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太监是如何敛财的?宦官竟是当时的首富

古代太监是如何敛财的?宦官竟是当时的首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12 更新时间:2024/3/20 2:11:39

明正德年间宦官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从此改姓刘。

明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网络配图

2010年,《亚洲华尔街日报》认为刘瑾的财富达1200多万两黄金,2.59亿两白银,把他列入过去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与成吉思汗和珅宋子文等人并列。若以购买力计算,可能连今天的世界首富都自叹弗如。

华尔街所依据的刘瑾被杀后抄出的家产数字,来自明嘉靖时人陈洪谟的《继世纪闻》,即黄金1205.78万两,白银2.59亿两。按这个计算,光是白银一项,刘瑾的家产超过当时明朝国库存银六倍。

那么,刘瑾哪里来的这些财富?按吴思《血酬定律》中“抽水管子”的术语,刘瑾除了把这条管子直接伸向官员外,也伸向漕运、盐政、屯田和科举这些领域。他还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纳大量银两。

正德元年刘瑾得势时,正好是明朝官员每隔三年进京述职的年份,他借机向天下三司官员索要,一个人一千两银子,多的要到五千两,谓之“见面礼”。不给的则贬斥,给得多的则升迁。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

网络配图

刘瑾的手伸得很长,《明史?朱谦传》说到一个叫安国的人,接父亲的班当了军官。正德三年(1508年),考中了武状元,分配到陕西三边当代理指挥使。这时候刘瑾索要银两来了。安国和同时中武举的60人都拿不出钱来,刘瑾便发配他们下去当兵,随时听候调遣,禁止擅自归家。这60人陷入困境,和戍卒生活在一起,几乎难以维持生计。而边疆的守臣害怕刘瑾,谁也不敢收用他们。直到刘瑾死后,安国才回到考试前的起点——接父亲的班当军官。

正德四年(1509年),又是地方三司官员赴京朝觐的时候。刘瑾下令每个布政司(省)送银二万两,交了钱才放人回去。各地官员无奈,纷纷向京师巨室借贷,时称“京债”。回任后,为了还贷再加倍搜刮民财。

网络配图

至于“天下三司”,指的是当时全国13个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分管各省的兵马、钱粮和刑名。

刘瑾向他们每人索要的五千两银子,大大超出他们的年俸不说,光看这批人的总数,以每个职位至少设正副二职计,就有七八十人。刘瑾这么搜----刮一次,便有近十万雪花银的进项。

刘瑾的财富就是这样如洪水猛兽般席卷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猛将徐达为何擒贼不擒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擒贼先擒王,纵马驰骋疆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是古时为将者平生难得的快意事迹。可是,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盖世名将徐达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不稀罕这项属于武将的至高荣誉。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明代有这样一件野史传闻:洪武元年(1568年),徐达和常遇舂率军北击元军,眼看就要追上元顺帝了,徐

  • 皇太极的奇特婚姻:娶两名寡妇 让侧妃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的皇帝们,其婚姻充满了政治色彩。努尔哈赤的妻妾见于史籍记载的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是政治联盟的结果。而其余的妻妾,也大多来自不同的部落。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其

  • 赵云委婉劝诫刘备节俭一事 竟惹怒众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赵云传》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意思就是刘备得

  • 揭秘: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系造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新唐书·食货志》这么描述贞观之治的成就:“至四年(即贞观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就是说,贞观四年时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最根本的恢复,社会治安已有最根本的改观,商业状况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转。其实,用“米斗四五钱”来强调政绩显然缺乏说服力。《汉书·食货志上》就说:“

  • 宋钦宗赵桓历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从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秦始皇帝算起,到清朝溥仪的退位,干皇帝这行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他们虽然都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站在万人之上、权之顶峰,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唯一人独享,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日子,可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却是大相径庭。其中有的则是因病不治而逝,有的则被投毒而死

  • 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 竟是个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很多有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 揭秘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这三绝之中尤以“痴绝”最甚。史载顾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别人戏弄他,完全是因为顾恺之本人是个“嘻哈派”。网络配图义熙三年(407年),顾恺之做了散骑常侍,心里很高兴。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明月当空,诗兴大发,于是便高声吟起诗来,他的邻

  • 九个末代皇帝的命运:中国各朝代末代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盘点中国历史上九个末代皇帝的命运: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网络配图秦朝末代皇帝:秦二世秦始皇之所以称为始皇是想让自己的帝业“以我为始,承袭万年”,可是仅仅传到第二世就灭亡了。秦二世胡亥是被自己的宦官赵

  • 揭秘:为溥仪掌印的那些伪满尚书府大臣秘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政体由执政制改为君主立宪制,溥仪也从伪执政改为伪皇帝。成为伪皇帝后,溥仪颁布的第1号帝室令中就规定了“尚书府典守御玺、国玺并掌关于诏书、敕书以及其他文书之用玺事务”。从此,先后有郭宗熙、袁金铠、吉兴三位伪官吏充任伪尚书府大臣。“国玺”和“御玺”什么样在一些电视剧和历史故

  • 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 实为皇上的孙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晋惠帝司马衷也曾当过太上皇,不过,把他称作太上皇的下一任皇帝,既不是他的孙子、儿子,也不是他的女婿、兄弟,而是比他高出两辈的叔祖司马伦。司马衷堪称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网络配图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炀帝曾被孙子杨侑尊为太上皇,武则天曾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