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苦命商贩到开国皇帝:刘备到底是靠什么发迹的

从苦命商贩到开国皇帝:刘备到底是靠什么发迹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5 更新时间:2023/12/16 3:53:11

三国时期,蜀汉王朝的创建者刘备在未发迹之前,绝对是一个苦命人。他幼年丧父,和母亲靠织席卖鞋维持生计。此时的他在政治上是乞丐,经济上是穷光蛋,职业上是织席贩履的小商贩,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打出了三分之一的天下,成为万人敬仰的开国皇帝,靠的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网络没有发达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得力于军师诸葛亮的辅佐,但也有人觉得刘备在孔明未来之前就已经慢工出细活,完成了初始发迹。孔明也是看好刘备打下的天、地、人基础才愿意出山的。那么在刘玄德“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具下深藏着怎样玄之又玄的秘笈呢?

首先刘备自省出刘家衰败的内在原因是只剩下“仁”了,并且还是怕阉人、怕老婆、怕舅子的虚仁。然而,无论守天下还是打天下都不能缺少实仁、实义和实勇,当初刘邦刘秀就是三者兼顾才得以成功。刘备自信自己从中山靖王那里承袭的“仁”还是蛮货真价实的,只是缺乏“义”和“勇”,所以他就拉了关羽和张飞结拜“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异姓兄弟。——这便是他的第一高:民主开放,吸收外姓新鲜血液,打造强大人和。

接着他又使出第二高:千里马找伯乐,主动求发展。三兄弟的结义尽管声势浩大,却只在民间有些影响,上流社会并没人理睬,比如十八路诸候盟主袁绍就不认识他。刘备很善于寻找机会,很快即贴到了其中一位出身同样低微的新贵——曹操,便若即若离总在他跟前晃悠、露才。曹操作为彼时最具夺天下志向和能力的实干家,对仁、义、勇的真功夫当然是惺惺相惜。果然他就向袁绍举荐了刘备。

此后,曹操原本只是想继续利用他们仨为自己打天下,没料到却帮刘备炒作了一把,声名鹊起。例如,他先是给刘备机会,让汉献帝拿着家谱证实了其皇叔身份。——天时得以确立。后来又给了关羽机会,让他诛斩颜良、文丑,还放他千里走单骑寻哥。其间关羽是既表现了自己的义和勇,也反衬了刘备、张飞的仁义。——人和得以巩固。

再来看看刘备初期四处打游击,究竟是要干什么?真像他自己说的老之将至、毫无作为吗?非也!他是一天天向着目标迈进。这便是他的第三高:先从曹操这里赚到无形资产,再到刘表那里换取有形资产。或者也可以说是曹操、刘表双轴心战略。他之所以不先投靠刘表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位“表”哥重名不重实的本质,去了必吃闭门羹。譬如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保刘协时,刘表就袖手旁观(惟有想从孙坚手中抢夺皇帝玉玺时表现积极)。祢衡这样的高人都曾被他借刀所杀。刘表只要还稍有保家之力是不会容别人插足的。

所以,刘备流浪时实际一点功夫也没耽误,工作效率极高,既为自己养肥了一个汉贼靶子、新一代的王莽,还攒到了刘表看重的仁、义、勇名声,等到了荆州需要人保卫的衰败时机。此刻再去投奔无疑是一蹴而就。在刘表看来,刘备如今已是皇上都拜倒的皇叔,是异姓老弟都千里追寻的仁兄,是曹操都惧怕三分的刘家骄子,理所应当待其为上宾了。于是“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

尽管刘备后来又被蔡瑁扫地出门,但他从刘表那里得到的新野和江夏还是帮了他的大忙。别小看了这两处,那是整个徐州、豫州都比不上的战略要地,也是从曹操那里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实惠。刘备很清楚,曹操能给他名、给他钱,给他五万兵马,但不会给他地盘,即使徐州和豫州也不愿意。为了不让曹操疑心,刘备便一次又一次主动放弃根据地,四处奔波。惟有在得到刘表的新野、江夏之后,就再也不撒手了。——优质地利。江夏也成了赤壁大战撼倒曹操的支点。

刘备的“三高”策略和行动证明,他的确算得上是刘家的超人,具备篡夺东汉政权的能力和资格,将刘协、刘表和刘璋一一取代属于合理禅让、优胜劣汰。(他之所以给自己和儿子取名备、禅大约也是这种用意。)

然而刘备令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大义灭亲之后,刘家的整体势力也随之消弱了,自己又不具备只手补天之才,为了抗衡曹操、孙权,不仅要向外姓借“义”和“勇”,还要求助于“智”者徐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人的手足勉强可以移植,思维器官就不好移植了。试想,在家天下的社会里,他姓之人会心甘情愿捐献么?移植之后自己能完全驾驭么?刘备也终因亲疏矛盾无法调和而“中道崩殂”,没能效仿刘秀中兴汉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具战略眼光的两个人:做了何事把曹操吓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诸葛亮和曹真打输了几次,人为什么要有战略眼光

    在三国时代,最具有战略眼光的有两个人:他们是诸葛亮和鲁肃。或许用兵打仗,很多人比他们强,但论及对当时“国际”战略格局的总体把握,则无出其右者。“借荆州”这件事,就充分体现了鲁肃的高明。赤壁之战后,在荆州暂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此时,孙刘联盟因为利益与立场的不同也开始出现裂痕。首先是对荆州所有权的争

  • 揭开项羽乌江自刎原因:不想让战争害死更多民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中国,由于王朝更替,江山易帜,导致连年战乱,饿殍遍野,曹操笔下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并非文学虚构。改朝换代如此,同室操戈亦如此。朱明叔侄的削藩靖难,也曾演出过一幕“青磷白骨,怵惊心目”的历史悲剧。前不久,笔者翻阅一本咏史诗集,在“楚汉风云”一节,对项羽不乏弹赞叹惋者,甚至虞姬和乌骓马也成了

  • 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刘备待人之道到底有多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那么,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这顶桂冠无疑应属于三国时期曾经十易其主的刘备,他是一位羽翼未丰时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便一飞冲天的绝世高手。现在商界盛行的什么“借鸡生蛋”、“借船出海”

  • 三国最被忽视英雄:为何说刘备是三国里的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满目可见“刘备虚伪”,“就知道哭”等等话语,感觉有必要进行一番普及教育。现流行翻案,俺也来翻一把。不过不是流行的贬刘挺曹潮流,是挺刘的。就认为刘备是“伪君子”的可以直接关闭页面。“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由于“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所以以下也称

  • 揭秘:大清朝雍正皇帝为何提前为自己安排殉葬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做皇子时,身体一直不错。可是,他即位后,朝乾夕惕,日夜操劳,身体受到影响。雍正七年冬天,他却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就见了阎王。什么病呢?档案并没有说明,只是说很严重。但是,从一些记载中,也看出了一些端倪。有书说他的病症是:饮食不定、睡眠失常、阵发寒热。而且,他的下颌居然出现了好多小疙瘩,这究竟是什

  • 古今帝王之最: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会玩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大一统。踌躇满志的他开始醉心于酒色,在关中,他的离宫有三百所,关外的更多,有四百所。这些离宫内,“皆有钟磬、帷帐,妇人倡优”,共计“数巨万”人。这些妙龄女子,不但每天要为秦始皇歌舞弹唱,还要随时供他淫乐。有了前人做榜样,到了汉武帝做皇帝,自然也不甘示弱。当时他宫中有美女1

  • 三国的赵子龙到底是一代武神还是最牛的保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勇哥读史工作室签约作家泥文独家供稿,请勿转载】一部《武神赵子龙》电视剧将赵云完全神化了,但不管如何神化,他都不能逃脱他的保镖命运。在汉朝末年,我们都知道是一个枭雄四起,军阀混战的年代。对于千疮百孔的江山,谁都想分一杯羹。在那个有武力和权力就有可能拥有一切的年代,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谁都想向权

  • 揭秘:清朝顺治帝为何认为做皇帝还不如出家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很不幸,本来他就身体脆弱,骨瘦如柴,偏偏又染上了可怕的天花。他自知抵不过这场灾难,于是,他开始安排后事。临死之前,顺治帝做了三件事。一是圆梦。顺治帝最大的憾事就是出家未成,原因就是自己的母后极力反对。眼看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顺治帝决心圆了这个梦。于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他去

  • 大宋功夫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铁头功飞马撞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帝王出世多有许多神奇之处,伟大的宋太祖赵匡胤自然也不例外。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晚上,赵匡胤在洛阳夹马营家属楼出生。出生时据说红光摇曳,满街飘香。许多人以为着火了,提着捅,端着盆来救火。赶到赵家门口,才听说是老赵家生了娃。小婴儿全身金色,持续三天才逐渐退去。街坊就称呼赵匡胤为“香

  • 揭秘:特务之王朱元璋一生培养了不少杰出特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特务盛世”,一个是那武则天的大周,另一个就是朱元璋的大明洪武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特务生逢其时,全国处处都有皇帝眼线。朱元璋情报工作无孔不入。其情报工作细到了什么程度?这段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朱元璋手下有个叫宋濂的大臣,从朱元璋起兵时就跟着朱元璋,建国后被委以重任,被朱元璋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