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为多尔衮平定谋反的罪名,原因是什么?

乾隆为多尔衮平定谋反的罪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3/12/25 22:28:34

乾隆多尔衮平定谋反的罪名,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顺治定性多尔衮为谋逆 为何乾隆却执意要为他平反?历史记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多尔衮去世后的短短1个多月中,享受了过山车般的待遇,先是被追尊为大清的“成宗义皇帝”,后却因“潜置龙袍于棺内”,被人控告谋逆,不仅被剥夺了包括“义皇帝”在内的一切封典,还被掘墓毁棺。以中国传统观念来看,可谓死后不得安宁。

顺治给多尔衮的行为定性为“大逆”,基本上算是官方对他的盖棺定论,然而对多尔衮此人的争议一直存在。比如顺治十二年(1655年),有官员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劳,意图为其平反,在当时遭到了清朝官方的打压。

由于对多尔衮功过的争议比较大,所以长期以来,清朝官方的做法都是尊重顺治朝的历史定论,康熙雍正两位皇帝,都没有去触碰这个敏感问题。直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才旧事重提,要为多尔衮的“历史冤案”翻案。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当时已经68岁的乾隆皇帝下诏:

“命追复睿亲封爵。……并予配享。……朕以为应加恩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并令补继袭封。照亲王园寝制度,修其茔墓,仍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原传尚有未经详叙者,并交国史馆,恭照实录所载,敬谨辑录,添补宗室王公功绩传,用昭彰阐宗勋至意。”

乾隆这道诏书,虽然没有诏复多尔衮的义皇帝身份,但恢复了他睿亲王的封爵,并按照惯例赐予谥号,而且这个谥号叫“忠”,听起来还有些打顺治皇帝的脸。而乾隆为多尔衮翻案的理由,主要有下面这三条。

第一,还是功劳的问题。“当开国时,(多尔衮)首先统众入关,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奉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这样一位对清朝有开创之功的人,死后没有封赏,搞得这么寒碜,非待功臣之道,会令人寒心。

第二,多尔衮生前从未有过叛逆迹象。顺治指出所谓多尔衮叛逆的证据,无非是私自往棺木里塞了件龙袍。如果多尔衮真的想反,生前有的是机会,可恰恰相反,有人劝多尔衮自己上位时,多尔衮从来不理睬,还说:“太宗恩育予躬,所以特异于诸子弟者,盖深信诸子之成立,惟予能成立之。”把辅佐顺治当成自己的使命。这也是乾隆补授多尔衮谥号为“忠”的原因。

第三,乾隆认为给多尔衮定罪,不是顺治的本意,而是受到了奸臣的蛊惑。乾隆说:“其时我世祖章皇帝,实尚在冲龄,未尝亲政也。”这句话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虽然顺治是他曾祖父,但乾隆觉得当时顺治还是个未成年的小孩,做的决定有些不理性的因素在里面,所以乾隆才要拨乱反正,恢复多尔衮的名誉。

在传统观念中,臣议君,子议父,是比较容易犯忌讳的。擅自推翻前任皇帝的决定,有不忠不孝的嫌疑,所以康熙和雍正都没敢去做这件事。那为什么乾隆要去给多尔衮翻案呢?没有办法,也是为了国家的长远稳定发展。

所谓乱世用兵,盛世修史,乾隆中期正是清朝国力最鼎盛的时候。此时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进行总结评价,既是时代的任务,也是历史的机遇。若不趁此机会解决好这些问题,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出现混乱,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比如清朝为满人立国,“蛮夷”是否有资格统治华夏?乾隆修了《四库全书》,旨在证明满人不是蛮夷,同样是中华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比如明末时为大明守节和投降清朝的大臣,应当如何评价?乾隆又命人修撰了《贰臣传》,来缓和满汉矛盾,加强团结。

既然乾隆要重新对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重新评价,把历史的解释权牢牢握在手中,好让大家不要再纠结这些历史问题,统一思想向前看,那么多尔衮的定评便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所以乾隆才不惜当了一回顺治的“不肖子孙”,重新对睿亲王多尔衮的一生功过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吕雉为什么要逼迫刘盈去看人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人彘是什么,戚夫人人彘活了多久,人彘后怎么活

    吕雉为什么要逼迫刘盈去看人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按照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段记载, 刘邦生前最宠爱的戚姬被吕后惨无人道地做成了人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有多长?为何能获明君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朱高炽为何只在位一年,明朝朱高炽有几个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明成祖朱棣对他的接任者是很不满意的。因为他自己威风凛凛勇猛坚毅,而太子却是二百斤的胖子。现代人也知道,人一旦过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身体问题就不会少,更何况在医术没有很发达的明朝,所以

  • 吕雉专权的时候,就没有大臣敢反对她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后怎么对付戚夫人,吕雉为啥没杀薄姬,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吕雉专权的时候,就没有大臣敢反对她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后",这一属于女性的普天之下最尊贵的宝座,始于吕后。"外戚干政",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从未断绝的局面,始于吕后。"人彘",这种印证了"最毒妇人心"的酷刑,始见于吕后……作为无数现象的开创者,吕雉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合常

  • 朱元璋是怎样登上皇位的?又是怎样做皇上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元璋是怎么一步一步坐上皇帝的

    朱元璋 (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17岁时,因父、母、兄皆死于瘟疫而孤,不得已入皇觉寺为僧。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农民起义爆发。次年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

  • 明成祖朱棣是怎样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皇帝朱瞻基简介,朱棣是明朝什么皇帝,靖难之役简介

    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攻败侄儿建文帝后称帝位,在位22年,亲征漠北返师途中病死,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今北京十三陵)。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肇基了“永宣盛世”,正如旧史家所说:“高祖(朱元璋)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一年就病逝的明朝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代朱高炽当了几年皇帝,明仁宗在位一年,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

    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378-1425年),明成祖朱棣长子,成祖病逝后继位,在位一年,病崩,终年47岁。葬于献陵(今北京十三陵)。朱高炽,公元1395年被册封为燕王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爱。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

  • 揭秘: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都做过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瞻基能打仗吗,明宣宗朱瞻基传位给谁了,朱瞻基在位怎么才10年

    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398-1435年),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在位十年,病崩,葬于景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朱瞻基出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在古代,大圭

  • 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史上唯一被地震吓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开国最难的10位皇帝,后燕皇帝,为什么梁孝王王后陵比王陵大

    地震,这种来自地下的神秘力量,在古代往往被看作是神灵震怒,是上天对执政者的警示和惩罚,“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汉书》)。董仲舒的这套“灾害天谴论”,着实让那些代表上天来管理子民的所谓天子,也就是皇帝,吃了不少苦头。在这种迷信舆论下,每当有灾害特别是地震发生,皇帝们多半会坐立不

  • 高澄与父亲高欢小妾通奸 危急关头如何反败为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澄之死,逢场作戏雍晋结局,高欢传

    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东西两魏之间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高欢开始着手清除北方边境的隐患。契胡刘蠡升,在北魏孝昌年间拥兵自重,称了帝,不但像模像样地建立起了个小朝廷,还经常率兵进犯东魏的北方边境,烧杀掳掠,纵横数年,令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这一年,高欢终于腾出手来,亲率精兵北上,大破其部,斩刘蠡升,

  • 北宋欧阳修曾因绯闻被贬:被指有“不伦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欧阳修被贬的原因是什么,欧阳修被贬为是什么,欧阳修怎么被贬的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一生坎坷,在许多地方留下宦迹,其中就包括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正定原名真定,北宋时期是河北西路首府。庆历年间,欧阳修曾经奉使河北西路都转运使,相当于河北西路的“省长”。欧阳修曾尖刻抨击朝廷用人政策,这些正义之言,遭到朝中奸佞嫉恨,于是,一些置军国大业和边境国防于不顾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