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罗成父亲秦琼叔叔罗艺 因一句鬼话就想当皇帝?

罗成父亲秦琼叔叔罗艺 因一句鬼话就想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10 更新时间:2024/2/11 13:55:41

随着演义小说和电视剧在人群之中的流传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物活跃在书本和荧幕之上,栩栩如生。在这些神话般的人物形象中,幽州王罗艺拥兵自重,雄踞一方的传奇人生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小说作者的笔下,他不仅是武功盖世的名将,更不乏出色的后辈——罗成(《隋文遗史》中,罗艺原是北齐驾下勋爵,见北齐国破,不肯臣隋,统兵杀到幽州,结连突厥可汗,同心反叛。隋朝累战不克,只得颁诏招安,将幽州割与罗艺,统雄兵十万镇守幽州。此书中写了罗艺的儿子罗成和夫人秦氏,秦琼则成了罗艺的侄子。)

然而正史中这个死在叛乱之中的诸侯王真的有这样多青史留名的后辈吗?

这样的文学渲染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还原罗艺那战火纷乱,白手起家的人生。

虽然被后来的唐太祖李渊封为幽州王,然而事实上罗艺的家乡却并不是幽州。幽州在东北,而罗艺的祖籍是在如今的河南。家中的父亲是当朝的监门将军,管制颇高。于是受到他爹的影响,罗艺从小便励志要成为一名有勇有谋的武将。这样的他在幼年时期好舞枪弄棒、研究兵法。但他却极其厌恶读书——这可以说是武将的通病,然而群雄涿鹿之时,这样的性格却是最能适应这样的环境的。毕竟一到战争时期,便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情景。

罗艺第一次在军中崭露头角的时候,他还是个隋军的虎贲将军。奈何罗艺骜不驯,很快就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并且还是在隋炀帝出征的途中。如此不谙官场之道的他,注定人生的最后会不得善终。

然而当时的罗艺年轻气盛,又正恰逢天下大乱,占山为寇者多如牛毛。甚至有些“山大王”“泥腿子”公然和官府叫板,而当地的上位者却拿着空饷,手下竟无一只劲旅可以与之匹配。这个时候,是年轻气盛的罗艺站了出来,他凭着自己卓越的用兵之术以及勇猛的作战能力,一鼓作气地击退了土匪。

可惜这样的功劳却被那些贪官污吏们夺去,罗艺这时意识到隋炀帝只不过是一个听信小人谗言的昏君。他召集了当时与自己一起攻打山寨的士兵,高声振呼道:“将士们,我们终日在外征战,奔波劳累。而城中却扣住粮草养那些没用的狗官,我们要这些不把百姓放在眼中的官员有什么用?”

此话一出,群情激奋。百姓们一想,可不就是嘛?官老爷们吃香喝辣,自己却受饿挨冻,难免愤懑。于是众人一拍即合,就在队伍回城的那一刻,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们举起了带血的武器,对准了那些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吏们。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一代的王朝的先辈都只是普通的老百姓罢了。可惜坐在王座上的人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直到兵临城下,官逼民反。

罗艺就这样一鼓作气,士气高涨地拿下了幅员辽阔的涿郡,自封为幽州大总管,成为了东北的一大割据势力。

而在南边,华夏平原上此时群雄涿鹿的好戏正是如火如荼。得知罗艺这么一个“东北王”的崛起,中原的豪杰也纷纷对他抛出橄榄枝。罗艺看不上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诸侯豪杰,却对唐王情有独钟。

公元626年,幽州王奉表归唐。被赐李姓,封为了燕王。可以说,罗艺的拥护对于后来唐王朝的建立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举动。

很快,罗艺的人生便如水涨船高,长风破浪。然而位高权重的名利之下暗藏杀机,暴风雨就快要来了。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带兵者无不是在下一盘生死攸关的大棋。在战争形势的判断之中,罗艺无非是佼佼者。可惜对于帝王心术这样高深的学问上,罗艺便不幸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直来直往的性格注定了武艺高强的幽州王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政治家,在李太祖李渊先后派遣两位皇子——李世民李建成到河北铲除叛军时。罗艺对于李建成是相见恨晚,结为了莫逆之交;却对李世民不冷不热,拒人千里之外。

后来,不是太子的李世民却意外地成为最后的赢家,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个皇帝。

罗艺如梦初醒地发现自己站错了队伍,可以为时已晚。唐太宗的明升暗降,把这个性情刚直的幽州王弄得是寝食难安。他时时感觉到脖子上正悬着一把明晃晃的利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将自己这个立场错误的“弃子”斩立决。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后世看来,李世民其实是一个难得的明君。只要对于社稷有用的能人才子,无不礼遇至极。就算是魏征的直言进谏,李世民也能做到笑颜以对。他其实并不是一个杀人如麻,草菅人命的暴君。

可惜罗艺在日日的提心吊胆之中失去了基本的判断,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这时,一个巫婆的话成为了压死这个惊弓之鸟的最后一根稻草。

古时巫蛊之术盛行,一个巧舌如簧的巫婆对着幽州王妃蛊惑道:“王妃乃是母仪天下之相,燕王十日内必当飞龙成为九五之尊。”

听了这话,被蒙蔽了双眼的罗艺于是咬了咬牙,决定放手一搏。若是叛乱成功,到时候胜者为王,鸡犬升天。至于他为何会做出如此荒唐不可理喻的举动,除了来自于李世民的压力,更有自己王妃的愚昧。

李世民的皇后是他的智囊团,是他登上皇位的重要助力。同样都是做夫人的,罗艺的妻子却将丈夫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对于巫蛊之言,燕王妃深信不疑。在自己做着后宫之主的美梦时,更是不遗余力地拉着罗艺“下海”。

就在贞观元年,这个注定会遭遇“滑铁卢”的造反行动开始了。安定的百姓再也不会应援这个利欲熏心的幽州王,当年一呼百应的气势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还没等唐太宗的人马到达战场,罗艺便死于自己的手下之中。他生前最后在军中的威望,早已荡然无存。

那个一呼百应的勇士,就这样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罗艺这样的性格,沦为官场的牺牲品并不难以理解。

而如今,我们也只能在各种各样的小说作品中,再感受这个一生跌宕起伏的幽州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下令处死大臣,大臣拿出免死金牌却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因义和团被处死的大臣,处死路易十六的意义,古代赐死如果不死

    皇帝下令处死大臣,大臣拿出免死金牌却没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免死金牌,顾名思义,就是免去被皇帝赐死的牌子,相当于手里握着一次重生的机会。它的原型叫做丹书铁券。相信很多人从一些影视剧上都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个被皇帝赐死的大臣,手里拿着一个免死金牌,向皇上求情,免去死罪。这个免死

  • 薛仁贵曾经三箭定天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他征战数十年,功勋卓越,留下诸多典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薛仁贵少年时因其父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家境贫困,靠种田为业。在父母去世后,薛仁贵想为双亲改葬,他的妻子柳氏说:“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

  • 汪元量重游金陵故地时写下一首长词,抒发亡国的哀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也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南宋末期诗人、词人,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之能而担任宫廷琴师,元灭宋后,随太皇太后北行。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汪元量因目暗亡国惨状,作的诗多记录宋亡之前后事,其词格调凄恻哀怨,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诗有

  • 周邦彦: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他的词极富音韵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他精通音律,曾创作出不少新词调。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邦彦的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

  • 刘备入川后为什么不让赵云领兵?入川不让赵云冲锋真实原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之时,西凉董卓独断朝纲,袁绍、曹操等反董势力纷纷起兵伐董,诸侯会盟于酸枣。正是在这次会盟中,赵云与刘备结缘,那么为何刘备入川后却不让赵云领兵冲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先后寄居在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麾下。一路之上,除了关羽、张飞之外,

  • 朱棣问明朝会有多少个皇帝,高僧是怎么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问明朝会有多少个皇帝,高僧是怎么回答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棣能够顺利成为皇帝,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也是一位僧人,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人,他就是姚广孝。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学习了佛家的阴阳术数,同时又拜了一个道士为师。在朱元璋时期,就曾让僧人去应试。之后,

  • 卢照邻所作的《咏史》,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时期诗人、官员,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卢照邻一生都无法施展自己的志向,早年还被人陷害,不幸入狱。其《释疾文》中说:“先朝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于老

  • 汉武帝要处死后妃,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要处死后妃,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始皇虽然说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连年征战也是导致国家的人口稀少,经济水平也是很难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而偏偏这个时候,匈奴选择南下,当时汉高祖刘邦只能选择被迫和亲,才换来了一篇安宁。而经历了几十年过后,到了汉武帝时期,

  • 玄武门之变时,城门守卫为何集体被说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时,城门守卫为何集体被说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渊登基后的第七年,齐王李元吉奉命出征剿灭叛军,他开始调集各路兵马,其中就包括秦王李世民的将校。命令一下,秦王府的人就不干了,因为李世民相当于失去了军权。我们先说唐代的军队制度府,这个府兵制具体说起来也很好理解。所谓府

  • 曹操无意间救下的一个小吏,最后为何力保曹魏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延不死北伐能成功吗,曹彰被曹丕杀了吗,项羽出卖曹无伤

    曹操无意间救下的一个小吏,最后为何力保曹魏失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值得一说,那就是曹操曾经无意间救下的一个小官吏本来是可以力保曹魏的政权的。但是,没想到这个人最后却被司马懿一计收入麾下。这个小吏就是孙礼。孙礼本来就是曹操的手下的一个小官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