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皇帝是怎样微服出巡的?康熙出巡简介

康熙皇帝是怎样微服出巡的?康熙出巡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10 更新时间:2023/12/27 5:52:08

康熙皇帝认为:“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屋丰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同时他为了减轻巡幸沿途百姓的负担,经蠲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如第二次南巡,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粱芦课、米麦豆杂税二百二十万概与蠲除。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第三次南巡,看见淮扬一路既困潦灾,所过州县耕获、市场不及以前二十三年(1684)、二十八年(1689)第一、二次南巡时,认为:“此皆由地方有司奉行不善,不能使实惠及民”,因此“亟思拯恤,截留漕粮,宽免积欠”。采取切实措施减轻百姓负担。他也认识到,蠲免钱粮原为百姓小民,然而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所获甚微,无田穷民未必均沾实惠,约计人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余皆赁地出租,所余之粮仅能度日。于是要求地主也要给佃户适当免收地租,调整主佃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由于康熙皇帝大量蠲免钱粮,民间有建立碑亭称颂的,康熙皇帝担心此举各地仿效,未免致损民力,下令停止建造。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驻跸苏州府城内,正逢生日万寿节,官民奏进各种食物。康熙皇帝以“因阅视河工,巡访风俗而来,非为诞辰也”,谢绝礼物。

康熙皇帝还以江南浙江为萃集之地,入学名额应酌量加增,又於府学分大中小各增五名,以示奖励人才之意,也有同江南知识分子联络感情作用。

清朝常有百姓拦截官舆告状之事发生,皇帝的舆轿被拦阻,势必影响巡视进展,也不利于安全。于是还严禁军民怀奸挟诈,希逞私愤,善于驻跸处所告讦;倘有妄控,除所告事不与准理外,仍严加治罪。从这一点看,康熙皇帝是不会喜欢进行微服私访的。

但是,康熙皇帝巡幸也不是不见百姓。他到了扬州一带,因不严警跸,百姓男女老幼奔走杂沓,瞻望恐后,高岸水次,甚至有倾跌之。于是要求百姓:“止于夹道跪迎,毋得紊乱追趋,致有诸患。”康熙皇帝巡视山东时,所经城邑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康熙皇帝询问道路旁的百姓收成情况,得知“连岁顺成,民生稍得安业”。

一般来说,南巡多由舟行,官民群集两岸迎驾,由陆路西巡,经过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旁。康熙皇帝令在乘舆左右备咨地方利弊,据说大家都畅所欲言。康熙皇帝曾巡幸至德州,见有一二灾民流移道路,于是询问疾苦,表示关心。

康熙皇帝自称通过到处巡幸,因此风俗民情无不洞悉。巡视南方时注意米价的变动市场供求关系,防止米价上涨;关心全国各地纳税交银而加征的钱粮火耗数量,反对官员加重火耗;了解到江浙人喜好争讼,告诫改变风尚;认为江南人习尚奢靡,家无储蓄,山西商人多在当地经商,勤俭生活,故多富饶,倡导移风易俗。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对大臣说:“朕巡幸七省,畿辅秦晋民俗丰裕,江浙则较三十八年时更胜,山东近因水旱大异畴昔,河南百姓生计甚艰,此二省之民深历朕怀。”这是他巡视地方得到的民生印象,非端居宫中的帝可比。康熙皇帝评价说:江浙山东等处地方官,因他不时巡幸,各加勉力,操守皆优,山陕官员则劣甚。并说他恨贪污之吏,更过于搞分裂反叛的噶尔丹,此后澄清吏治,如策划平息噶尔丹就好了。

巡视使康熙皇帝了解到一些民间具体情况,对于行政决策起到了好的作用。如他针对各省督抚上奏编审人丁数目,并未将增加之数全部上报。于是说他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其他人并无差徭,共享安乐。西南平定以来,人民日增,土地开垦耕种,生齿实繁。为掌握人丁的实数,决定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起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皇帝巡视地方也不耽误工作。如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规定奏章俱三日一送行在,有时内阁送来的时间晚了,他要批阅到深夜。

康熙皇帝以频繁的巡视地方,关心民生,处理政务,给人们留下了“勤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为以后的皇帝树立了榜样。人们打他的主意,编出微服私访的故事,也算是事出有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顺治帝的宠妃董小宛究竟是怎样入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小宛嫁给顺治了吗,顺治喜欢董小宛,孝庄为什么让容妃

    关于董小宛入宫成为顺治皇帝宠妃的这一颇浪漫和悲壮的故事,清史未见片言只语,倒是众多的野史和笔记小说做了这样的记述:葬在清孝陵内的孝献皇后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明末清初战乱之际为江南名士冒辟疆所纳。顺治二年,被早年由明降清,后成为南下清军主帅的洪承畴所强抢。洪氏本想自己霸占独享,因董小宛誓死不从,才将她移

  • 雍正皇帝驾崩无头案揭秘 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在二月河里死因,雍正皇帝之死,清朝无头案

    雍正帝道装像为清朝宫廷画家所绘,雍正皇帝登极之前就相信武夷山道士的算命、之后将江西道士娄近垣收为自己的佛家弟子、把道士贾士芳及张太虚等养于宫苑以修炼丹药。此外,还有一说认为,雍正皇帝是服丹药中毒而死。这些人通过细致的研究雍正朝的起居注发现,雍正皇帝是十分的崇尚方术的。雍正帝为了求得长生不老,在宫里蓄

  • 光绪皇帝的珍妃是何出身?又是多大被封妃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光绪怎么叫珍妃,光绪爱珍妃吗,珍妃是哪个朝代的

    在世人心目中,对珍妃已成定调:因襄助光绪帝变法维新,属于“帝党”,故为慈禧太后所嫉恨。戊戌八月政变后,慈禧重新垂帘,所以珍妃先幽闭后沉井,好可怜哟!各种史书、各部影视莫不沿用此说,将个珍妃梳妆成深明大义星光灿灿的侠烈嫔妃。然而,历史真相却非如此,或可曰南辕北辙相去甚远。商衍瀛先生根据信修明太监所述《

  • 唐括石哥美貌柔弱被君王凌虐强行堕胎终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单雄信杀妖妃,石哥之光,小石哥

    古代以“姐妹花”进宫侍奉君王的不在少数,不知为何,历代君王都偏爱姐妹花。完颜亮也不例外。一根藤上的花品性各有不同,孪生姐妹性格也会天差地别。唐括定哥是一个性格稍显轻浮的女人,因为与完颜亮私通,在完颜亮的要求了,弑杀了自己的丈夫。唐括石哥是唐括定哥的妹妹,她的品性要坚贞的多,性格也温柔得多。她是一个不

  • 孟古青是清朝第一位皇后也是唯一一位被废掉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我国历史第一位皇后,清朝的废后,清朝最后一位太后是谁

    你知道清朝第一位皇后,也是唯一一位被废掉的皇后?她容貌非常秀美,非常聪明,又出身高贵,为什么却被废掉了呢?作为清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废后以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她就是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又称清世祖废后,生卒年不祥,废后来自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孝庄文皇后的同族侄女

  • 陈佳家境贫寒给人做小妾最后却成为了一国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慕容复,婉容疯了吗,为什么妻妾都归代善所有

    陈佳,唐朝末年人,五代十国中吴越国开国国王——钱鏐的侧妃。陈佳是个苦出身,她祖上都是钱塘江上打渔的渔民。陈佳本身也出身在渔船上,小时候跟着父母在钱塘江上漂泊,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日子苦一点,倒也罢了。可当时已是唐末,军阀割据,天下混乱,一次杭州军士造反,四处扫杀抢掠,陈佳父母在乱军中被杀。乱军都是军

  • 唐太宗原本书法很烂 勤奋练习后书法遒劲有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武媚娘” 的话题不仅仅有大头照吃醋也与李世民有关当所有观众都被《武媚娘传奇》中的一代女皇的命运所吸引的时候,其实剧中更多人物的故事都很精彩,一如由张丰毅饰演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不少名家解读历史上真实的武媚娘时,李世民也勾起观众好奇。而一个历史讲解节目《原来是这样》中解读的种种让观众大开眼界,昨天记者

  • 扬州钦使汪楫康熙年间出使琉球 为统治者册封王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清以来,有几位大臣以朝廷使节、皇帝特使的身份赴琉球,为当地新继任的统治者册封王号,也就是表示朝廷的认可。这是宗主国对附属地区的一件大事。这些使节中,有一位扬州人,名叫汪楫。汪楫(1636-1699),字舟次、恥人,号悔斋。原籍安徽休宁,其父迁居江都(今扬州),遂为扬州人。清代诗人,官吏,钦使。汪楫

  • 僧格林沁之死意义重大 成晚清历史军事转折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清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即公历1865年5月18日),在山东曹州吴家店(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发生一个重大事件:满清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率兵轻进追剿,被捻军包围杀死。一名铁帽子王战死所具有的舆论震撼性当时极其强烈,但僧格林沁之死的历史意义远不止此,而是构成了晚清历史的一

  • 春秋骊姬为“宫斗剧”鼻祖 无心插柳改变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春秋之肇始,典型特征就是“中央”说话不怎么管用了,诸侯林立,各自为政。约百年后,一代霸主齐桓公傲立群雄,周王室顿感压力山大。吊诡的是,来自齐国的压力转瞬即逝,而晋国的一个女子无心插柳,却让周王室又苟活数百年,她就是“四大妖姬”之一的骊姬。骊姬能够登上历史舞台,缘起于一场战争。据《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