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戚继光怎样打造出强大的戚家军 看这些不得不服

名将戚继光怎样打造出强大的戚家军 看这些不得不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55 更新时间:2024/1/24 13:25:02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他的这支戚家军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却没几个人了解。戚继光自己写过两本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书详尽地描写了戚继光的练兵方法。

戚家军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崛起,风头迅速超过俞大猷,在抗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支军队因为深刻地打上了戚继光的烙印,因此被称为戚家军。那么,戚家军有什么特殊呢?

首先,从选兵开始说起。戚继光练兵,特别注重兵的来源。久经沙场的老兵对戚继光而言没有意义,这些人都成了兵油子,上阵只想保命,平时只想捞钱。这种人,对一支铁军而言,是害群之马。

所以,戚继光选兵完全不是从以往的军队中挑选,他从农家子弟和矿工中挑选,而且专门挑选那种憨厚老实,思想单纯的。这种兵练出来上阵杀敌有勇气,而且不会耍滑头。

第二,戚继光强调军纪。铁的纪律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戚继光练兵绝对重纪律。他创立了很厉害的连坐法。上阵杀敌,如果长官死了而自己逃了回来,绝对要杀头。如果同伴遇险而自己不救,回来也是杀头。如果同伴逃跑而自己不举报,轻则割耳朵重则杀头,绝对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谁退却斩谁,如果都退却就砍队长的脑袋。其他各种斩首的规定更是五花八门。连行军中离队小便都要被割耳。这种残酷的军纪、无情的连坐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很残忍,不过,却对提高戚家军的整体战斗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三,戚继光注重增强武器装备。装备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非重要。现代军队可能更强调装备,装备不好,上阵等于送死。其实,在古代也一样。戚继光亲自研究装备。他改造、发明了不少新火器。为了追击倭寇,建设了庞大的战舰,实用的战车。戚继光最为特殊的兵器的狼筅,这玩意儿估计以前就有,只是在他手中发扬光大。这玩意儿就类似于一根不去枝的大竹竿。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记载:“惟筅则枝茂盛,遮蔽一身有,眼前可恃。足以壮胆助气,庶人敢站定。”《练兵实纪》记载狼筅造法如下:“狼筅乃用大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鎗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乃南方杀倭利器。”

第四,戚继光注重战法,他比较著名的战阵是鸳鸯阵。这个阵法并不是戚继光首创,却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鸳鸯阵主要是为对付倭寇而设置。这种阵法灵活搭配不同兵种、不同兵器,临阵时利用江南水乡的地形,对倭寇的克制非常明显,对敌效果显著。

好的兵源,铁的纪律,精良的装备,灵活的阵法,加上戚继光的指挥,成就了戚家军强大的战斗力。在抗倭过程中,戚家军先后取得了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多次战役的胜利,基本摧毁了倭寇的主要力量。

后来,戚继光带了一支南方练成的戚家军去北方守蓟州。有一次检阅军队,长官因事来迟,大雨之下,这支军队一动不动,几如铁军。其他被检阅的军队却东倒西歪,不成阵形。戚家军铁的纪律让北方军队大为汗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罗成父亲秦琼叔叔罗艺 因一句鬼话就想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演义小说和电视剧在人群之中的流传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物活跃在书本和荧幕之上,栩栩如生。在这些神话般的人物形象中,幽州王罗艺拥兵自重,雄踞一方的传奇人生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小说作者的笔下,他不仅是武功盖世的名将,更不乏出色的后辈——罗成(《隋文遗史》中,罗艺原是北齐驾下勋爵,见北齐国破,不肯

  • 皇帝下令处死大臣,大臣拿出免死金牌却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因义和团被处死的大臣,处死路易十六的意义,古代赐死如果不死

    皇帝下令处死大臣,大臣拿出免死金牌却没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免死金牌,顾名思义,就是免去被皇帝赐死的牌子,相当于手里握着一次重生的机会。它的原型叫做丹书铁券。相信很多人从一些影视剧上都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个被皇帝赐死的大臣,手里拿着一个免死金牌,向皇上求情,免去死罪。这个免死

  • 薛仁贵曾经三箭定天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他征战数十年,功勋卓越,留下诸多典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薛仁贵少年时因其父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家境贫困,靠种田为业。在父母去世后,薛仁贵想为双亲改葬,他的妻子柳氏说:“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

  • 汪元量重游金陵故地时写下一首长词,抒发亡国的哀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也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南宋末期诗人、词人,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之能而担任宫廷琴师,元灭宋后,随太皇太后北行。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汪元量因目暗亡国惨状,作的诗多记录宋亡之前后事,其词格调凄恻哀怨,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诗有

  • 周邦彦: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他的词极富音韵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他精通音律,曾创作出不少新词调。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邦彦的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

  • 刘备入川后为什么不让赵云领兵?入川不让赵云冲锋真实原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之时,西凉董卓独断朝纲,袁绍、曹操等反董势力纷纷起兵伐董,诸侯会盟于酸枣。正是在这次会盟中,赵云与刘备结缘,那么为何刘备入川后却不让赵云领兵冲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先后寄居在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麾下。一路之上,除了关羽、张飞之外,

  • 朱棣问明朝会有多少个皇帝,高僧是怎么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问明朝会有多少个皇帝,高僧是怎么回答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棣能够顺利成为皇帝,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也是一位僧人,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人,他就是姚广孝。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学习了佛家的阴阳术数,同时又拜了一个道士为师。在朱元璋时期,就曾让僧人去应试。之后,

  • 卢照邻所作的《咏史》,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时期诗人、官员,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卢照邻一生都无法施展自己的志向,早年还被人陷害,不幸入狱。其《释疾文》中说:“先朝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于老

  • 汉武帝要处死后妃,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要处死后妃,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始皇虽然说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连年征战也是导致国家的人口稀少,经济水平也是很难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而偏偏这个时候,匈奴选择南下,当时汉高祖刘邦只能选择被迫和亲,才换来了一篇安宁。而经历了几十年过后,到了汉武帝时期,

  • 玄武门之变时,城门守卫为何集体被说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时,城门守卫为何集体被说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渊登基后的第七年,齐王李元吉奉命出征剿灭叛军,他开始调集各路兵马,其中就包括秦王李世民的将校。命令一下,秦王府的人就不干了,因为李世民相当于失去了军权。我们先说唐代的军队制度府,这个府兵制具体说起来也很好理解。所谓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