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差点被咸丰赐死?慈禧太后的死敌肃顺是怎么死的

慈禧差点被咸丰赐死?慈禧太后的死敌肃顺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82 更新时间:2024/1/18 19:08:36

1861年11月8日,立冬后第二天。前一日西北风大作,寒气骤降,尘埃弥漫,落叶纷飞,至后半夜方息,京城内外,顿时一片萧索气象。一大早,夜色未褪,沿着从宣武门到菜市口的宣外大街上,便已密密麻麻挤满了各色人等,甚至连两旁酒楼茶市里也人头攒动,大伙儿纷纷踩着桌子蹬着椅子,翘首张望。这一天,国家重要领导人、上一届领导核心委任的顾命大臣肃顺将被绑赴菜市口处决,谁也不想错过这一历史时刻

名士李慈铭身染重病,高卧榻上,听闻押解肃顺之囚车过其门前,于是勉强起身出宅观看,只见“肃顺白服,缚甚急,载以无帷小车。亲属无临送者”。更有甚者,街道两旁路人莫不“交口称快”,“其怨家皆驾车载酒,弛赴西市观之”。待到行刑之际,一直默默无语的肃顺突然开口大骂,据说“其悖逆之声,皆为人臣子者所不忍闻”。并且他一直不肯跪下,迫于无奈,“出红差”的官吏只得用铁柄猛敲肃之双膝,直至其双胫碎折,方才跪地。刽子手趁势手起刀落。

处决肃顺,大快朝中群臣之心。帝师翁心存写道:“所谓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也,可悯可戒。”其子翁同也认为肃“种种欺罔跋扈状,真堪发指”。平情而论,肃顺可谓晚清少有的“鹰派人物”。这头猛鹫,拥有两张面孔。

首先,肃顺是位不折不扣的权臣。肃之发迹,很有些因缘际会的味道。肃乃宗室后裔,自然享有诸多特权,一出道便任职于侍卫处。不过,他早年秉性顽劣,“好为狭邪游,惟酒食鹰犬是务”,“严冬,(肃)顺盘辫,反披羊皮褂,牵狗走街头”,终日四处游荡,活脱脱一个“风一样的男子”。也正凭借这貌似不堪的市井经历,使他能“习知京师五城诸坊利弊”,加之其“接人一面,终身能道其形貌;治一案牍,经年能举其词”,故屡破大案,升迁颇速。到咸丰即位,肃已坐到礼部侍郎这样副部级的要位。只是于官场混迹的资本,才干仅占其一,出身、后台、时运也是硬通货。肃顺区区普通宗室一名,既非亲,亦非郡王,想再往上挪挪窝,实在难如登天。若按常规,再熬上二十载,至多混个正部级退休。

然而,上天却格外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权力巅峰之门。咸丰登基后,一心求治,于是对军机处领导班子做大手术。他先罢黜了误国之臣穆彰阿,接着先后任命赛尚阿、祁藻为领班大臣。不过二人俱是守成之臣,难以应对内忧外患之危局。迫不得已,咸丰打破祖制,特命六弟恭亲王奕入值军机。恭亲王果然出手不凡,很快即令局势为之一新。然而看着老六干得风生水起,咸丰不禁心生猜嫌,害怕奕坐大成势。一年半后,咸丰找个理由,撤掉老六一切职务,让其回上书房读书深造。继之而起的庆虽经验丰富,却很快去世,之后的领班大臣无论是彭蕴章还是柏,皆谨小慎微之辈,“事上以谄,接下以吝,耆利不学,若出一途,稍有事故,尽为盲痴”。

眼瞅着军机处一干人等很不给力,咸丰只得改弦易辙,转而倚重宗室近支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可惜咸丰又看走了眼,这两位也绝非济世安邦之才,遇事多无主见。恰好端华是肃顺的同母兄弟,载垣与肃顺也是铁哥们儿。这两位亲王自知汉字水平有限,执政能力不够,而“肃顺习汉文,又多知历史风俗利病,遂合荐其才可大用”,于是联合“荐肃顺入内廷供奉,尤善迎合上旨”,“上稍与论天下事”。得到两位“铁帽子”亲王力挺,肃顺便扶摇直上,进入中枢。三人商议政事,通常是“端华之所为,皆肃顺使之,而载垣又为端华所使”,最终“以肃顺为主谋”。而对于这位“终极谋士”,咸丰也逐渐对其“信任久而益专”,从而形成肃顺独被宠信,端、载二人“听命而已”的特殊情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嘉靖皇帝迷恋道教仙丹:揭秘疑其死于慢性中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上仙丹疲软,李世民附体说了什么,李世民第三次附体求解脱视频

    道教的鼻祖是老子,道教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对嘉靖皇帝的影响也非常大。嘉靖皇帝执政晚期对政治不太关心,不上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因为道教在他幼年时对他影响深远。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嘉靖皇帝小时候是在湖北武当山度过的,那是一个道教圣地。我们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皇家对皇子的教育都是

  • 解密:哪位唐代著名女诗人曾经不幸沦为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女诗人那么少,唐代歌妓,近代女诗人

    游成都望江楼公园,见薛涛井,而想到了女校书薛涛。作为唐代一位名垂后世的女诗人,薛涛的出身、经历和在当时诗坛的地位,都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思。薛涛,字洪度,长安人。她的父亲薛郧在成都做官,她也就自幼寄寓成都。薛涛九岁便能作诗,一日她的父亲指着院中的梧桐吟了两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让她续作,薛涛

  • 117岁神僧佛图澄寂 后赵的老百姓如丧亲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格尔登寺现任最大活佛,大悲古寺因果实录昏迷50天,怀云寺僧人无闻

    石虎父子是一个个妖魔鬼怪,但他们遇到了高僧佛图澄,或者像被驯服的野兽一样,匍匐在大师面前,聆听他的教诲;或者害怕大师看透他们心中的邪恶,浑身发毛,远远地躲避。说明越是凶残的人,也许内心越是脆弱。石虎对他相当推崇石虎即位后,对佛图澄顶礼膜拜,比任何一个弟子都要虔诚。佛图澄不仅成了后赵的“镇国之宝”,还

  • 袁枚曾被讥笑不懂考据 天资却令众人心服口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枚简介,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钱塘才子袁枚(字子才)到了南京,就不想离开,终于求田问舍,购筑了一座随园,让自己变成了金陵才子。总体来说,才子之名,对袁枚是有好处的,对随园也有好处,至少都奉送了附加值。但凡事都有两面。人累于声名,声名也累人,正资产有时候也会变成副资产,就看面对的是谁。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有点像榴莲,喜欢的爱得要

  • 清初文豪王渔洋频游南京:燕子矶题诗传为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燕子矶口占古诗视频,咏燕子矶,王重光和王渔洋的关系

    “阮亭先生官扬州,江淮山水无不搜。最爱旧京多古迹,公余辄作金陵游。燕子矶边每停棹,凤凰台上几登眺。雨花木末恣扶筇,桃叶青溪仍垂钓。城南牛首与献花,城北摄山复宝华。皆因僻远不曾到,见人惆怅还咨嗟。今年五月迁官去,重访金陵旧游处,拾遗补缺谐素心……知君厌听俗人语,为赋金陵五峰行”。“阮亭”即王渔洋(16

  • 柳如是与李清照:国破家亡之下的巾帼风骨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写出了诗人的什么风骨,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夏日绝句风骨凛然

    风骨嶒峻柳如是,气节铿锵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女性作家,柳如是与李清照展现的不仅是女性的缠绵悱恻,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古代女性对国破家亡之际的巾帼风骨。一、背景(一)早年际遇1.柳如是:身世堪怜的秦淮名妓。史上并无记载柳如是的身世,但从她沦落风尘的际遇看来,她身世堪怜。尽管历尽生活的磨难,柳如是并没有自暴

  • 宋朝历史上有如此敬业的奸臣?揭秘真实的庞太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庞太师,名庞籍,年轻有为,文治武功,忠心不二,是难得的好臣子。要是他知道以后的编剧们都这么诬蔑他,哎,可怜的老人家。。庞籍(庞太师)(988年—1063年4月7日),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

  • 传奇皇帝朱元璋: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乞丐皇帝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又被称之为乞丐皇帝,他从一个穷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平民到南征北战拼搏了近二十年一朝登上龙位的皇帝,这样前后身份的悬殊想必历史上并不多见,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自己是谋反起家,正是因为自己出身贫苦对失去权力有着异乎寻常的恐惧,朱元璋在打下江山后,选择了对身边那些当初共患难同生死的兄弟们下

  •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大将的惨死状况 死得仅剩下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得天下后封34位开国功臣仅一位得善终,因为是朱元璋的心腹,放他一马。所以,开国功臣能得善终的,只有郭英一个人。朱元璋思考元朝失败的原因,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元朝的武力,天下第一,然而这么快就失败,是因为朝廷没有权力。权力都在地方手上掌握着,导致国家出大乱子。朱元璋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将地方的权力

  • 宋理宗赵昀:中国历史上有名血统最不纯正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又于1224年被立为宋宁宗皇子,赐名昀。他是南宋的第五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