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后邓艾为何要擅自册封刘禅?真相是什么?

蜀汉灭亡后邓艾为何要擅自册封刘禅?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46 更新时间:2024/1/19 14:23:42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由此,在魏灭蜀之战中,钟会率领的是主力部分,而邓艾和诸葛绪都是率领偏师。

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钟会的10多万大军迟迟无法突破剑阁防线,而邓艾则另辟蹊径,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因此,虽然实现了消灭蜀汉的目标,可是钟会对邓艾还是心怀不满,乃至于选择向司马昭诬陷邓艾。值得注意的是,钟会等人对邓艾的指责,就包含了擅自册封刘禅等蜀汉降臣。那么,问题来了,邓艾灭蜀后擅自册封刘禅,是真的参照历史惯例,还是胆大妄为?

首先,蜀国灭亡后,钟会见邓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马昭诬告其谋反,说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经露出叛乱的苗头。于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将其送到。其中,钟会之所以指责邓艾“悖逆不道”,无疑和他册封刘禅等人存在直接的关系。

《三国志》中记载:(邓艾)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

在后主刘禅放弃抵抗之后,邓艾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除此之外,邓艾对蜀汉群臣,则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邓艾在没有请示司马昭的前提下,就对蜀汉降臣进行分封了。

当然,邓艾给出的理由是“辄依邓禹故事”,也即遵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对于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是新野(今河南新野)人,这和邓艾的出生地一样。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邓艾很可能是邓禹的后人。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邓禹作为刘秀的手下,曾率军进攻长安,为了迅速平定长安等地,邓禹临时以皇帝的命令(未经请示),派遣使者,任命隗嚣为西州大将军(见《资治通鉴》)。彼时,刘秀还没有平定中原,也即还是群雄逐鹿中原的局面,所以邓禹来不及请示,私自封赏隗嚣,确实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也没有引起刘秀的猜忌。在此基础上,邓禹在东汉建立后,得以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名。

不过,在笔者看来,邓艾消灭蜀汉时的情况,显然不同于邓禹当时的情形。公元263年,邓艾消灭蜀汉之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开始结束,也即天下实际上只有司马昭掌握的曹魏和东吴了。对于司马昭掌握的曹魏,本来就强于蜀汉、东吴之和,现在蜀汉已经被灭,余下的东吴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了。因此,在平定蜀地上,司马昭完全不用操之过急,也即可以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在此基础上,邓艾完全没有迫切册封刘禅等蜀汉降臣的必要。对于邓艾来说,当时有两个合理的方案,一是将刘禅等人送回曹魏都城洛阳,交给司马昭来处理,二是向司马昭请示,该如何册封刘禅等人。结果,邓艾偏偏选择了第三种方案,也即擅自封赏刘禅等蜀汉降臣,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司马昭的底线,引起了后者的疑虑乃至于猜忌。

最后,总的来说,东汉等于私自册封隗嚣,是因为当时群雄割据,形势非常复杂且变幻莫测,所以没有事先请示刘秀,就擅自决断了。当然,这确实符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不过,邓艾在消灭蜀汉后,已经是大局已定了,不仅外部的东吴难以构成威胁,蜀汉内部也已经让投降派占了上风,并且姜维等人能掌握的兵力,也完全比不上曹魏在蜀地的兵力。基于此,邓艾根本不应该擅自封赏刘禅等人,也即封赏刘禅等人,确实可以理解,但是“擅自”的前提,却暴露出邓艾灭蜀后的膨胀心理,也即这是胆大妄为的举动。

《三国志》中记载: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

在消灭蜀国后,邓艾深感骄傲,并且常常显示夸耀,引以为荣,不仅在蜀汉群臣中夸耀自己,还对姜维这样的老对手进行贬低。凡此种种,都是邓艾膨胀自大的体现,所以“有识者笑之”。因此,邓艾灭蜀后私自册封蜀汉降臣,号称是历史惯例,其实是强词夺理,也即其辩解并不被曹魏权臣司马昭所接受。对此,在笔者看来,邓艾应该也明白私自册封蜀汉降臣是不合规矩的行为,甚至会给他人攻击自己的口实,但是,因为仗着自己立下了大功,邓艾认为司马昭不会追求这些“细枝末节”。

在被监军卫瓘逮捕后,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居然到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不过,在笔者看来,如果邓艾真的了解白起的事迹,应该就不会犯擅自承制拜官的错误了。长平之战后,白起只不过称病不愿意领兵,加上几句牢骚和抱怨,就给了秦昭襄王赐死他的口实。这说明功高震主的武将,必须更加谨言慎行,否则就是惹祸上身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项羽和刘邦义结金兰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项羽和刘邦义结金兰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来说说结义。《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项王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于怀王,约为兄弟,吾翁

  • 和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和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在历史上有多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古代的名相,有一个词叫“房谋杜断”,说的就是唐太宗时期的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意思是房玄龄擅长谋划,而杜如晦擅长决断。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杜如晦。杜如晦是陕西西安人,家里世代为官,爷爷杜果是隋朝的工部尚书,父亲杜咤

  • 李世民将魏征的墓推倒,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将魏征的墓推倒,究竟是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名相魏征这两人绝对是君明臣直的典范,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离不开魏征的功劳,两人君臣关系也是传为了千古佳话,只是魏征死后李世民却把他的墓碑推倒,这却是为什么?被李世民喻为明得失之镜的魏征是从政敌那得来的魏

  • 唐朝大将李君羡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大将李君羡最后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君羡是唐朝将领,早年是李密部下,后来转投李渊。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在民间听到了一个说法叫“女主武王有天下”,这让李世民十分忌惮,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武王”是后来的武则天,但李世民并不清楚。他偶然间得知李君羡的小名叫“五娘子”,这

  • 当了22年皇帝朱棣都有没有诞生子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在1402年成为帝王的,1424年驾鹤西去。令人非常费解的是,在这二十二年的时间,朱棣竟然没有养育一儿半女。正常来说,作为一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怎么可能在成为帝王之后没有养育

  • 李渊当初拉李密入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当初拉李密入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李密带部队来到长安的那天,李渊率领百官前去迎接,场面显得很是壮观,也算是给足了李密面子。随后又举办了盛大的接风洗尘晚会,李渊在会上说了很多暖人心的话,把李密的几个亲信给感动得不得了。可是,当李渊把李密的军队全部消化在自己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动用了多少兵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动用了多少兵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玄武门之变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皇位斗争都是最激烈、最残酷的,特别是在嫡长子或者皇太子实力不济之时。唐太宗李世民排行第二,恰好也有这么一个大哥,是其皇位的最强竞争者。而其父亲唐高祖李渊呢,又是一个特别保守的人,一直认为嫡长子应

  • 咸丰皇帝一生最宠爱的妃子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皇帝一生最宠爱的妃子是哪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慈禧太后总吹自己是宫中第一美人,所有的妃子都嫉妒她,可是看她晚年的相片,青年时期也不会有多美,咸丰皇帝的后宫第一美人应该是丽妃,丽妃的封号就是“丽”,说明咸丰皇帝认为她很美丽。丽妃姓他他拉氏,生于1837年,出身于满八旗正红旗

  • 汉末三国时期担任过益州牧这一官职的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州牧是中国古代汉代至宋代的官名。汉武帝在位时,分天下为十三个州,每个州设立一位刺史。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汉灵帝时,也即东汉末年,为了平定黄

  •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真的不问政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真的不问政事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话说很多人以为慈禧太后是咸丰皇帝的原配妻子,然而咸丰帝的皇后另有其人。咸丰帝总共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咸丰的发妻,此女在咸丰帝还未登基前就逝世了,是被追封为孝德显皇后的。而另一位是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她还有个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