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武则天的一生为何会改了32个年号?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武则天的一生为何会改了32个年号?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95 更新时间:2023/12/4 20:50:14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武则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什么叫人性的复杂。

用传统的观念和普通的词语,根本就无法形容武则天,武则天身上充满了许多矛盾,如果仅仅看其中一面,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是天使还是魔鬼,是圣君还是庸才,这些都能从武则天身上找到证据,作为话题度最高的皇帝,我们来看看在武则天身上到底集中了哪些不同的特质,只有全面了解了这些矛盾的特质,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个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提起武则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无字碑,乾陵在中国的皇帝墓葬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里埋葬了两位皇帝。

一个是李治,一个是武则天,李治的碑文非常清晰明了,是武则天为他撰写的《述圣记》,记述了高宗的丰功伟业。

另一个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千载空悠悠,什么都没有,任凭后人说,有的说是武则天觉得自己太伟大了,伟大到根本不足以用文字来表达。

也有的说,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实在是罪孽深重,不知道怎么写,流传最广的是,武则天认为自己这一生实在是难以评价,立个无字碑,默默无声最好,因为作为整治家的武则天,很清楚不管你碑文上写什么,后人都可能去改变它。

但事实上,以上这些说法,没有一种是对的,不管有多少种关于无字碑的浪漫说法,本质上都跟武则天没有关系,不敢没有关系,甚至有点尴尬。

武则天是个敢于开创历史的人,她一生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第一次,包括这个立碑,此前的皇帝死后,是不立碑文的。

因为皇帝的功劳实在太大,没法用文字写出来,但武则天打破了这个传统,他老公李治的陵前就立了碑,还写了洋洋洒洒的碑文,而从此立碑文就成了新的传统。

而武则天自从神龙政变下台之后,李显对她还是非常恭敬的,她死后力排众议重新打开高宗的陵寝,让武则天和高宗合葬。

墓葬弄好了,石碑也弄好了,但一时间争议比较大,碑文暂时还没写,结果自从李显继位之后,各种麻烦就被断过,而且李显本人,也是极有可能被女儿和老婆联合毒死的。

从神龙元年(705年)到先天元年(712年),也就是武则天去世前后的八年时间里,唐朝中央一共发生了7次政变。

皇帝换了好几个,从武则天到中宗李显,再殇帝李重茂,然后是睿宗李旦,最后才稳定到玄宗李隆基,中间还夹杂着女性当权弄权,各个派系对武则天的评价也是差距比较大。

光是武则天的称号就一直在换,先是则天大圣皇帝,然后是则天大圣皇后、天后、大圣天后、天后圣帝、圣后,几乎是换个当权者就换个称号。

最后直到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才最终改成了则天顺圣皇后,而这里面似乎只有则天两个字是经常出现的,而此时距离武则天去世已经四十多年了,最终立在乾陵的碑上,再也没有去刻文字。

可以说,无字碑的产生,跟武则天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这种浪漫的猜测,本质也符合武则天的一生,最终落个无字碑,也非常符合武则天的特点,因为你无论写什么,都能找到相反的例子,一旦有人觉得你说的不对,这碑被人砸了都有可能。

武则天身上相互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三大矛盾迷雾环绕

武则天的一生,之所以难以评价,不仅仅是因为她女性的特殊身份,而在于她的一生,有着非常复杂的多面性,下面归纳出关于武则天的三大矛盾。

一 武则天的治国能力

武则天作为长期执掌大唐帝国的人,评价她的第一标准,肯定是治国能力,她的治国能力到底怎么样,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唐会要》对户口数的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当皇后的前两年,全国共有三百八十万户。

等到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户数已经增加到六百一十五万户,五十三年之间户数增长了近一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这对于古代政治来说,人口的增长是最直观的,也是治理水平的核心反映,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则天的治国水平,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那都是能数得上的人物,绝不是平庸之辈。

不管你从哪个方向上攻击武则天,这个人口数据,就明明白白摆在这里,她的行政水平,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但奇怪的是,武则天当政时期,逃户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唐朝原来的土地制度开始瓦解,租庸调的税收制度开始无法支撑唐朝经济,并最终导致了唐玄宗时期两税制的改革。

中国历来都是安土重迁,逃户增多,只能说明人们实在活不下去才逃亡,这往往是统治非常糟糕的时期,才会发生的事情,在武则天统治的时代,会发生这种事情,实在让人费解。

二 天使还是魔鬼

武则天时代,有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打破了旧的用人体制,建立了许多新的用人制度,比如说大力推行科举,就是武则天时代确立起来的。

武则天时代,任用了大量有才能的人,让唐朝经济得到了发展,人员阶层流通得到加强,如果没有武则天对旧贵族的打压,中国很可能会退回到门阀政治。

正是武则天不遗余力地推行新的人才选拔制度,注重从平民中选拔人才,才让中国从贵族制社会,逐步演变到从宋代开始的平民社会。

武则天对对人才是非常重视的,比如对待狄仁杰,那真的是礼遇有加,说看到狄仁杰下跪,都说自己于心不忍。

玄宗的著名宰相像姚崇、宋璟、张说等人都是武则天赏识提拔起来的,为玄宗朝的开元盛世,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但与此同时,武则天时代的酷吏政治,又是非常黑暗和血腥的。

即便是放到整个中国古代,武则天时代的酷吏政治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周兴来俊臣都是非常出名的酷吏,甚至还专门编写了一本罗织经,专门讲如何用残酷的刑罚对打官员,最终让他们招供,所谓罗织经也是明目张胆的用了,罗织罪名的罗织,这一段血腥统治,是无论如何都武则天最大的黑点,严重破坏的官场环境恶化了君臣关系。

三 推崇文学,尚武精神逐步丢失

武则天时代,大力推崇文学,在他统治时期,唐代的律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终才能在后来产生了杜甫这样伟大的律诗宗主。

尤其是到了往年,武则天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对文学的赞赏方面,有个故事很能说明当时的盛况,这就是龙门赋诗夺锦袍的故事。

当年武则天在巡幸龙门,一时兴起命大家作诗,一个叫东方虬的人,抢先把诗文拿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看后大加赞赏,当中给他披上锦袍,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高级的时装。

不一会,大诗人宋之问也把诗呈给武则天,结果武则天一看就比刚才的好,武则天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的人,众目睽睽之下,亲手拿回锦袍,披在了宋之问的身上。

这种对文学重视的风气,固然让唐诗走向了辉煌,但是过于重视文学,也让唐朝的尚武精神慢慢丧失,到了唐玄宗时代,就连小孩都以不通文墨不会写诗背诗为耻了,整个社会风气,开始朝着重文的方向发展,汉族将领越来越少,胡人将领进一步崛起。

可以说,武则天身上众多的谜团,都让我们很难用简单的词语,来总结武则天,她的每一步光辉,似乎都伴随着一些阴暗,每一个生机的背后,都隐含着杀戮。

这些所有的复杂矛盾,最终都指向一个根本原因。

武则天所有的纠结于矛盾,似乎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她是一个女人,是的,也许答案就是这么简单。

在那个男人拥有绝对地位和权威的时代,武则天一个女人,想要做皇帝,想要让一切都不一样,她要做实在太多了,但最终她依然是无力的,哪怕她能战胜所有人,也无法战胜长久以来的男权习惯,传位给孩子,也就是李唐,就是习惯使然,因为没有人会祭祀自己的姑姑,同样所有人都会祭祀自己的母亲。

而只要传位给儿子,就意味着她奋斗一生的武周政权,一代而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就是亡国之君。

但没有办法,这种焦虑,伴随了武则天一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武则天一生一共用了32个年号,她一直在试图,从上天那里得到自己合法性的证明,但可惜的是,到死她依然在焦虑中度过。

但幸运的是,武则天不敢敢于开创未来,更能认清形势,最后决定以高宗妻子的身份,回归李唐,也确保了她死后的安定,这也许是她最好的结局,毕竟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女人当过皇帝,那些男性皇帝们,对于这个“怪胎”心理肯定是排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你知道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朝,皇位的移交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几乎每当一个新皇帝继承王位时,都会有对与错,而道光的继承也不例外。当时,嘉庆在承德避暑山庄中突然去世。承德、北京两地慌作一团。然而,令满族和汉代的臣臣和皇室更加焦虑的是,原本应该放在乾清宫正

  • 马超唯一害怕的对手,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唯一害怕的对手,你知道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里面这么多的武将,但对于力量深度刻画的人并不多。根据《三国演义》原著的说法,有一次曹操亲自带兵去汝南、颍川讨伐黄巾军。原因是曹操军的粮食供应不足,荀彧就对曹操说:“不如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

  • 乾隆在金川之战中连斩朝廷重臣,背后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在金川之战中连斩朝廷重臣,背后原因是?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小金川之战可以说是清朝乾隆时期打的最艰难的战争,为了平定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大小金川,清朝前后投入近60万人马、7000万两白银军费。这这其间清朝损兵折将、多次更换主帅,多位朝廷重臣获罪被杀,而这其中官职最高的

  • 解密:在宋朝当个武将有多憋屈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解密:在宋朝当个武将有多憋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壬戌科举放榜,当所有人的都为状元郎黄裳领衔的445个新科进士所折服时,著名文学家曾巩却注意到了一个人才。这人叫何去非,他曾六次科举失败,最终以特奏名方式中式。所谓特奏名,指的是宋朝一种特殊科举,是为

  • 董卓的死讯一经传出,天下百姓有多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的死讯一经传出,天下百姓有多高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董卓本是一个小官吏的儿子,由于“粗猛有谋”,在镇压羌人的起义中,不断得到升迁,及至汉灵帝末年,董卓已经成为了掌控西北一方的大军阀。他的野心自然也不断随之膨胀。后来,大将军何进召天下猛将豪杰云集京城洛阳,向何太后

  • 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有多宽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有多宽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太祖赵匡胤的小舅子王继勋,是个生性凶残的吃人狂魔,以残杀奴婢,食用其肉为乐。一日天降大雨,围墙崩塌,众奴婢群奔而出,到皇宫门前诉冤,举朝哗然,赵匡胤却念及亲戚私情,仅仅将其削官流放,不久又让他去西京洛阳为官。王继勋愈发肆意妄为

  • 皇太极向提出崇祯议和,他为什么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向提出崇祯议和,他为什么拒绝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642年,内忧外患,明朝局势岌岌可危。此时满清提出议和,而崇祯听到虽有怀疑,但是机不可失,依然让兵部尚书陈新甲派出使者去与满清谈判。满清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皇太极也亲自迎接使团,大家一定很奇怪,明明满清追着大明打,为什

  • 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怎么样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近几年,清宫剧非常受观众们欢迎,尤其是女性观众,看后宫皇后和众多妃嫔们为了争夺利益和皇帝的宠爱而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着实有意思。在清宫剧中,后宫的斗争激烈程度丝毫不比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差,也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宫斗

  • 令妃的两个女儿,为何地位封号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令妃的两个女儿,为何地位封号不一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令妃即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是乾隆中期最宠爱的妃嫔。她本是卑微的辛者库人,小选入宫为宫女,因为美丽温顺被乾隆看上,命令孝贤皇后亲自教导她宫廷礼仪,初封为贵人,不久为令嫔,“令”是美好的意思。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因为带病

  • 胡亥:一生都在享乐中度过,他是如何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胡亥,即秦二世,秦朝第二任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愚蠢至极荒淫无道的人在命运的捉弄下登上了帝位,欢天喜地的做一个傀儡肆意享受这生活,最后也理所当然的被逼自刎而死,导致秦王朝的灭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纨绔子弟胸无大志赢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