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中国的落后有责任吗

揭秘: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中国的落后有责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3/12/27 7:19:57

明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洪武年间和永乐之后几年。而且除了方孝孺之惨烈外,其他文字狱规模并不大。持续时间也不算太久。对明朝整体实力影响不是很大。而清朝文字狱则是对中国文化伤筋动骨的摧残了。明史案,南山集案,吕留良案,加上清初的科场案,哭庙案,奏销案,前后持续了约一个半世纪。受刑文人遍及全国精英,若论明清皆有文字狱而视之如一,那可就是忽略了质变与量变的根本差别了。一个人判十年徒刑,出来仍能自立,生活,若判个五十年一百年,可就要绝后了。如果十年动乱不是七十年代中期及时结束,随后及时恢复高考,再运动个几十年的话,老一辈学者相继谢世后,中国传统学术可就要真绝了。

清以前,晚明的思想运动,王学左派、顾炎武黄宗羲对明朝皇权提出的严厉的批评,并且有许多政策、学术上的建议和探索。在清朝士人眼中,这些人都成了无父无君之人。所以清朝这一个半世纪文字狱的杀戮,彻底扭转了晚明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而重新回到了极端皇权的时代。杨珍的《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对清朝皇权的集中,有相当精彩的阐述,明朝虽然朱元璋废相,而一度集大权于一身,皇权达到顶峰,其后皇权却是不断削弱的过程,内阁逐渐有相权之实。而清朝则从建国到乾隆,一直在不断的强化皇权,直到在外国势力的打击下丧失部分主权后,皇权才逐渐削弱,而这个削弱也首先是因为主权的丧失。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绝对不是一句“清承明制不详说”所能解释的。清朝末年的思想解放与反思,是在外国思潮的影响下兴起的,与明朝完全自发的思想解放与反思,价值完全不同。晚明的思想反思,说明中国传统思想,在明朝制度下是可以自我修补的。而清朝的反思则直到外力冲击才显露出来,才说明了清朝政治高压下,对思想的强有力控制。

本来清儒对明儒的反思后,走朴学的扎实之路,讲求实证,学风非常正派大气,顾炎武,黄宗羲为清初学者起了个好头。但是连续一个半世纪的文字狱,杀的士人缄口不敢谈时事,讲求实证的治学思想,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便埋头故纸堆,虽然清儒有考据的巨大功劳,对中国学术全面的整理,但因为无法在现实中有所发挥,而成了死学问。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将晋以下视为真理的《古文尚书》,一举证明乃是晋人伪作。这绝对是巨大的成就,可以同意大利历史学家瓦拉发现罗马教皇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依据《君士坦丁献土》文件为伪造的成就比美。但在清代竟然对思想界没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而只引起考据学上的轰动。清儒学问成就虽高,却于经世无一用。“万马齐喑究可哀”就是在乾嘉学派尚称昌盛的时代发出,正是清朝连续的文化高压下的结果。

明儒空疏而不读书,清儒专注考据而不联系实际,恐怕才是明清儒家学者两代最大的弊端。明儒空疏实在不能讲是他们读四书五经读的。而确实是八股文应该改革了。而清朝学者不联系实际的弊端,则确实是清朝文字狱的效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会被自己的妃子们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末代皇帝溥仪因为宫女的原因,末代皇帝溥仪最爱的女人是谁

    1924年,末代皇帝被冯玉祥逐出皇宫,溥仪带着文绣乘汽车来到天津的静园,对溥仪感到厌恶的文绣开始行动起来。她逃出了鸟笼般的静园,揭开了末代皇妃“婚姻革命”的序幕。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于是1925年3月5日,溥仪带着婉容、文绣等人迁居天津,住进了原清朝两

  • 揭秘:北齐兰陵王母亲本是尼姑遭皇帝逼奸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的兰陵王是哪里人,慈禧太后遭暴尸,兰陵王当没当皇上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在这短短的169年的时间里,中国被划分出了多个国家,而北齐则是这些国

  • 作死的魏晋才子谢灵运:过度自傲导致了人生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郁达夫的人生遭遇,悲屈的人生是不是,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南朝宋初,文坛最显亮的“巨星”是谢灵运。文帝刘义隆喜欢舞文弄墨,是他的忠实粉丝。谢大才子本来应当很庆幸,遇到了好时代、好领导。没想到他不仅混得惨,死得更惨,让后人同情惋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看看他是怎么自己“作死”的。第一、不给领导面子谢灵运被贬为永嘉太守后,每天不上班,到处游玩,后面是浩

  • 樊梨花是谁?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樊梨花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有薛丁山这个人吗,大唐女将樊梨花的师傅是谁,薛刚反唐成功了吗

    一提到樊梨花这个人物,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的。千百年来,樊梨花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巾帼英雄。笔者在正史中并没有发现对她只字片语的记载,而偏偏在古代小说和现代文学作品中有她的身影,看来她只是文人墨客拈手而来的虚构人物,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结合体。樊梨花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很浓厚。《说唐》、《薛家

  • 古代最荒淫的北齐文宣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齐文襄帝高澄,北齐文襄皇帝,天涯文宣帝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初期,留心政务,削减州郡,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接着出兵进攻柔然、契丹、高丽等国,大获全胜。同时,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西魏鼎力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可是好景不长,他编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在都城邺(今河南安阳),他动

  • 吃货苏东坡:老鼠蝙蝠蛤蟆他可能都曾尝试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为什么蝙蝠和老鼠那么像,梦见老鼠什么意思,第一个吃蝙蝠的人是谁

    单单用“美食家”来形容苏东坡,那还是小看了他。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别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则不同,会吃但是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那不是标准的好吃,要说起诗人里的“好吃佬”,那非苏东坡莫属了。现在很多人都自诩为“吃货”,我们这种“吃货”在苏先生眼中恐怕还不够格哩,他热

  • 薛仁贵的孙子为何反唐?薛门后人的人生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反唐是真实历史吗,薛仁贵后人家谱,薛仁贵反大唐

    在有关薛仁贵一族的民间文学中,除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外,还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薛刚反唐》。小说讲述的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刚因满门遇害,遂起兵反唐,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的故事。这虽然是小说之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薛仁贵的孙子确实曾叛乱,反抗李唐王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参与叛乱的薛氏后人

  • 被误解的《水浒传》人物绰号:黑旋风李逵也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水浒传中急先锋是谁的绰号,你是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水浒传黑旋风李逵图片

    病尉迟、病关索:《水浒传》中出现过几位带“病”字的人物绰号,如“病尉迟”孙立、“病关索”杨雄。不少人望文生义,将“病”解释为“不健康”“疾病”。其实,在宋代,“病”字是比得上的意思,“病关索”就是“比得上关索”,“病尉迟”就是“比得上尉迟恭”。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一些报章把“旋风”

  • 吕雉把皇宫变成屠宰场 做一件事直接把皇帝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雉狠毒在哪,吕雉之死,吕雉墓被盗

    真正了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帝王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但是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一切都是事出必有因。首先我知道宫廷杀人的情况大概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用于皇家殉葬,多数为一些奴隶。第二种是依法处死的,触犯了朝廷的规矩。第三种就是死于出其不意的宫斗中。而在古代,最惨烈的杀人手法,最惨无人道的杀人方式,往

  • 为何说汉武帝刘彻是伤害中华文明的第一大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汉千古一帝刘彻,汉武帝刘彻的功与过,汉武帝那么倔强为何下罪己诏

    汉武帝刘彻在历史学家眼中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今天的媚俗影视剧也把他的马屁拍得山响,屏幕上的刘彻在国民眼中已升华为抗击匈奴开疆拓土的民族英雄和超级猛男。掀开华丽的历史外衣和影视光环看真实的刘彻,不过是一个专横暴虐、任人唯亲、喜怒无常,贪功好杀的可怕帝王,如果不暴虐也不会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