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流落到东吴的两位蜀汉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流落到东吴的两位蜀汉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4/1/17 8:01:35

三国(220年-280年),是古代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结盟了蜀吴联盟,以此抗衡强大的曹魏。

不过,蜀吴联盟并非一直牢不可破的,也即这两个国家也曾互相攻伐。在此背景下,蜀汉有两位大臣,都曾流落到东吴,并且,这两位大臣最终还是成功回到了益州。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人分别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廖化

一方面,廖化本名淳,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初任刘备属下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趁着关羽北伐襄樊的机会,孙权派兵袭取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廖化也流落到东吴。

来到东吴后,廖化并没有选择为孙权效力。因为他思念汉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离开东吴,奔赴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春,刘备亲自率军征讨东吴,在秭归与廖化相遇。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郡的太守。

随后。刘备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廖化为别督,与陆逊率领的吴军相对峙。但是,同年闰六月,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击破,廖化率领大军回到了益州。虽然一路波折不断,并经历了夷陵之战,但是,廖化还是成功会带了益州,并成为了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武将。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五月,太子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廖化升任丞相参军,后来又为广武都督,阴平郡的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面对廖化这位人才,诸葛亮自然十分器重。在此之后,廖化还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在诸葛亮去世后,廖化又跟随姜维北伐中原。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兼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对于廖化来说,官职与张翼相等,而在镇军大将军宗预之上。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随姜维进攻雍州,姜维留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与驻扎北岸的魏将邓艾对峙,欲牵制邓艾军,借以出兵袭取洮城。但是,廖化的意图被邓艾识破,后者抢先占据洮城,蜀汉大军于是随撤兵退走。

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维率众出狄道北伐曹魏,在这场战役中,廖化劝谏姜维用兵需要节制和收敛。但是,姜维不听,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维在侯和被邓艾击败,退军驻扎于沓中。景耀六年(263年)八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这就是著名的魏灭蜀之战。面对曹魏大军,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廖化率军北至阴平,听闻魏将诸葛绪攻向建威,于是停下来等待,观察其动向。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景耀六年(263年)十一月,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后主刘禅动向不明,廖化等人于是随姜维向东进入巴西郡,绕道退至广汉郡郪县一带,以察明虚实,不久后得到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于是与姜维等到涪县向钟会投降。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与宗预一起向内迁移前往洛阳,在中途病逝。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廖化这位老将可谓见证了蜀汉的灭亡。或许是因为过于伤感,或许是因为本来年龄就比较大了,所以,廖化在公元264年病逝了。

二、张裔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执掌益州的时候,张裔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的县令。因为县令这一官职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张裔得以回到益州府担任益州从事,兼帐下司马。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率军进取汉中,非常担忧,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其攻打张鲁,防卫益州。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四千人迎接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入川。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了益州之战。此战,张飞率领大军来到蜀地,益州牧刘璋让张翼率军来抵挡张飞。对此,在笔者看来,张裔作为一位文臣,自然不是张飞的对手,不久之后,张裔兵败,退回成都。

在刘备大军包围成都之后,刘璋派遣张裔去会见刘备,刘备答应他对刘璋以礼相待并安抚刘璋部下,张裔回到成都,开城欢迎刘备。对于张裔这位人才,刘备自然不会埋没。平定益州之后,刘备册封他为巴郡太守、司金中郎将、益州郡太守。

不过,对于张裔来说,在去益州郡上任的途中,被益州人雍闿押送给吴国孙权。自此之后,张裔就长期流落到东吴境内了。章武二年(223年),刘备去世,丞相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乘机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张裔回到蜀国后,诸葛亮任他为丞相府参军,代替诸葛亮处理丞相府的事务,又兼益州治中从事。

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非常信任和器重张裔,不然也不会让他代替自己处理丞相府的事务。众所周知,诸葛亮需要北伐中原,在此背景下,丞相府的事务,自然就不能兼顾了,也即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大臣来处理。对于张裔来说,虽然曾经流落到东吴,但是,他和廖化一样,都是心怀蜀汉,不愿为东吴效力,这样的忠义自然获得了诸葛亮的肯定。对此,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称赞道:“辅汉惟聪,既机且惠,因言远思,切问近对,赞时休美,和我业世。”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驻守汉中,张裔以射声校尉身份兼留府长史。后来,张裔被后主刘禅加封辅汉将军,兼长史照旧。建兴八年(230年),张裔这位蜀汉大臣去世。而这,自然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了。此外,张裔去世后,他的儿子张毣继承他的爵位,历任栓三个郡的太守和监军。张毣的弟弟张郁,任太子中庶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扶苏接到诏书之后难道没有怀疑真假吗?只有自尽这一条路可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扶苏接到诏书之后难道没有怀疑真假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于东巡归途中患病,最终病逝于沙丘,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密谋,以秦始皇的名义发布诏书,指责公子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令两人自杀。扶苏、蒙恬接到诏书后,虽然蒙恬怀疑诏书

  • 马嵬驿兵变时,李隆基为何不保住杨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马嵬驿兵变的文章。根据各类正史记载,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驿。而唐玄宗不可能、也救不了她,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杨贵妃之死,对李隆基而言是“弃车保帅”的无奈之举:自己的性命都危险,还想保爱妃?马嵬驿兵变的背景:瞎指挥引来潼关之败,李隆基仓皇西逃公元756年,安禄山的叛军在

  • 尹大目是谁?在高平陵之变中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尹大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

  • 庞德的儿子庞会,他有哪些战功?他是如何为父亲报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庞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家知道曹魏名将庞德最初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

  • 马皇后送给刘伯温一篮水果 刘伯温见后为何选择告老还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皇后和刘伯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个女人就是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马皇后是郭子兴的义女,两人是在朱元璋加入起义军的队伍后认识的,当年朱元璋也仅仅是个冲锋陷阵的大头兵而已,他也不知道今天或者明天还在不在,但是为了推翻昏庸无道的元朝政府,大家都是冒着必死的决心,

  •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皇后和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感情故事马皇后小时候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她的父母非常宠爱自己的独生女儿,因为马皇后不喜欢裹脚,所以她的父母也没有逼他,所以马皇后还有一个绰号叫做马大脚。可以好景不长由于天灾人祸,她的父亲为了躲避贼寇不得不带着她四处逃亡

  • 刘备不去攻打曹魏而执意东征,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不去攻打曹魏而执意东征,这是为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在此之后,刘备决定东征孙权。当时孙权得知这件事后,立即派来了使者前来请和,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写来一封书信,希望刘备能考虑清楚谁才是蜀汉的敌人

  • 王平是谁?对于曹爽和曹魏的灭亡,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此人本是曹魏将领,却后来投降了蜀汉,还在曹爽侵蜀时以少胜多,为曹爽和曹魏灭亡埋下了伏笔。熟悉三国后期历史的人会对此人比较熟悉,他就是王平。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为小时候被姓何的人收养,所以又叫何平,后来姓回本来的王姓。建安二十

  • 成吉思汗临死前让窝阔台继位的原因是什么?他有何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成吉思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也就是交代一下身后事,但是对于过去人可就麻烦了不少,尤其是像皇帝去世这种大事。咱们首先科普一下,皇帝死不能说死,得说薨(hong)。公元1227年这一年便薨了一位大人物——大蒙古帝国的缔造者铁木真,一生戎马征战的传奇

  • 出身贫贱却功彪史册,韩信壮烈而悲情的一生死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韩信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楚汉之争这段精彩的历史中,风云际遇英雄辈出,而韩信绝对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功彪史册但却连连被降职、被猜忌造反直至最终为吕后设计擒杀,结束壮烈而悲情的一生。纵观韩信的一生,如果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