾亲征,运气不好进了蒙古人的战俘营,他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