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窝阔台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为之后覆灭南宋打下了坚实基础

窝阔台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为之后覆灭南宋打下了坚实基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77 更新时间:2024/3/3 20:58:24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窝阔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孛儿只斤·窝阔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1229年窝阔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

窝阔台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和华北。政治方面,以契丹人耶律楚材为相,一改以往不降屠城作风,保存不少金朝遗民,同时又依其建议,提拔汉人为官,整顿内治。因而使蒙古在华北地区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在战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发展,为日后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打下基础。

1229年窝阔台登基的时候,大蒙古国的东南部边界基本上就是黄河,金朝领土基本上只剩下黄河以南的河南、陕西等地(当时的黄河取道江苏北部的淮河入海)。1231年,窝阔台与四弟拖雷分道进攻金朝。

自1234年元太宗灭金朝,到1368年元惠宗逃离大都回到草原,元朝统治北方中原黄河流域长达134年。1233年5月29日蒙古军队取得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后,继续进攻蔡州(金哀宗所在地),由于金朝军队抵抗顽强,为了减少损失,窝阔台决定联合南宋攻克蔡州灭亡金朝。

在1234年2月9日蒙宋联军攻克蔡州灭亡金朝后,因为河南一带久经战火,田地荒芜,缺乏粮食,当时又正值冬季,天气严寒,于是把当地大部分居民暂时迁往河北一带,准备等天气转暖后将居民再陆续迁回河南,并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军队久经战事,也需要休整,大部分军队撤到黄河以北。

蒙古灭金后,蒙(元)宋两朝再次形成南北朝,对立达四十余年,直到元军渡过长江入临安灭南宋,端平入洛也揭开了元宋两朝连续四十余年不断征战的序幕,直到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为止。

1230年,有近臣别迭等人向窝阔台上奏,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主张将汉人驱逐,把汉地的耕地变为牧场,耶律楚材则上奏请求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每年可得赋税白银50万两、帛8万匹、粟40余万石,足以支持窝阔台南征金朝的军队所需,窝阔台同意由耶律楚材试行。

1230年农历十一月,耶律楚材奏请在大蒙古国统治的黄河以北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当时金朝尚未灭亡,黄河取道江苏北部的淮河入海)设立燕京等地设立十路征收课税使,并选用有名的儒士作为课税官员,得到窝阔台批准。

1231年农历八月,窝阔台到达云中(今山西大同市),十路征收课税使将当年征收到的汉地赋税簿册和金帛陈于廷中,窝阔台大悦,当日设立中书省,改侍从官名,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

1235年春,窝阔台决定在和林建都城,修建万安宫;并部署伐南宋、征高丽和再次西征;1236年正月,万安宫建成。窝阔台大宴群臣,同月,窝阔台下诏发行纸币交钞。1234年正月灭金朝后,窝阔台下诏括编汉地户籍,他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议,以按户为单位收取赋税。由中州断事官失吉忽秃忽主持。1236年八月,括户完成,括得汉地民户110余万户。

1236年括户完成后,失吉忽秃忽主张按以往风俗在中原对诸王和有功之臣进行分封,窝阔台表示同意。耶律楚材力陈“裂土分民”的弊害,使窝阔台同意封地的官吏须朝廷任命,除常定赋役外,诸王勋臣不得擅自征敛,以限制诸王勋臣在封地的权力。

1233年,为了培养蒙汉双语翻译类人材,窝阔台下诏在燕京(今北京市)建国子学,派遣蒙古人子弟18人学习汉语;汉人子弟12人,学习蒙古语和弓箭,并选儒士为教读。1233年农历四月,蒙古军队进入汴京城(今河南开封市),中书令耶律楚材向窝阔台奏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耶律楚材又派人入汴京城,挑选了大量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此前默默无闻的韩信,为何会被萧何如此重视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默默无闻有哪两种意思,萧何月下追韩信什么意思,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说起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幅韩信墓前祠堂中的对联,可谓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而这其中的“知己”,指的便是萧何。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死后归入项羽麾下,因不得重用而转投刘邦,仍然不受重视之下便想逃走,于是便有了“萧何

  • 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人在历史上,谁比较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手下对比,李建成和李世民谁优秀,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关系

    在正史中,李世民三兄弟的个人武力水平怎么样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我国古代的众多宫廷政变中,哪一场最特殊?当然是玄武门之变,这是唯一一场由主角们亲自上阵、以个人武力定胜负的政变:觊觎太子之位的李世民,亲手射死了时任太子、大哥李建成,其后却差点被弟弟李元吉勒死,最终靠着及

  • 元成宗铁穆耳是如何即位的?他有哪些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庙号成宗,铁穆耳的皇后,元成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元成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铁穆耳,中国元代皇帝,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名铁穆耳。至元三十年(1293),统军镇守漠北,受皇太子宝。次年,忽必烈去世,由于其母阔阔真可敦与权臣伯颜、玉昔帖木儿等的支持,铁穆耳继帝位,建元元贞,后改大德 。遂罢侵日本、侵

  •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并在此后抱病而死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官渡之战为什么能赢,官渡之战谁背叛了袁绍,官渡之战为什么袁绍会失败

    官渡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99年,袁绍在统一河北之后不久,他就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打算攻入许都,以此一统北方。虽然袁绍实力强大,资历雄厚,但曹操并不担心被袁绍击败,他通过事先的部署,成功地赶在袁绍发起进攻前占据了关键的据点要塞,为后来拖住袁绍起到

  • 历史上卫懿公是如何因为沉迷玩鸟,丢失国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懿公养鹤,项羽屠城13次,项羽有机会逃走吗

    你们知道历史上卫懿公是如何因为沉迷玩鸟,丢失国家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玩物丧志的道理我们都懂,别说历史上了,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见到许多鲜活的“反面教材”。有自己喜欢、热爱的东西没什么,喜欢玩乐、安逸也无可厚非,但凡事总要有个限度,一旦不加节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有严重的后果,那时候“玩物”丧的

  • 朱棣庙号原本是明太宗 庙号后来是怎么变成明成祖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为什么不叫太宗,明成祖是庙号还是谥号,嘉靖是朱棣的子孙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庙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棣庙号之所以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其实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搞了一个大礼议事件的结果。在朱厚熜之前,朱棣的庙号其实还真的是明太宗。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棣同志,是通过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才登基为帝。在夺得皇位之后,朱棣自己也知

  • 历史上华容道义释曹孟德真的是关羽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守华容道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这在正史中当然是没有记载的,正史记载当时追赶曹操的是刘备,就像为了吃口肉的猎狗,绝大多数时候都撵不上逃命的兔子一样,曹操都跑出去好远了,刘备才匆匆赶来放火。但是正史没有记载,并不能证明这件事就没发生过

  • 高殷为何会口吃?他童年时期有过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口吃名人成功经历,口吃最早出现的年龄是,豆官为什么说大少奶奶有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北齐第二任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长子,生母为李皇后。简介:性敏慧。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

  • 三国时期比较成功的降将都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时期的许都是哪个城市,三国时期用什么字,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三国降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关羽的部下,

  • 朱元璋还要实行分封诸子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封藩王的利弊,朱元璋为什么要封藩王,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之前,历史上有过几次分封诸王的行动,而影响比较大的,首先就是汉初的郡国并行,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其次就是西晋的分封,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然后就是元朝的诸王出镇制,这个也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安西王阿难答,比如阳翟王阿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