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能得到曹操夸赞的孙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能得到曹操夸赞的孙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72 更新时间:2024/1/19 3:33:08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历史中,孙权的存在是极为特殊的。他不像刘备阵营那般的悲情壮烈,也不像是曹操阵营那样的叱咤风云,虽然时常作壁上观,但也没人会忽视他。

曹操就曾感叹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他对孙权的能力是极为认可的。刘备也从来不敢轻视孙权,即使东吴势微,也不会随意出兵。孙权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为何刘备和曹操都如此称赞重视他呢?

一、兄死继位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孙权的能力是远远不如哥哥孙策的,其实不然。早在少年时期,孙权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他性格宏朗侠义,喜欢结交人才,当时江东大部分的谋士都是他引荐给父兄的。

几乎每次进行内部事务决策时,孙权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方案。对于弟弟的才能,孙策非常欣慰,时常对弟弟说江东的事业将来都要靠他。

当然,孙权虽然才能出众,父兄对他的庇佑和爱护也是不可忽视的,他比刘备、曹操都要幸福。可惜这样的惬意生活,在父亲战死,兄长遇刺后彻底消亡了。

孙策遇害时,孙权刚满19岁。虽然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算是成年了,但比起哥哥他还是略显稚嫩。幼主上位,令江东内部的野心勃勃之辈开始蠢蠢欲动,外界看江东内乱也妄图分一杯羹,孙权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可怕困境。

若是寻常19岁少年,必然会自乱阵脚,江东也就彻底衰败了。但孙权可不是什么柔弱可欺的孩子,他虽然年龄不大,却心智成熟已久。在外敌内贼欺他年轻,对他进行“合围”之际,他以雷霆之势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妄想。

孙权采用攘外必先安内的战术,动用孙策心腹战将张昭、周瑜程普等人,率领江东大军率先消灭了公开反叛的李术,随后镇压了孙家宗室动乱。

稳定江东后,孙权广纳贤士,将鲁肃陆逊等人收入麾下,并依靠这些人的才能本事平息了在江东附近蠢蠢欲动的外部势力,使江东很快从混乱转为了平静。能够以如此速度将内忧外患的江东重新恢复平静,这不是一般的少年郎能够做到的,可见孙权从一开始就是个智谋双全的少年天才。

二、大败强敌

身为乱世枭雄中的一员,孙权虽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但也绝对不会屈居人下,而且身处乱世中,即使他不争不抢,也会有人主动与他为敌,所以他选择化被动为主动,谋求发展。

当时江东面临的两大强敌就是曹操和刘备。这两人一个武将出身,挟天子以令诸侯。另一个拥有汉朝宗室血脉,虽是白手起家,但也实力强劲,都是极为强悍的对手。但孙权初出茅庐不怕虎,接连大败这两大强敌。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向南征讨,占领江陵之后,直逼江东。为了能够减轻损失,曹操写信威胁孙权,逼他归降,否则就大军挥师南下,扫平江东。面对曹操大军的来势汹汹,江东内部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以张昭为首的主和派,希望以和平方式将江东损失降到最低,不断谏言孙权,希望他能派出使者前去谈判。

而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却是完全不同的想法。他们认为曹操虽大军压境,但经过长途奔袭,战力补给必定不足,只要能与蜀国联手,必定能让曹军大败而归。孙权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采取主战派策略,并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全面指挥此次战斗。周瑜也不辱使命,与诸葛亮联手一招火烧赤壁,让曹操大军大败而归。

孙权虽曾暂时与刘备结盟,但彼此之间依然是敌对关系,针对起来并不手软。章武元年,孙权趁着刘备出征在外,对关羽进行了围攻,最终斩杀了这不可一世的强将。

刘备悲痛欲绝,立刻出兵讨伐东吴这个始作俑者,国内精兵良将几乎倾巢出动。面对此等危机,孙权并不慌乱,他先是向魏国求和,借助曹魏力量对抗蜀汉大军,又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领兵作战,凭借着两项操作,东吴成功的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大挫了蜀汉的元气。

连续击溃两大强者,孙权凭借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他能准确抓住战机,并迅速地掌握主动权,从而进行反击。当然,除了他自己的才能之外,麾下人才带来的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知人善用

陈寿曾这样夸赞孙权,说他有“勾践之奇,乃是英人之杰”。毛主席也曾对孙权的用人才能交口称赞,可见他在用人识人这方面,是相当出色的。

可能是自身年轻的缘故,他比刘备、曹操这样的老一辈掌权者更加具有冒险精神。在治理江东的过程中,他除了重用忠诚老将之外,也会提拔重用一些年轻将领,让他们手握大权。

比如说对孙权帮助巨大的四大心腹,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他们初掌大权的时候不过才20出头,年纪最大的鲁肃也才三十多岁,而且经验功绩不多。但孙权就是愿意信任他们,同时这样的信任也换来了殚精竭虑的忠诚。

除了敢用新人,孙权还会非常大胆的任命“罪犯”。他手下有位名叫甘宁的大将,早年间就是一位盗贼,孙权看他胆量过人,将他收入麾下,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甘宁对孙权的信任非常感激,不断地征战以战绩来证明自己。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欲进攻孙权刚刚建立的江防要塞。孙权得知消息后,立刻派遣甘宁率领百人敢死队,在曹操还未达到之前,袭击曹营,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甘宁胆量过人,即使面对驻扎着几十万大军的营帐,依然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甘宁的成就既是他自己改过自新的努力,也是孙权慧眼识珠的功劳。

作为三国之中最年轻的掌权者,孙权无疑是成功的。他既有曹操等人面对强敌时的冷静判断,又有少年人独有的敢打敢拼,又知人善用,慧眼识珠,可谓是一代天之骄子。若不是他晚年多疑猜忌,开始滥杀功臣,导致东吴内部大乱,也许三国最后的胜利者他也是有机会争一争的。这可能就是人无完人,毕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优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出身尊贵最后却被处死,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真实太平公主历史结局,太平公主死因,太平公主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

    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两位公主有过开府设官的待遇,太平公主便是其中一位。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经常说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荣华富贵,这话如果放在太平公主身上,她一定不认同,因为如果单说是身份显赫,恐怕没人比得过太平公主。因为武则天的存在,太平公主的富贵有特别之处,史上只此一家的

  • 隋末的三位杨氏小皇帝,他们谁才是正统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坚前面的皇帝是谁,大明风华小皇帝,隋朝皇室是弘农杨氏吗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很多人都觉得隋朝在这之后就灭亡了,但其实还没正式覆灭。在大业十四年前后,天下还存在着三位杨氏小皇帝,分别更改了年号,号称正朔。那么他们哪一位比较正统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正史《资治通鉴》以隋恭帝杨侑为正统,因

  • 历史上刘据是怎么死的?与巫蛊之祸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巫蛊事件概述,汉武帝巫蛊之祸历史简介,汉武帝巫蛊事件中的太子

    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封建历史时期,由于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皇室子弟对于皇权更是趋之若鹜,而高坐在高堂之上的君王则要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皇位,因此在皇室中根本没有父子亲情。在皇权面前更是出现了许多同室操戈甚

  • 三国时期担任扬武将军这一官职的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参军是什么官职,三国时期司徒是什么官,三国有哪些将军称号

    扬武将军,武官名。东汉始置,掌征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朝时期,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自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为重号将军。与此相对应的是,因为重号将军的官职相对有限,而需要册

  • 李世民抄了后宫,为何却放过太子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抢了太子妃,李世民和前朝公主是真爱吗,李世民会后悔传位李治吗

    李世民抄了后宫,为何却放过太子妃?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家,他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曾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而李世民在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

  • 李世民身为皇帝,他真的去吃蝗虫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为什么不怕李渊,朱瞻基吃蝗虫是真的吗,李世民塑像

    李世民身为皇帝,他真的去吃蝗虫了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高祖李渊,一共有四个儿子,李氏四兄弟。老大李建成一表人才,老二李世民魁梧有力,老三李元霸运气不好早年夭折,老四李元吉先天不足,长得歪瓜裂枣。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以后继承皇位的人,只能是老大李建成,所以,李渊每次出征都

  • 作为千古名相,房玄龄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房玄龄和杜如晦谁厉害,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谁地位高,千古一相指的是谁

    作为千古名相,房玄龄的能力到底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唐太宗的高级智囊,房玄龄极善谋划、人品又好。在相位的十五年里,功绩卓著,是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相。对于这样一位贤相,时人给出了“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这样的评价,贤明又低

  • 豹房为什么能让朱厚照纸醉金迷、荒淫无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鼓上蚤时迁善于什么,醉翁亭记太守醉的场面,明朝皇帝朱厚照的豹房

    豹房为什么能让朱厚照纸醉金迷、荒淫无度?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明王朝是一个极端的朝代,前期的统治者都兢兢业业,雷厉风行,将明朝推向一个顶峰时期。但是,月盈则缺,水满则溢,鼎盛之后的明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其实,这和明朝后期的统治者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朱厚照就是明后期的极端皇

  • 历史上包拯为何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评价包拯的为人,历史上包拯的真实资料,得善终的历史名人

    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说到青天大老爷,基本每个人想到包拯。包拯这个人在历史上确实是一名非常清廉的官员,他耿直善良、公正无私、不畏强权,不顾一切地替老百姓申冤,不得不说他确实是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但就是因为他过于清廉,他得罪了无数贪官污吏,很多人都想要将他除之而

  • 朱元璋之子,朱梓最终为什么会选择自焚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之子,朱梓最终为什么会选择自焚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几千年的封建史中以“淮左布衣”的微末身份荣登大宝,千古以来能如此者也不过汉高祖刘邦、后赵石勒。但是是非功过,却总要让后人评说,在分封诸子之上,这位看似伟大的父亲,却也让后世的崇祯帝负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