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为何自命“祖龙”?秦始皇做了多少年皇帝

秦始皇为何自命“祖龙”?秦始皇做了多少年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31 更新时间:2024/1/4 11:31:38

大秦帝国“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缘于秦始皇自命“祖龙”。

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政。

秦始皇当年自命“祖龙”却是大有玄机所在,其意图则是为继承大统戴上一顶“君权神授”的帽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载: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曾宣扬“五德终始说”,其核心思想即“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苦兹”。邹衍提出做天子者必须具备“五德”中的一德,当此德衰落时,便会有“五德”中的另一德取而代之。

“五德”源于远古先民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在邹衍的这一学说中,周王朝被视为拥有“火德”,故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推理,取代周王朝“火德”的应该是“水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如获至宝似地采用“五德终始说”,大肆宣扬秦取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于天”。其用心无疑是为改朝换代寻找一个“理论依据”,使之成为秦王朝统治百姓、巩固政权的思想工具。

但是,按照邹衍“符应苦兹”的说法,“五德”间的取代还应该有“符应”出现,而秦一统全国时却并不见特别的“符应”征兆。

于是便有御用文人顺着秦始皇的意愿,挖空心思地弄出一个“符应”:五百年前秦文公外出狩猎时,曾获得一条“黑龙”,“黑龙”代表阴柔,象征“水”,说明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符应”——秦必然取代周。

秦始皇听后欣喜若狂,于是便信手拈来那条祖先捕获的“黑龙”,开始自命为“祖龙”,并根据“五德”说“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史记·封禅书》)。

这些制度明显带有“黑龙”、“五德”的神秘色彩,让百姓们对秦王朝产生一种神秘感。

在秦朝,代表那“黑龙”(祖龙)水德的黑色与六之数,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随处可见。

秦朝尚黑。五行的颜色是土德尚黄,火德尚赤,金德尚白,水德尚黑,木德尚青。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始皇便规定秦德为水,色尚黑,“衣服旄旋节旗皆上黑”。

秦朝崇六。古代龙传说中龙的第六子“性好水”,黑龙正是“龙老六”,于是“度以六为名”,“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车舆六尺,六尺为步,一乘六马。

有关秦始皇的“祖龙”之称,还见诸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然而,历史的诡谲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祖龙”始皇帝精心打造的“水德”王朝,最终的灭亡却与一场大雨灾直接相关联。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山东、安徽等地久雨成灾,饿殍遍野。前往渔阳守边的陈胜吴广等农民壮丁,在蕲县大泽乡遇大暴雨而无法继续行进。按秦律按期未到便是死罪,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便在洪水滔滔的大泽乡爆发。

时隔三年,秦王朝灭亡。

秦始皇的“符应”——黑龙(祖龙)、水德,其“终始”着实耐人寻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历史上手段最狠的反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大家出了个题目:元朝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将诞生的新王朝当务之急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高参刘基首先进言:“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政。”朱元璋感到言之有理,也深感大明朝的当务之急,应是制定法律,以法治国。根据朱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该有何伟大壮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魏孝文帝拓跋宏,即拓跋宏,亦即元宏,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五岁即位,聪慧机敏。在他亲政以后,为了巩固北魏封建国家,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魏孝文帝推行文治,在亲政之初,即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三年一考,经三考,“升贤明有绩者,退庸劣无功者”。他

  • 乾隆为何爱写诗?乾隆一生共写了多少首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一说39340首,一说43000首。这两个数字,无论是哪个对,均比史上高产诗人之亚军陆游的诗歌总量高出许多来,所以说,乾隆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写诗高产冠军,且遥遥领先于亚军。《全唐诗》里所有诗人的诗加起来,也没有乾隆皇帝一个人写得多。如此惊人的产量,使乾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被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他使一个国家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他使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他令世界各国纷纷前来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可谓万国来朝,德化远播。他铸造的强盛国力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使一个民族赢得了外族空前绝后的尊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武全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生于贵族世家,18岁随父

  •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怎样打下秦朝的千秋基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他顺应时代潮流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群雄割据局面,他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统一,他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他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制时代,他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的创建者,他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嬴政。嬴政出生于赵国,10岁时历尽磨难从赵国逃回秦国,13岁即秦国王位,22岁废权臣,独

  •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都做过哪些伟大的创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他使一个民族绝处逢生,他使一个文明得以延续,他使一个不再是国家的国家奇迹般的再次统一,他为一个民族的盛世打下根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帝王–隋文帝杨坚。汉朝灭亡后,年轻的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撕杀战乱之中。到东晋时,经过漫长战乱的汉族已经消沉,在中国大地上占统治地位的已不是汉人,而是被汉人称之

  • 汉高祖刘邦马上争天下 马下又是怎样治理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之后,刘邦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儒生,诏令天下,广泛求求贤。在政治上,刘邦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同时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刘邦攻入咸阳之时,便立即废除秦朝的苛法。与民约法三章,封存府库,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在平定天下后,刘邦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 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是怎样巩固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也没有敢对自己的皇位掉以轻心。他在设盛宴招待英布等大臣时,曾经对在场的父亲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个不干活不读书的无赖,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不过在享受的同时他也采取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第一个让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

  • 刘邦是怎样建立汉朝迁都长安的?又怎样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公元前202年的正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

  • 清代廉吏陈璸与康熙帝“斗法” 积极提倡禁火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成见,莫过难以相处,大不了不往来;如果一个领导对下属产生了成见,怕是就不妙了,事关前程饭碗呀。清代湖南巡抚陈璸,曾遭遇更为严重的问题——被皇帝用有色眼镜瞧了。陈璸,字文焕,广东雷州人,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背景关系,八股文做得也不咋地。康熙三十三年中了进士后,在京城等待分配,花儿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