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咸丰帝驾崩前十天是如何设计权力分配方案的

咸丰帝驾崩前十天是如何设计权力分配方案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34 更新时间:2023/12/4 22:39:47

咸丰死时31岁却子嗣不旺,当时只有一子,也就是慈禧生下的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所以载淳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咸丰当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的是,儿子载淳当时只有6岁,显然要到至少10年以后才能亲政。在这未来的10年中,如才能保证大清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儿子手中,而不旁落他人呢?那么咸丰帝驾崩前十天是如何设计权力分配方案的?

咸丰在临终前反复思索,左右掂量,他将朝中的主要政治力量在自己的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辗转反侧,彻夜无眠,一时间难以拿定主意。咸丰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六弟,从小和咸丰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但是,咸丰做了皇帝而弟弟最终只是封了亲

咸丰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是有能力的,能力甚至远超过自己,如果让他以皇叔的名义来给小皇帝辅政,固然名正言顺,足以让大清帝国危木独撑,渡过难关,但是……这时,咸丰又想起了先朝的多尔衮摄政的故事。咸丰心里清楚,自己的这个儿子自小就喜好玩乐,如果把辅政权交给六弟,能放心吗?在咸丰病重之时,六弟正在北京主持和局。

奕之所以急于前往热河,固然是出于兄弟间的手足之情,但也不乏对未来政局安排的关注。但是咸丰却否决了,他在回信中写道:“我怕与你相见后,回思往事,徒增伤感,岂能无感于怀,对我的病实在无甚好处。”

兄弟的关心让咸丰感动,但未来权力的安排却必须让奕?走开,因为此时咸丰已经选定了未来的辅政人选,那就是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人为首的八大臣班子,这一批人深受咸丰的宠信,但他们和奕?却是政见不合,一旦让奕?介入,不但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反会起到拖累的作用。

在咸丰的设想中,八大臣辅政可以发挥这八位顾命大臣的政治经验与集体智慧,又可以让他们相互监督和牵制;在此之上,两宫太后代政制度可以让皇后和载淳(实际上是慈禧)利用钤印制度对八大臣进行防范,而两宫太后又不必参与日常的政务处理和军国大事决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咸丰帝临终时精心设计的权力分配方案,其实是想通过多方牵制达到权力的制衡,以确保皇权不会旁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明孝宗朱佑樘被评为史上“最完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孝宗朱祐樘,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初三日出生,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病逝,在位共18年,年号弘治。其父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十分宠爱万贵妃,万贵妃无子,阴暗的报复心理使她开始残害每一个怀上龙种的嫔妃,朱祐樘的母亲纪淑妃就是这样被万贵妃迫害致死的,后来万贵妃还数次

  • 揭秘三国:孙权的节俭绝对超乎想象 住旧房18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定都建业后,孙权住哪里呢?按照常理来讲,乔迁之喜,也应该有点动作。就是普通人家,结婚还要个新房子,再差也要粉刷一下,何况做了皇帝到了新定的都城呢?一般人都能理解,创业者多是节俭的,因为知道赚钱太艰难;富N代多是挥霍的,因为钱来得太容易。但孙权的节俭,绝对超出了你的想像力。在旧宅一住就是18年他根本就

  • 朱棣夺位成功后建文帝朱允炆究竟到哪里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

  • 三国陈宫怎么死的 陈宫最后是被谁所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陈宫怎么死的吕布战败后投奔刘备,而后陈宫出谋划策夺下徐州。刘备连同曹操一起攻打徐州的时候,陈宫在那时已不被吕布所信任,吕布只听陈登父子的谄媚之言,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古今第一英雄。后来被围困下邳城的时候,当时陈宫也出了两条好的计策来解救,可惜吕布因为听了他的妻子说不忍心分离的话而使得自己的处境更加被动

  • 明光宗朱常洛是怎样的皇帝?朱常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常洛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生母恭妃王氏原为慈圣皇太后的宫女。他的身世和父亲明神宗差不多,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而生。不过虽然都是临幸,明穆宗要比明神宗负责任。明神宗认为这个皇子的出生是他的一件丑事。这一观念持续了三十九年,直到明神宗去世。因此朱常洛一生得不到父爱。明神宗宠爱郑贵妃,更是将郑贵

  • 他想学习朱棣造反:却被侄子放在缸中活活烤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说过,只要自己子孙后代有不好好当皇帝的,各地番王可以清君侧的。所以在明朝经常出现番王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第一次就是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帝朱棣,他成功了,所以成就了不世基业。而另外一位就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煦,他想学习他老爸朱棣起兵谋反,抢侄子的天下,于是等到他哥哥朱高炽死后立马造反,不

  • 史上除了胡亥弑兄上位还有那些皇帝也是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皇家帝位之争源源不断,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杀父弑兄,说秦王李世民是迫于无奈,那么胡亥呢?受宦官赵高的唆使屠兄弟十二人,来看看中国史上的那些杀掉兄长的皇帝们吧!扶苏是胡亥的大哥,秦朝那时虽然尚未建立儒家“长兄为父”的纲常传统,但是长幼依然是有别的。胡亥起初对大哥也是毕恭毕敬,但自从受了奴才赵高的

  • 南朝宋明帝是怎样的皇帝?他真有“阴间部队”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465年12月,南朝刘因(439?472年)杀死了千夫所指的侄儿——前废帝刘子业,篡位登上皇位,史称宋明帝。刘因性格极端内向、古怪,在皇族中声望特低,很被人瞧不起。前废帝刘子业因刘身体肥硕,戏称他为“猪王”。且说风水轮流转,如今这“猪王”一般的人物竟当上了皇帝,试问天下谁人能服?所以刘刚爬上皇帝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易,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有明代大才子祝枝山,有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等等。是否如好事者所言,不得而知,但这也绝非空穴来风——至少,欧阳修与纪晓岚,的的确确有近视。公元1056

  • 朱棣放着藩王不做却要起兵谋反?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朱元璋为了把皇太孙朱允炆推上皇位,把各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规定他们不能随意进出封地。一来可以帮助建文帝固守边疆,二来可以防止藩王们起兵造反。这看上去,似乎是个完备无缺的方案,但是不料,建文帝登基的那年七月,公元1399年,朱棣便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