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吃货苏东坡:老鼠蝙蝠蛤蟆他可能都曾尝试过

吃货苏东坡:老鼠蝙蝠蛤蟆他可能都曾尝试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3/12/15 6:03:15

单单用“美食家”来形容苏东坡,那还是小看了他。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别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则不同,会吃但是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那不是标准的好吃,要说起诗人里的“好吃佬”,那非苏东坡莫属了。现在很多人都自诩为“吃货”,我们这种“吃货”在苏先生眼中恐怕还不够格哩,他热爱美食,也热爱厨房,属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写得章”新三好男人。他不仅能吃、会吃,还会变着法子创造着吃,现在江南的几道特色菜,那可都和苏先生有关。

先来说东坡肉,四月下江南,这道菜可是必点的。江浙菜清淡,不似湘菜辛辣,东坡肉汁多肉嫩、肥而不腻,入口则带有淡淡的甜味。色好味美,嘴上老说要减肥的我,遇见东坡肉也禁不住多伸了几筷子。关于东坡肉来源,有很多传说,但这些传说,绕不开的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的高超之处在于,他不仅吃,而且可以把吃变成一门艺术。古往今来,爱吃肉的文人骚客数不胜数,只是不会将吃体现在文学作品当中,就连诗仙白,也只写过“玉盘珍馐直万钱”这类羞赧的句子。而大名鼎鼎的苏大学士偏偏爱剑走偏锋,他的作品里,涉及吃的可不少,有委婉的“正是河豚欲上时”,有直白的“日啖荔枝三百颗”,更有直接教你做菜的。“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首名为《猪肉颂》的打油诗现在看起来有点雷人,文采和《赤壁赋》相去甚远,但是完全可以在菜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晚年苏东坡被贬至儋州,就是现在的海南,别看现在是富庶之地,当年可是一片荒芜。海南当时不产大米,要靠外地运来。“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即使是不逢年节,吃不上米,苏东坡也欣然于“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酏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仿佛永远不会出现在苏东坡的身上,不过,这羹是不是真的好吃就不太清楚了,大居士有时也喜欢夸张。据说,东坡去世之后,经有人他儿子讨“蜜酒”的秘方。苏过回应说,家父就制作过一两次酒,蜜柑酒的味道就像土酥酒,根本不是什么好酒。朋友们喝了苏东坡在黄州所酿的“蜜酒”,常常闹腹泻。

不过,苏东坡自己也敢尝啊,作为一名贪吃的人,没有胆量尝试新东西可是不合格的。儋州海滨,蚝(牡蛎)甚多,肉味鲜美,东坡食后,诙谐地著文:“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不仅自己敢于尝试海鲜,还要告诉你们太好吃了,谁都别和我抢。海鲜对于苏先生来说战斗力是远远不够的,“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这短短四句话,我已感觉文坛上那个诗人形象突变,老鼠、蝙蝠、蛤蟆他可能都尝过,简直是“文坛李时珍”!

苏东坡仕途不得意却始终豁达自如,这与“吃”不无关系,若是放在现代,《舌尖上的中国》制片人非他莫属,毕竟他是一个丢到沙漠也能写出食谱的男人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薛仁贵的孙子为何反唐?薛门后人的人生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反唐是真实历史吗,薛仁贵后人家谱,薛仁贵反大唐

    在有关薛仁贵一族的民间文学中,除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外,还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薛刚反唐》。小说讲述的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刚因满门遇害,遂起兵反唐,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的故事。这虽然是小说之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薛仁贵的孙子确实曾叛乱,反抗李唐王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参与叛乱的薛氏后人

  • 被误解的《水浒传》人物绰号:黑旋风李逵也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水浒传中急先锋是谁的绰号,你是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水浒传黑旋风李逵图片

    病尉迟、病关索:《水浒传》中出现过几位带“病”字的人物绰号,如“病尉迟”孙立、“病关索”杨雄。不少人望文生义,将“病”解释为“不健康”“疾病”。其实,在宋代,“病”字是比得上的意思,“病关索”就是“比得上关索”,“病尉迟”就是“比得上尉迟恭”。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一些报章把“旋风”

  • 吕雉把皇宫变成屠宰场 做一件事直接把皇帝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雉狠毒在哪,吕雉之死,吕雉墓被盗

    真正了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帝王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但是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一切都是事出必有因。首先我知道宫廷杀人的情况大概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用于皇家殉葬,多数为一些奴隶。第二种是依法处死的,触犯了朝廷的规矩。第三种就是死于出其不意的宫斗中。而在古代,最惨烈的杀人手法,最惨无人道的杀人方式,往

  • 为何说汉武帝刘彻是伤害中华文明的第一大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汉千古一帝刘彻,汉武帝刘彻的功与过,汉武帝那么倔强为何下罪己诏

    汉武帝刘彻在历史学家眼中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今天的媚俗影视剧也把他的马屁拍得山响,屏幕上的刘彻在国民眼中已升华为抗击匈奴开疆拓土的民族英雄和超级猛男。掀开华丽的历史外衣和影视光环看真实的刘彻,不过是一个专横暴虐、任人唯亲、喜怒无常,贪功好杀的可怕帝王,如果不暴虐也不会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灭族”。

  • 揭秘:吴三桂一生数次遭遇潜规则只是历史小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改变了历史,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是怎样的,吴三桂最终爱的是谁

    说起吴三桂,人们都想当然地认为,他这个人反复无常,先是背叛明朝投靠闯王李自成,后倒戈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合伙灭了李自成,最后又反了清朝,可这回他的运气不那么好了,被康熙打了个落花流水,还留下了千古的骂名。也有人说吴三桂这个人爱美人不爱江山,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吴三桂只不

  • 柳永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 著有教子良方《劝学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家书谕儿女篇谕纪鸿勤俭持家,一门九进士父子三探花,叔侄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出身名门,词坛称雄,风流绝代。柳永先祖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他们的道德、文章、书法,称雄当世,光耀后代。先祖遗风,对于柳永不无影响。柳永不仅擅长诗词,更是治学严谨,堪称大儒。在古书《古文真宝》中收录的柳永《劝学文》,就是明证。这不愧是一篇教子经典,劝学名篇。由于柳永词名太盛,这

  • 揭秘:为何史学家都对大有作为的汉武帝评价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学家对万历的评价,为什么汉武帝评价那么高,历史学家对汉武帝的评价

    中国历史上,堪称盛世的时代不多,其中汉唐盛世最为人津津乐道。但是,要论汉朝盛世,其实倒是国家无事,民给家足,因而也就缺乏宏大叙事的“文景之治”,而不是文治武功的武帝。经过汉初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初期,京师国库的钱积累到巨万,用都用不完,穿钱的绳子都朽断了。库存粮食吃也吃不完,堆在仓库外面,最

  • 揭秘: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为啥只敢做个楚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3万人打败60万人,类似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翻译

    关于项羽带领众多山东诸侯们搞死秦国,挥师咸阳,在秦人的国都里论功行赏大封异姓王的做法,好像天下又要回到春秋战国那种形势,项羽乐的也做个春秋五霸那样的人物,好多人对这个嗤之以鼻,说项羽思想太老套了,还想回到旧的体制下,是反历史潮流而行,也有人说项羽太胆小,秦军其实就是你项羽打下的,做什么霸王,就直接把

  • 秦惠文王嬴驷简介 历史上赢驷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赢驷历史,秦惠文王与商鞅的关系,未央嬴驷

    秦孝公之子。在秦孝公去世后,其顺利即位,因为忌惮商鞅拥有过大的权力,从而在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时,借机车裂商鞅,却并未废除商鞅之法。之后称王,是个懂得识人驭人,运筹帷幄、多次击溃五国灭秦之兵的一代君主。嬴驷,秦孝公之子。孝公二十四年立为君。张仪入秦后,龙门相王,秦则为王国,史称秦惠文王。嬴驷少时,因触

  • 真正的千古一帝:缔造世界最富帝国的宋真宗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朝之后再无人皇只有天子,北京万古大帝,五大千古一帝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是个有作为的明君。他在位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稳定,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史称“咸平之治”。他统治的时期,画家张择端用流芳百世的《清明上河图》来表达对他的千秋歌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赞誉: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