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父子九登科,三公二宰相,清朝哪户人家这么牛?

父子九登科,三公二宰相,清朝哪户人家这么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18 更新时间:2024/2/14 1:23:41

父子九登科,三公二宰相,清朝哪户人家这么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常常都说“富不过三代”,此话是由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演变而来的,完整句子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事实上,大部分情况的确如此。这个“富”不一定指的是钱财,也可能是功名。要说古代父子两代都做官的那实在不少,祖孙三代都做官的还是有。但要放眼整个封建社会,这种比例就很小了。

今天,我们就要说这么一家人,他们不仅仅是祖孙三代为官,而且整个家族都堪称“科举之家”。据统计,这家人中举人的有35人,中进士的有11人。其中有7人官阶二品以上,大学士还有2人。因此,时人便称其家族“父子九登科,三公二宰相”。

一看到“大学士”,大家不难猜出这家人出于明清时期,实则今天我们说的这家人来自清朝,那么这是清朝哪户人家呢?或许有人已经猜出来了,而有人则会说:“别卖关子了,赶快说吧!”

其实,今天要说的,正是刘家,即刘统勋和刘墉父子的家族。

顺治九年,山东诸城有个叫刘必显的人,因考中进士从而入仕。刘必显历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奉直大夫、户部广西司员外郎等职。此人为官清廉,尽职尽责,于康熙三十一年去世,享年93岁。他,便是刘统勋的祖父。

刘家也是从刘必显这里开始,在清朝接连出现七品以上官员73位,小至知县、知府,大到尚书、大学士。而刘家最显赫的时期,便是在康、雍、乾三朝。

首先是刘必显的儿子刘,也就是刘统勋的父亲。他于康熙二十四年入仕,历任长沙知县、宁羌知州、宁夏中路同知、四川布政使等职。刘桀博学多才,为官清廉,当初他的母亲去世,身为四品官的他,竟没有盘缠回家奔丧。后来还是靠变卖田产,才得以回家为母奔丧。刘桀一生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最终过劳而死,享年62岁。

其次就是刘统勋本人了。刘桀一共10个儿子,其中就有8个考中举人,3个考中进士。不过要说儿子中最有出息的,无疑就是刘统勋了。刘统勋是雍正二年的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东宫詹事、刑部侍郎、左都御史、漕运总督、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吏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等职位,足见其受器重程度。

刘统勋于康熙年间入仕,最终于乾隆三十八年去世,可见他历仕三朝,而且是清朝最鼎盛的三朝。能够在康、雍、乾三朝都深受皇帝重用,就足以证明刘统勋的能力。

实际上,刘统勋的确有不凡之才。他为官期间处理水患、河道问题长达30余年。除此之外,他还不忘惩治贪官污吏,同时兴利除弊,可谓治世能臣。刘统勋身居高位,却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他将俸禄大部分都分给穷苦百姓。

后来他去世,乾隆想亲自到府上吊唁,没想到堂堂大学士家的大门,却连乾隆的轿子都过不了。回宫后,乾隆想到这里忍不住哭了,对着群臣说:“朕失一股肱!”继而又说:“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因此,刘统勋去世后,乾隆给了他文官的最高谥号“文正”。

最后要说的,便是刘统勋的儿子刘墉。相信大家对他都很熟悉,因为都听说过“宰相刘罗锅”。虽然刘墉的名气比父亲大,但实际上的功绩却不如父亲。不过,刘墉也秉承着家族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做官宗旨,在乾隆至嘉庆两朝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

刘墉在书法上的造诣很高,加上他在清朝官至大学士,所以有着“浓墨宰相”之称。刘墉去世后,谥号为“文恭”,这也间接说明,他的实际功绩与父亲刘统勋有距离。

刘家在清朝极为显赫,他们之所以能够始终得到皇帝信任,凭借的已不仅仅是学问,更重要的是人品。刘家人在做人方面正直,在为官方面清廉,在做臣子时忠心。这些品质加起来,使得刘家不仅受皇帝重用,也受百姓爱戴。这也正是刘氏家族一直向后人灌输的做人理念:“一曰德行,二曰学问,三曰功业。”

刘家自刘必显之后,可谓人才辈出,堪称“清朝山东第一高门第”。有人还特地写了一首诗来颂扬刘氏家族,便是《颂刘墉世家》:“刘墉故里逄戈庄,簪缨世家出农乡。诗书继世建伟业,代有贤达振家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太宗时期的科举制都做出了哪些改革?有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完善科举制的表现,科举制度始于,宋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非常注重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因素,这也反映出士族们控制选举的野心。隋炀帝之前都是靠世袭制选拔人才,这种制度非常不利于选拔真正有

  • 清朝皇帝驾崩,那时候的丧礼是怎样的一个流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下级见上级需要下跪吗,清朝皇帝葬礼全过程,于谦在明朝期间的皇帝是谁

    清朝皇帝驾崩,那时候的丧礼是怎样的一个流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有一个人的生死,直接关系到全天下人,这个人就是皇帝。皇帝的死称之为“驾崩”,如果他生前是一位暴君,那么他一死将会是普天同庆。如果他生前是一位明君,那么他的死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大家也都会怀念他

  • 为了杜绝宦官干政,乾隆下了什么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是什么意思,乾隆推翻雍正新政,宦官相公

    为了杜绝宦官干政,乾隆下了什么命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的衰弱甚至是灭亡,与多次出现的宦官干政脱不了干系。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吸取明朝教训,便特别重视对宦官权力的控制。顺治十年,顺治帝颁布上谕:“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

  •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竟写了四千余字悼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董鄂妃简介,思悼世子妻子为什么揭发他,乾清宫里顺治写的那四个大字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竟写了四千余字悼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董鄂妃,已经出了不少影视剧,正因如此,使得她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印象,大多数人也为她与顺治之间的爱情所动容。尤其是《孝庄秘史》中,演员舒畅所饰演的董鄂妃,那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啊!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父亲鄂硕是正白旗

  • 周厉王姬胡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后世是什么意思,周武王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特点,楚王对毛遂态度变化

    姬胡,即周厉王,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878年—公元前841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

  • 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为什么会被朱瞻基藏在宫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祁钰和朱祁镇关系好不好,明朝朱祁钰的杭皇后,孙若微被朱瞻基强了

    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为什么会被朱瞻基藏在宫外?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都知道明宣宗朱瞻基就两个儿子,而且两个儿子都当过皇帝,这在明朝历史上相当特殊。朱瞻基登基前,没有人为他生下儿子,只有嫡妻胡善祥(时为皇太孙妃)生了两个女儿,孙氏(时为皇太孙嫔)为她生了一个女儿。直到宣德二年,已是贵

  • 周厉王姬胡:西周第十位君主,是个暴虐成性、贪图财利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厉王典故,胡什么姬花生油,周厉王真实历史

    姬胡,即周厉王,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878年—公元前841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

  • 周夷王姬燮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宣王的简介,周夷王在位时间,楚王对毛遂态度变化

    姬燮(xiè),即周夷王,姬姓,名燮,周共王姬繄扈之孙,周懿王姬囏之子,周孝王姬辟方侄孙,西周第九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885年-公元前878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夷王在位时期,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因此诸侯有的不来朝贡,而且互相攻伐。

  • 周夷王姬燮:西周第九位君主,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周哀王,西周的贤臣,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姬燮(xiè),即周夷王,姬姓,名燮,周共王姬繄扈之孙,周懿王姬囏之子,周孝王姬辟方侄孙,西周第九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885年-公元前878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夷王在位时期,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因此诸侯有的不来朝贡,而且互相攻伐。

  • 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户政窗口多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推进思政课改革措施,周天子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姬辟方,即周孝王,姬姓,名辟方,周穆王姬满之子,周共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之叔父,西周第八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892年—公元前886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懿王死后,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姬燮懦弱无能,姬辟方乘机夺取王位,是为周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