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欧阳修“落榜”,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欧阳修“落榜”,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51 更新时间:2024/1/18 19:47:0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欧阳修落榜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宋朝古装大剧《清平乐》播出,让人眼前一亮,从目前的来看,这部剧充分展现了“仁宗盛世”初期的盛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太平宰相”晏殊、三朝宰相韩琦、北宋名士范仲淹陆续登场后,很多历史文学爱好者纷纷猜测,后面你会不会有欧阳修的戏份。果然不出众人所料,“六一居士”欧阳修终于在第四集出场,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欧阳修的出场还是从他的科举“落榜”开始的。

说欧阳修“落榜”,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他不是真正的落榜,只是到手的状元飞走了,从第1名降到了第14名。

众所周知,唐宋八大家宋朝占据6人,其中,有5人都得称欧阳修一声“老师”,这奠定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坛中的领袖身份和传奇地位。欧阳修才华横溢,在当时是被公认的,甚至在科举之前,大部分人都已经默认欧阳修必将成为当年的状元。

欧阳修,字永叔,四川绵州人。他的父亲老来得子,56岁时生下欧阳修,4年后父亲去世,欧阳修和母亲相依为命,在叔叔欧阳晔和母亲郑氏的教导下,欧阳修刻苦读书,成为一代才子。宋仁宗登基的那年,欧阳修才16岁,他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百年不遇的天才。可尴尬的是,接下来两次科举,都未考中,转眼已经22岁。

时任汉阳军随知的胥偃很欣赏欧阳修的才华,将欧阳修召到自己门下,并且将女儿许配给欧阳修,不过当时并未完婚。《宋史·胥偃传》云:

欧阳修始见偃,偃爱其文,召置门下,妻以女。

接下来,欧阳修在未来的老丈人胥偃的帮助下,前往京城游历。在京城,欧阳修不仅长了见识,而且还混出了名气。一方面,欧阳修参加开封的国子监考试,中了监员,又参加国子学的广文馆考试,中了解元,连中两元,名声大振。另一方面,欧阳修善于写词,他的很多辞藻被坊间传播,有的词竟然传到青楼之中,给人留下“风流”、“轻浮”的形象,这为下面的事情埋下伏笔。

宋仁宗天圣八年,欧阳修23岁,在礼部的省试中,欧阳修又考中第一名,即省元,加上之前的监元和解元,欧阳修已经连中三元。在接下来的殿试中,欧阳修信心满满,认定自己必将考中状元。不仅如此,欧阳修还特地做了一身大红色的状元袍,就等中状元时好一展风采。

不仅欧阳修对自己有信心,就连欧阳修的同科也笃定这一届的状元必定是欧阳修。欧阳修有一个同学叫王拱寿,年仅19岁,长得一表人才,对欧阳修更是仰慕不已。听闻欧阳修做好了状元袍,便找欧阳修借穿一下,想沾沾欧阳修的福气,以图殿试时能考个好名次。

果然,在殿试中,欧阳修对答如流,一篇策论说得舌灿莲花,让年轻的宋仁宗欣赏不已。事后,宋仁宗就要点欧阳修为状元,只可惜,第二天揭榜,状元变成了那个试穿欧阳修状元袍的王拱寿,欧阳修只得了个第14名,王拱寿还被宋仁宗赐名为王拱辰。

欧阳修对自己殿试的表现更加满意,笃定自己中状元。可得知自己只中了14名,百思不得其解。多年后,欧阳修接触到当年参与殿试的大臣之一晏殊时,欧阳修才明白,自己当年表现太过优异,但因为自己风流名声在外,状元虽然看重才华,但也看重德行,所以宋仁宗才决定降低欧阳修的名次,挫其锐气,磨炼其成才。

这就是欧阳修“落榜”的内幕,可以说,剧中和历史还是高度吻合的。有趣的是,这件事还有后续。宋朝文风繁荣,很多大臣选女婿都看重才华,并不看重相貌。当时的龙图阁大学士薛奎有5个女儿,他亲自参与殿试,深知欧阳修和王拱辰二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长得也一表人才,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在揭榜之后,薛奎立即找到王拱辰和欧阳修。因为欧阳修比王拱辰大三岁,薛奎本打算把大女儿许配给欧阳修,把二女儿许配给王拱辰。不料,欧阳修因为和胥偃之女有婚约,不能答应此事,所以,薛奎失望之余,把大女儿嫁给了王拱辰。

不久后,欧阳修和胥氏成婚,但胥氏却病逝了。薛奎一直惦记着欧阳修,又把二女儿嫁给了欧阳修。这样一来,王拱辰不仅“抢”了欧阳修的状元,还做了欧阳修的大姐夫(连襟,大姐夫古代又称大姨夫)。

接下来还有故事,王拱辰的结发妻子去世,薛奎为了留住这个女婿,又把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王拱辰,这样,王拱辰就变成了欧阳修的妹夫。因此,欧阳修曾写一幅对联调侃王拱辰,曰:

上联:旧女婿为新女婿,

下联:大姨夫作小姨夫。

结合史料,你会发现《清平乐》这部剧还是比较写实的,期待这部剧能够出现更多的北宋名士,像辅弼、包拯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不知道接下来有没有戏份,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窝阔台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为之后覆灭南宋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窝阔台是谁的儿子,窝阔台汗国被谁所灭,南宋最后抵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窝阔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孛儿只斤·窝阔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1229年窝阔大会

  • 此前默默无闻的韩信,为何会被萧何如此重视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默默无闻有哪两种意思,萧何月下追韩信什么意思,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说起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幅韩信墓前祠堂中的对联,可谓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而这其中的“知己”,指的便是萧何。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死后归入项羽麾下,因不得重用而转投刘邦,仍然不受重视之下便想逃走,于是便有了“萧何

  • 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人在历史上,谁比较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手下对比,李建成和李世民谁优秀,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关系

    在正史中,李世民三兄弟的个人武力水平怎么样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我国古代的众多宫廷政变中,哪一场最特殊?当然是玄武门之变,这是唯一一场由主角们亲自上阵、以个人武力定胜负的政变:觊觎太子之位的李世民,亲手射死了时任太子、大哥李建成,其后却差点被弟弟李元吉勒死,最终靠着及

  • 元成宗铁穆耳是如何即位的?他有哪些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庙号成宗,铁穆耳的皇后,元成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元成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铁穆耳,中国元代皇帝,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名铁穆耳。至元三十年(1293),统军镇守漠北,受皇太子宝。次年,忽必烈去世,由于其母阔阔真可敦与权臣伯颜、玉昔帖木儿等的支持,铁穆耳继帝位,建元元贞,后改大德 。遂罢侵日本、侵

  •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并在此后抱病而死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官渡之战为什么能赢,官渡之战谁背叛了袁绍,官渡之战为什么袁绍会失败

    官渡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99年,袁绍在统一河北之后不久,他就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打算攻入许都,以此一统北方。虽然袁绍实力强大,资历雄厚,但曹操并不担心被袁绍击败,他通过事先的部署,成功地赶在袁绍发起进攻前占据了关键的据点要塞,为后来拖住袁绍起到

  • 历史上卫懿公是如何因为沉迷玩鸟,丢失国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懿公养鹤,项羽屠城13次,项羽有机会逃走吗

    你们知道历史上卫懿公是如何因为沉迷玩鸟,丢失国家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玩物丧志的道理我们都懂,别说历史上了,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见到许多鲜活的“反面教材”。有自己喜欢、热爱的东西没什么,喜欢玩乐、安逸也无可厚非,但凡事总要有个限度,一旦不加节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有严重的后果,那时候“玩物”丧的

  • 朱棣庙号原本是明太宗 庙号后来是怎么变成明成祖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为什么不叫太宗,明成祖是庙号还是谥号,嘉靖是朱棣的子孙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庙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棣庙号之所以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其实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搞了一个大礼议事件的结果。在朱厚熜之前,朱棣的庙号其实还真的是明太宗。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棣同志,是通过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才登基为帝。在夺得皇位之后,朱棣自己也知

  • 历史上华容道义释曹孟德真的是关羽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守华容道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这在正史中当然是没有记载的,正史记载当时追赶曹操的是刘备,就像为了吃口肉的猎狗,绝大多数时候都撵不上逃命的兔子一样,曹操都跑出去好远了,刘备才匆匆赶来放火。但是正史没有记载,并不能证明这件事就没发生过

  • 高殷为何会口吃?他童年时期有过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口吃名人成功经历,口吃最早出现的年龄是,豆官为什么说大少奶奶有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北齐第二任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长子,生母为李皇后。简介:性敏慧。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

  • 三国时期比较成功的降将都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时期的许都是哪个城市,三国时期用什么字,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三国降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关羽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