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吏龚鉴:时代的弄潮儿 不考进士直接报名做官

名吏龚鉴:时代的弄潮儿 不考进士直接报名做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18 更新时间:2023/12/18 9:48:16

老百姓关心柴米,读书人聚焦时政,其中的泾渭,不是一般的分明,故后者对社会脉跳及症候的敏锐把握无疑远超前者。譬如雍正二年浙江乡试中举的杭州士子龚鉴,就在其策论中写道:“方今百务奋庸,通达国体之士,罔不畅怀厥来……然则大利之兴,合在今日。”一个闭门苦读的年轻人,若非胸怀天下,洞悉时事,焉有此等见识?

龚鉴,字明永,是龚自珍的曾伯祖父。读杭世骏所著的《龚鉴传》以及其他相关史料,我个人以为,龚之廉吏名实,是有悖于传统定位的,反而深深镌着时代的印迹。换句话说,因为他顺应了那个时代,所以做了弄潮儿。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呀!在龚鉴眼中,新君与新政,像磁石一样,吸引并鼓舞着每一个有识之士,他们意气风发、奋勇争先,人人挥斥方遒,个个只争朝夕。为了不辜负这个千载难遇的好时代,龚鉴做出了让其同乡同科的杭世骏后来非常钦佩的举动——不考进士了,直接到吏部报名要求参加工作。雍正三年初,龚鉴谋了个好缺,授江苏甘泉知县。所谓选择决定人生,龚鉴后以“甘泉令声闻天下”,杭世骏则追求进士第,直到乾隆元年才跳入龙门,由是后悔不迭。

甘泉是扬州辖境,史称“脂膏之地”。如大多数新官上任一样,龚鉴也想做点事,但他很快发现,啥事也做不了。计划筑高邵伯埭,以防水患,上头不批;打算修建灌溉渠,以防旱情,上头还是不批;有一次闹水灾,他亲自去芒稻河水闸要求泄水,但看闸的小官儿愣是不理他。龚鉴急了!因为他眼中的雍正时代,是不见容于懒官庸官的,考核时若无具体政绩,就得卷铺盖走人。好在当时的河道总督嵇曾筠就在扬州,龚县长不辞劳苦去投诉,总算成了点事儿。

史料里对雍正时代的律政记录非常有趣。官员晚上偷偷搓麻将弄点小钱,第二天一早就会受到警告;写“红歌”颂颂皇帝讨个好,也被骂得狗血喷头,此类例子实在不稀罕。至于贪污受贿,处罚更为严厉,轻则坐牢,重则砍头,皇帝甚至还组织百官去刑场观摩贪官受死,这种“效能风暴”比现在的罪犯现身说法怕是厉害多了。龚鉴眼中的雍正时代,亦基本是这个样子。

所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龚鉴做了六年县令,身无长物,老父去世,连丧葬费也拿不出,不得不利用丁忧时间去大梁书院教书挣钱葬父。他的这种清廉无疑是与时代合拍的,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清官廉吏。

有个已故侍郎的儿子过去跟他有旧,感情有多深,咱们不知道,反正古人语境中的“有旧”,一般都属于“月亮代表我的心”那种的。人家大老远来看他,顺便求他办点私事,他居然拒绝了。同城有个官员跟省里的干部关系好,据说还负有监督地方的职责,也遇到事儿来求他,言语中大概透着挟高层以自重的意思,龚鉴丝毫不给面子,端起了茶杯——送客。至于地方豪族士绅的宴请,他向来不屑一顾。于是乎,“甘泉令不近人情”的名头,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

本来嘛,人治社会免不了要讲个人情,官员官亲也是民众的一分子,他们的私事只要不违法度,不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能照顾还是要照顾的,雍正自己在这方面就特有人情味儿。比如湖广总督杨宗仁得了重病,雍正派御医赶赴武昌诊治,并问他有何要求。杨请求让其在陕西榆林当道台的儿子请假过来服侍,雍正却说,请假耽误他前程,不请假耽误你养病,不如调他当湖北按察使,公私两便岂不更好?

最高领导人都这么贴心,然龚鉴偏不,说明他眼中的雍正时代是一个重法治的时代,不该出现人情盲区,只有彻底杜绝吃请送礼,为官者才有免疫力,才能锤炼好作风。《清稗类钞》里还记载了一则“龚鉴杖僧”的段子,情节比《清史稿》生动多了,也更能说明这一点。

雍正好佛,在一次内庭法会上认识了西湖圣因寺一个叫明慧的大和尚,对其恩宠有加。偏生这个和尚四大不空,仗着皇帝的礼遇,结交官府,请托干求,横行江浙,似乎没他办不成的事儿。然而,明慧的“好时代”与龚鉴眼中的雍正时代显然格格不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龚鉴心说,只要你敢来我的地盘“顶风作案”,一定要让你知道知道马王爷到底几只眼。

没多久,明慧果然派人上门来了,又是礼金又是书信,书信里关于跟皇帝握过手、合过影、一起喝小酒等等的荣耀往事肯定没少提。谁料龚鉴瞧也不瞧,直呼“打出门去”。消息传开,两江总督服了,叹曰:“强项令乃如是耶!”雍正很快也听说了,感觉丢面,六百里加急召明慧回京,从此圈禁,读经反省。

龚鉴眼中的雍正时代,确乎史上少见,革故鼎新、改天换地、风云际会、大浪淘沙。百姓们也许能从“摊丁入亩”中稍稍感知气候的变化,但是读书人以及官绅们却从“火耗归公、官绅纳粮”中经受到强烈震撼,抉择是必须的。那些抵触、放纵、贬值乃至玩忽的种种逆时代之举,注定走不通。只有体悟大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兴废,才能安身立命、建功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上最荒淫的皇帝不是纣王和隋炀帝:而是明武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成长计划2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暴君,隋炀帝昏君

    中国历史上的商纣王和隋炀帝都是荒淫无道出了名的昏君。今天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两位仁兄,而是大明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大明最会闹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他执政期间,虽有抵御边寇之功,但是好色成性,荒淫无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第一,没有伦理道德、侵占下属怀孕

  • 晋朝阮籍为官时拆光衙门墙壁 或首创开放办公模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阮籍三哭,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才子,也是狂人,所谓的魏晋风度,和他有很大关系,或者说他是魏晋风度的代言人之一,也不为过。北宋的司马光似乎不太喜欢阮籍,在他的《资治通鉴》里批评了阮籍这一类人言必称老庄,故意装旷达,其实是在败坏时代风气,对社会没什么作用。阮籍真是没什么用的人吗?其实,是司马光不懂阮籍。阮籍的不用,不

  •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是怎么死的?李元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夏国灭亡的原因,西夏皇帝是谁,李元昊的儿子

    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是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11月10日-1048年1月19日在位),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所赐。李继迁孙,李德明长子,生母卫慕氏。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

  • 明成祖朱棣智勇有大略:刘伯温曾经预言他要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伯温碑文预言,刘伯温预言明朝多少年万子万孙,刘伯温预言明朝灭亡的一句话

    当让欧洲人为之惊叹的蒙古王朝带着昔日的辉煌走入历史后,1368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拉开了又一个大幕。在序幕中,勤政爱民的朱元璋师法汉唐,对百姓施以仁政,让饱受战火摧残的山河得到修复,而其后的明成祖朱棣,这位承天命再创中华文明辉煌的圣明君主,为后世留下不逊汉唐的大明,留下太多的惊叹,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再次

  •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是谁?是汉昭帝刘弗陵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之后的皇帝是汉昭帝刘弗陵,汉昭帝名刘弗陵,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出生于长安。西汉第八位皇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汉武帝幼子,母亲钩弋夫人。在位13年,公元前74年6月昭帝于未央宫暴病而死,享年仅21岁。葬于平陵,谥号孝昭皇帝。据说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大臣们都以为尧帝降

  • 汉武帝还做过这样一件好事 推动了史学的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搜求、收藏遗书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秦始皇“焚书”后还颁布了“挟(藏)书者族”的法令。古老悠久的中华文化的传承面临严重威胁。汉初开始搜求遗书,到汉武帝这一活动达到高潮,形成制度。《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并说,“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 慈禧太后的特别娱乐节目: “拖冰床”和“撒银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有一娱乐节目,挺特别的。天气冷的时候,等到中南海一结冰,最高兴的莫过于慈禧了。只不过,慈溪一高兴,底下的人就得发愁。众人知道,这老太后又要变着法儿,以损人为乐了。慈禧这娱乐节目,分为两段。前半段,是体验“飞”的感觉。所谓的“飞”,就是拖冰床。冬天结冰后,冰面异常光滑,慈禧和众多妃嫔、各府福晋

  • 刘恒是怎样登上皇位的?刘恒的皇后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恒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是很幸运的。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后,吕后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吕后共害死了四个。刘邦的大儿子刘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终。吕后最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在刘邦的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

  • 咸丰帝驾崩前十天是如何设计权力分配方案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死时31岁却子嗣不旺,当时只有一子,也就是慈禧生下的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所以载淳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咸丰当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的是,儿子载淳当时只有6岁,显然要到至少10年以后才能亲政。在这未来的10年中,如何才能保证大清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儿子手中,而不旁落他人呢?那么咸丰帝驾

  • 为何明孝宗朱佑樘被评为史上“最完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孝宗朱祐樘,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初三日出生,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病逝,在位共18年,年号弘治。其父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十分宠爱万贵妃,万贵妃无子,阴暗的报复心理使她开始残害每一个怀上龙种的嫔妃,朱祐樘的母亲纪淑妃就是这样被万贵妃迫害致死的,后来万贵妃还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