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在位时究竟都做了什么?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在位时究竟都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51 更新时间:2024/3/8 13:26:14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公认的强盛朝代。不过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造成了唐朝历史前后分成两个阶段,那么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在位时究竟都做了什么呢?感兴趣的朋友就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事实上,虽然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权威衰弱,并且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但是从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依然能够延续150年就可以看出,战乱之后的唐朝也取得了一系列其他方面的成就(比如对南方的开发、地方乡村贸易的发展、盐铁和漕运的崛起等),帝国尚未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即便如此,安史之乱对晚唐乃至五代、两宋的影响依旧深远。那么这场动乱究竟是怎么爆发的?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应当负有怎样的责任呢?

均田制瓦解,募兵制助长藩镇实力

均田制是由北魏冯太后改革,在北方长期遭受战乱,出现了大量无主荒田和失地流民的基础上推行的。这套土地分配制度保证了土地资源被充分利用、使“耕者有其田”,极大的促进了中原农耕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的隋唐盛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稳定、国家日渐富足,唐朝人口不断壮大,到了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终于再次反超了隋朝鼎盛时期。

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超耕地面积扩展的速度,人多地少的情况越来越显著。而此时与均田制配套实行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这是一种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征税制度。如此以来,百姓所分得的田地越来越少,所承担的赋税却越来越大。为了躲避朝廷重赋,许多人选择卖身为奴,将户籍并入门阀世家之中,成为他们籍下的佃农。就这样,唐朝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农户甚至是府兵要么隐匿人口进入门阀名下、要么逃遁到南方或地方乡村等人烟尚且稀少的地方去了。

土地兼并、人口隐匿导致朝廷财政压力巨大,许多府兵户籍的流失又引发府兵制的崩溃。此时税收的基本原则就不应再以人丁多寡为本,而应当以资产为宗,就如同唐德宗时期的两税法和后世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那样。奈何唐玄宗要么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要么出于维护局势稳定的考虑而不愿意进行如此伤筋动骨(朝臣官员大多是门阀世家或庶族地主,均为土地兼并的既得利益者)的大改革。随着均田制的逐渐崩溃,原本依托于它的府兵制也支持不下去了,朝廷随即进行军事制度改革,以募兵制取代之。

在募兵制度下,军队不再是义务制,转而变成了职业军人,将士们对直接统帅的认同感远胜对朝廷和皇帝的忠心。另外在募兵制度下,西北和东北边区所招募的大多是粟特、契丹等胡人,他们对胡人出身的将领的号令显然更为信服。凡此种种,给予了唐朝北方边镇实力壮大的机遇,安禄山就是在此背景之下走上历史舞台的。

帝王术失衡,新的权力角斗规则

除了对税务危机的失察之外,唐玄宗还特别迷信于帝王之术,善于通过平衡朝堂各方势力,以确保皇帝享有一个权威的仲裁位置。在他四十多年的统治期间,朝中这样的派系争斗始终就未曾停歇过。玄宗前期曾出现文学和吏才两大派系之间的争斗,所谓“文学”是指仰仗科举选拔上来的朝官,所谓“吏才”则是指从地方上凭借政绩一步步爬上来的朝官,这两大派系在朝廷上原本仅存在少许偏见争斗,却在玄宗的刻意引导之下渐成水火之势。

早年间文学科举派系的代表人物是张说,而吏才派系的代表人物则是宇文融。后来两人相继远离朝堂,张九龄李林甫分别接替了文学和吏才的大旗。双方斗争多年,最终以张九龄落败而结束。然而正当李林甫如日中天之时,唐玄宗再度出手,一面打压李林甫,一面为他寻到新的对手。

原来,唐玄宗中期特别宠信武惠妃,武惠妃生有寿王李瑁(另一说,李琩)自幼聪明伶俐,很受唐玄宗喜爱,因此武惠妃就动了立自己儿子为储君的心态。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就必须扳倒太子李瑛,于是在外朝就与李林甫联合起来。但是李瑛同样获得了朝臣的支持,以张九龄为首一派就是太子的支持者。正因如此,武惠妃始终未能如愿,直至去世。

后来张九龄倒台,李瑛和他的另外两个兄弟旋即遭受灭顶之灾(即著名的“三皇子时间”),储君位置空虚出来了。此时,武惠妃已死,李林甫又与寿王李瑁同属一党,为防李林甫一家独大,唐玄宗并未册立自己喜爱的儿子寿王为太子,反而选择了明显弱势的另一个儿子李亨。不过太子的册立只是对李林甫势力的初步遏制,武惠妃去世以后,唐玄宗借口心情低迷、急需慰藉的幌子,从寿王李瑁那里抢走了寿王妃杨氏。通过让杨氏以道号太真身份入道观,而后入宫的方式更换身份,后册封为杨贵妃。

杨贵妃上位以后,唐玄宗开始扶持她的族兄杨国忠,将杨国忠逐渐培养成为李林甫晚年最大的政敌。晚年的唐玄宗在生活方面变得日渐奢靡,恰巧杨国忠在敛财方面(主要是由于李林甫不睦的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馈赠)轻车熟路,深的帝心。早期的杨国忠为了升官而竭力讨好李林甫,两人在构陷太子李亨方面一唱一和,但最终在唐玄宗的设计下,新旧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的势头日趋明显。

朝堂如此,军中也不例外。唐玄宗最初在西北边防军所倚重的是王忠嗣,而后由哥舒翰接任,同时又在东北边防军扶持安禄山。至于安禄山和杨国忠之间的矛盾,对于唐玄宗而言也是乐见其成的。只是让唐玄宗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均田制、府兵制的瓦解,大唐的权力争斗规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张说、宇文融、张九龄、李林甫、李瑁等人,如果缺少了皇帝的支持将一无所有。然而安禄山和哥舒翰不同,他们在边关镇守多年,在当地拥有极高威望,并且手握重兵。这些军队当中有许多是当地胡人,并且极有可能与安禄山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因此出现了私军倾向,成为安禄山重要的政治资源。

不论是张九龄还是杨国忠,甚至是李林甫,都对地方藩镇军阀的崛起如鲠在喉。他们当中即便有人为了拱卫自身权势而提拔外藩,却也处于政治嗅觉看到了地方势力做大对帝国中枢的威胁。然而唐玄宗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沉迷于自己的权术游戏之中,浑然没有察觉各方力量早已失衡。即便杨国忠屡次提醒皇帝谨防安禄山造反,也仅被置于一旁,权当朋党之争而已。为了取信于皇帝,杨国忠竟然突击安禄山在长安的府邸,并逮捕和杀害了安禄山多位亲信。此事被安禄山认为是朝廷风向的转变,直接激怒了安禄山,让唐玄宗措手不及。

综上所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它爆发的原因在于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瓦解,导致经济基础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而唐玄宗既未重视经济层面的危机,并推行改革,同时在热衷于帝王平衡权术的同时,未能注意到权力斗争规则的变化,终于在一系列失误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了安史之乱。

当然,安史之乱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唐朝,它对五代乃至宋朝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五代时期的北方藩镇大多胡人,并且其所盛行的“假子”制度(即收杰出将领为义子)更是从安禄山时期开始盛行。安史之乱以后,北人南迁浪潮加剧,南方获得进一步开发,到了两宋时期南方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魏明帝曹叡:曹魏第二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叡,即魏明帝,字元仲,魏文帝曹丕长子,生母为文昭甄皇后,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在位共1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叡在位期间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

  • 后世如何评价魏文帝曹丕?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魏武帝曹操次子,生母是卞夫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

  • 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他有何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魏武帝曹操次子,生母是卞夫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

  • 魏文帝曹丕:曹魏开国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魏武帝曹操次子,生母是卞夫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

  • 曹操留下了哪些文学作品?有哪些关于曹操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 王莽篡汉后怎么做到的权力不流血过渡?王莽超高的“民意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王莽是穿越者,他能实现权力不流血过渡实属厉害,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话说王莽制造了“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的古代太平盛世之后,公元6年才14岁的汉平帝又适时地死了(病死或被王莽毒死

  • 肃孝杭皇后:从民间女子到当朝皇后,却仅仅风光了四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皇后,儿子是太子,本可以有望成为太后,却不幸抑郁而逝,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你带来详细的讲解,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肃孝杭皇后,明代宗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怀献太子的生母,也是不得明朝正史认可的一位皇后。杭氏是出身普通的民间女子,因容貌秀丽被宠爱,成了郕

  • 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 曹操: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 贞观之治有多辉煌?唐太宗整顿吏治迎来贞观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唐太宗整顿吏治迎来贞观之治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在辉煌的七世纪,大唐王朝傲然屹立於世界的东方,强大而繁荣的盛唐气象,渲染着每一位读到那个时代史书记载的人们,唏嘘之慨,不禁油然而生。追溯辉煌的唐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