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洪秀全曾建吹鼓亭 每天不分昼夜地吹奏“天朝圣乐”

洪秀全曾建吹鼓亭 每天不分昼夜地吹奏“天朝圣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4/2/20 6:28:52

美国环境保护局于1975年提出了保护健康安宁的噪声标准,如今许多国家都有限制噪声污染的法规。可你知道吗,早在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的天洪秀全,也有过一次限制噪音的行动。

那时,为了“假音乐以壮天朝之威”,洪秀全特在天朝宫殿里建了座吹鼓亭。每天不分昼夜,亭内锣鼓喧天,八音齐奏。有一次洪秀全来到这里,听到惊天动地的“天朝圣乐”,大喜,即兴赋诗一首曰:“日夜琴声总莫停,停声逆旨处分明。天堂快乐琴音好,太平天下永太平。”有了这样的“天王圣旨”,府内琴师乐工自然是“皆不敢逆”,此后乐声从不间断。

不料,日子一长,天王府内的众臣工莫名其妙地陆续患上怪病,一个个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洪秀全疑是“清妖”(太平军对清军的蔑称)在府内投毒或下蛊所致,遂下令严查。然而,经过一番兴师动众的排查,并没有发现投毒的迹象。府内挖地三尺,也没有发现有下蛊作祟之物。洪秀全闻讯大怒,他认为是负责排查的官员办事不力,立即拟旨准备罢免一批“庸吏”。

这时,一直对排查保持沉默的御医卢秋丰在天王义?洪宣娇的支持下,大胆上奏称,府内怪病作祟者并非“清妖”,而是“天朝圣乐”。这个卢秋丰原本是个江湖郎中,因为拍马屁糊里糊涂地当上了天朝探花郎。洪秀全曾经打算外放他去安庆当地方官,他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料,请求洪秀全“量才录用”,于是在天朝当了御医。

卢秋丰当时并不能从理论上认识到“噪声伤人”的原理,但他经过调研后已经意识到,天王府内终日鼓乐齐鸣,这种高分贝的音乐噪音正是府内怪病的“病灶”。所以,他恳请天王降旨“减乐以养心”。洪秀全准了此奏,下诏“减乐”,改奏一些相对缓和的音乐。此后,除朝会之期外,天王府内“天朝圣乐”到晚上就停,而且音韵也悠扬了许多。这样一来,府内“怪病”不治而愈。

欣赏音乐也应有度,否则,将“乐极生悲”。洪秀全意识到噪音污染的严重性后,能及时改正错误,下旨限制噪音,此举值得点赞。

顺便提一下,同样在高分贝音乐的噪声污染下,当时众乐工和洪秀全并没有患上怪病。这是为呢?原来,众乐工因为实在是被吵得受不了,大都着用驴制作的耳塞。而洪秀全本人有耳背之疾,听觉较差,所以他不怕“吵”。老于世故的卢秋丰在上奏时隐瞒了众乐工戴驴毛耳塞的细节,要不然他们就会摊上大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看不起吕布 揭秘三国第一猛将人生最大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是东汉末年逐鹿中原的群雄之一,正所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国第一猛将非他莫属,正是因为吕布的勇猛善战,后世文人还给他附会了一段美女貂蝉的浪漫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不过吕布在历史上最大的名声并不是他的勇猛,而是他的势利多变,《三国演义》里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其实,在真实的历

  • 揭秘:康熙大帝为何八次都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为何八次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在封建时代,给皇帝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典礼甚大”。因为对于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封建君主来说,权力和地位都已经臻于巅峰,无可再增,所以“上尊号”便是扩大政治威望、提高历史地位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皇帝拒绝这类活动,究竟出于什么样的

  • 汉宣帝才是汉朝第一帝王:真正千古一帝雄才大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宗汉宣帝我认为才是西汉王朝最为明君最为雄主的一位帝王,文治武功!西汉王朝只给4个帝王有庙号,除了太祖刘邦,武帝刘彻,文帝等,接下来的就是汉宣帝的中宗皇帝了武帝刘彻好大喜功,要不是前两任文景之治留下的底子,刘彻早就把西汉玩玩了,凭刘彻那种玩法,西汉真撑不了多长时间,汉武帝晚期国家就有点岌岌可危走下坡

  • 武当祖师张三丰:道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张三丰,这个名字在今天依然知名度极高,不但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塑造过他性格慈祥和蔼、武功深不可测的形象,让人感觉十分可亲可敬。更有像《太极张三丰》之类的电影,也是让我们百看不厌。有个美眉曾对我讲,李连杰在片中身穿黑色道袍,挥洒自如地演示太极拳术的扮相实在是帅呆了。不过历史上的张三丰的身材相貌,和李连杰恐

  • 历史上晋惠帝并非“白痴”:性能力正常 智商情商不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晋书·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随从答:“公家地盘上的为公,私人地盘上的为私。”司马衷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其二,国家发生了大范围的荒乱,百姓无粮可吃,乡里饿死无数,司马衷感到纳闷,“他们怎么不吃肉粥呢?”不少人根据

  • 张飞简介:蜀汉三杰之一张飞后人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将领。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早年与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参与兼并战争,为别部司马,三人情同手足。刘备从曹操破吕布,张飞因功拜中郎将。随刘备依袁绍,绍败又附刘表。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攻荆州,追及

  •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情人们:人数之众多竟是空前绝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代女皇武则天顺口溜,武则天为什么嫁了两位皇帝,武则天一生有几个男人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14岁时以美貌召入唐太宗后宫,因其狐媚美丽,赐号武媚。她喜欢用少女的口水润发,直到古稀之年,据说她依然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皮肤也白皙红润,很有弹性。她是铁血女皇,也是一个喜爱才子俊男的女人。公元690年,她称帝登基,改大唐为大周,自称神圣皇帝。她称帝后,改洛阳

  • 揭秘好人雍正:一世的恶名竟来自于自己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为什么不得善终,雍正王朝心机最厉害的人,测你上一世是恶人还是好人

    雍正不仅仅得罪了当官的,更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文字狱在雍正朝尤其严重,他因此落了个好谀任佞的恶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静案。雍正六年,儒生曾静因受到明朝遗臣吕留良诗文的影响,锐意反清。让他的徒弟张熙去找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劝岳反清,结果被岳钟琪给举报了,曾静因此入狱。这种谋反的罪名,在当时凌迟或者灭

  • 人们忽略宋高宗的政治手腕 一个梦就解决太子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高宗为何传位宋太祖一支,假如宋太祖多活十年,宋高宗禅位原因

    熟悉历史故事的朋友都知道,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声称是由于他们的母亲刘太后要求的,说是宋太祖的儿子还年轻,担心坐不稳皇位,先传给弟弟,将来再传回给太祖的儿子。宋太宗去世前,由于之前自己这样说过,不得不表示一下姿态,要传位给侄子赵德

  • 揭秘: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中国的落后有责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除了朱元璋哪个皇帝最有作为,朱元璋没文化为什么能当皇帝,明末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

    明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洪武年间和永乐之后几年。而且除了方孝孺之惨烈外,其他文字狱规模并不大。持续时间也不算太久。对明朝整体实力影响不是很大。而清朝文字狱则是对中国文化伤筋动骨的摧残了。明史案,南山集案,吕留良案,加上清初的科场案,哭庙案,奏销案,前后持续了约一个半世纪。受刑文人遍及全国精英,若论明清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