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二世胡亥的身上有哪些争议?后世如何评价他?

秦二世胡亥的身上有哪些争议?后世如何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858 更新时间:2023/12/13 18:32:37

胡亥,即秦二世,又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在位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历史评价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是因为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禁止臣下对君主议论评价,到了汉朝,随着治国思想由法家变成儒家,谥号和庙号也就出现了。

贾谊:“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司马相如:“二世持身不谨,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宗庙灭绝。”

司马迁:“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班固:“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

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首,岂可得哉!”

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

司马贞:“二世矫制,赵高是与。诈因指鹿,灾生噬虎。”

周昙:“鹿马何难辨是非,宁劳卜筮问安危。权臣为乱多如此,亡国时君不自知。”

胡曾:“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惟有渭川流不尽,至今犹绕望夷宫。”

人物争议

秦二世即位年龄有两种说法:

一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二”,即前230年出生。

二是《秦记》云“二世生十二年而立”,即前221年出生。

秦二世二十一岁即位说影响甚广,马非百、 王蘧常、 英国人杜德希 等均从此说,杜希德还明确考辨“他当时二十一岁,《史记》卷六的结尾误作十二岁”。

有关成语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陵寝墓地

胡亥即秦二世,据载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权臣赵高胁近秦二世自杀,以庶人仪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原坡地带,环境幽僻, 迥异于秦汉以来高峻宏伟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逊色。

整个陵园占地20余亩。正南是一座朱门红柱卷棚式三间进深的山门。门额正中高悬一块“秦二世皇帝陵园”的黑色金字大匾。穿过山门拾级而上,是一座秦代建筑风格的硬山式大殿。面积约184平方米的大殿内,陈列着“指鹿为马”的塑像群。2米多高的胡亥、赵高、子婴、阎乐等5个人的彩色立体像。

大殿的后面就是胡亥的陵墓,墓为土筑圆形,封土堆直径二十五米,高五米,直径25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宽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阴刻“秦二世皇帝陵”六个隶书大字,为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碑后阴刻《夜役说》,为生员周新命于嘉庆十年所书。 1956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书记载

胡亥没有单独的列传,他的记载司马迁分别记载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和《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中。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李斯列传涉及到了胡亥的内容。比如沙丘之变等历史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嫣被迫嫁给自己亲舅舅 至死都是处女的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慕容复,张嫣嫁给了周亚夫吗,周亚夫和张嫣在一起了吗

    深陷宫廷的女人要么拥有滔天权势,要么晚景凄凉抑郁而终,可是从来没有过一个女人年纪轻轻就当了太后,到死还是一个处女。张嫣,汉惠帝刘盈的小妻子。她是刘盈姐妹鲁元公主的女儿,刘盈的亲外甥女,吕后的亲外孙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吕太后做主让二十岁的刘盈迎娶了年仅十岁的小张嫣。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就埋葬了这个

  • 北齐开国皇帝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人随心所欲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齐皇帝都有精神病吗,北齐精神病,北齐皇帝和太后

    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自从干掉自己的大哥高澄之后,从装疯卖傻到精明强干,立马和变了一个人似的。他收拢大哥手中的权利,成为了东魏权相。东魏孝静帝本来还在高兴权臣死了,自己好日子来了,没想到高洋上位后直接把他推下了皇位。高洋建立了北齐,政事上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军事上亲征少数民族,突厥柔然称服。他还让上百民

  • 诸葛亮的偶像原来是“穿越者”管仲 他竟然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先见者,他们总是能引领一个时代。在现今看来,他们就像是个穿越者,因为他们做的事就像现代做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讲下最成功的穿越者!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怪咖。孔子对他又黑又粉,诸葛亮视他为终身偶像,但这个人年轻时却是一名十足贱男:混黑帮,收保护费,类似《古惑仔》里的“山鸡”。而且做公务员失败

  • 提兵三万天下无敌!中国古代第一名将应是孙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战争!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战争几乎从未中断过,战争是解决争议的极端形式,它不仅是双方实力的角逐,更是智慧的较量。古今中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名将有很多。但若就中国古代而言,谁能算是第一名将呢?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尉缭给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答案!尉缭是战国晚期的著名

  • 刘备摔阿斗的真正原因,:绝对只是为了收买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42回有这么一段话: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

  • 三国最具战略眼光的两个人:始终保持着良好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代,最具有战略眼光的有两个人:他们是诸葛亮和鲁肃。或许用兵打仗,很多人比他们强,但论及对当时“国际”战略格局的总体把握,则无出其右者。“借荆州”这件事,就充分体现了鲁肃的高明。赤壁之战后,在荆州暂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此时,孙刘联盟因为利益与立场的不同也开始出现裂痕。首先是对荆州所有权的争

  • 解密:曹操和刘备相比到底谁才是值得推崇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实力最强的时候,刘备最信任的人,刘邦能统一天下为什么刘备不能

    在看三国演义时,最为吸引我们的两个主角无疑是曹操和刘备,因为他两作为当时两大集团的首脑,真可谓是斗智斗勇,虽然对于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虽然刘备是最后的输家,可我有不同的看法。要是讲势力与战绩,那非曹操莫属,但要是讲到吸纳人才,我觉得刘备更胜一筹。虽然曹操的大帐里是猛将如云,谋士如海。再看看刘

  • 吕后是历史上最残忍的女人可却是最值得娶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虽说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皇帝,但奇怪的是至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立过皇后。所以第一位皇后的头衔就落在了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的头上。说起这位大姐,到今天也两千多年了,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在刘邦死后,她把刘邦的一个妾——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还放在厕所里面。觉得不够过瘾,还带自己的儿子去观赏。“彘”是猪的意

  • 被刘备抛弃的哪位手下后来成了曹魏的三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陈群出身名门,幼负才名,后与孔融相交,孔融素来高才倨傲,对陈群却极为敬重。孔融何等样人,由此可知陈群德才兼备(当然,绝对不是弥衡那一路,汗)。正史还有颇多事例,如后来皇女曹淑(?应该是吧)死去,皇帝异常哀痛,丧仪过奢不合礼制,他便上书劝谏,由此可见是正直敢言,极重礼法。其后他制定的九品中正制,也可见

  • 揭秘:赤壁之战唯一识破黄盖诈降的曹营将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他在赤壁之战中,一直劝曹操留意“连环锁船”、“东南风起”等事,防范吴军阴谋,可是曹操却认为毋须忧虑,不加提防;后来吴将黄盖诈降,讹称要亲驶粮船归顺时,亦是他最早悉破其船并非粮船,必然有诈。赤壁战后,他又在曹操危机时,在华容道中告诉曹操,让曹操用张辽和以前的事来感动关羽。曹操得知刘备占有荆州,心甚疑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