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刘邦斩白蛇用的什么剑?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刘邦斩白蛇用的什么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4/2/9 6:45:44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江苏沛郡的平民之家。他曾任秦朝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响应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在沛县起兵。三年后,攻克秦都咸阳;四年后,打败项羽,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出身布衣,没有任何靠山,他从未钻研过治国平天下之策,游荡到四十多岁还未成家立业,却幸运夺得天下。后世广泛流传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斩白蛇,举义旗,身经百战,平定天下,成为名垂千古的开国大帝。我们不禁要问:刘邦真的斩杀过白蛇吗?他真是龙之化身,受命于天吗?

我们得从刘邦的为人谈起,刘邦排行老三,喜欢结交各种朋友,厌恶耕田劳作。他的父亲看不上他的浪荡行为,认定他将来不会有任何出息。全家人也都瞧不起他。刘邦虽然生活上放荡不羁,却胸怀大志。有一次,他押送徭役去咸阳时,看到秦始皇出行那威风凛凛的帝王排场令他感叹道:“唉,大丈夫能像这样子,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提起刘邦的婚事,更是巧中添奇。刘邦的老丈人吕公是单文县人,他与沛县县令私人交情甚厚。他曾到沛县避祸,后来他请客表示答谢,来了许多豪杰捧场。萧何任宴会主办,萧何宣布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坐在堂下,分清贵贱。

刘邦虽分文未带,却宣称贺仪万钱。吕公亲自出迎,看他高鼻长颈的异相,知他日后必定发达富贵。宴后,提出愿意把女儿吕雉许配给他。刘邦四十三岁仍未娶上妻子,如今竟有人主动把女儿嫁给他,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美事儿,他赶紧迎娶回家。吕雉就是历史上的吕后。当时已经二十八岁了,吕公家境好,女儿长得又不错,为什么嫁人这么晚呢?大约姻缘自有天注定。吕雉心性高,看不上寻常之人,高不成,低不就,耽搁成了大姑娘。看来,吕雉二十八岁等待的人,正是刘邦;四十三岁的刘邦单身这些年,也正是等待吕雉。他们的婚姻有着天作之合的神秘色彩。

始皇末年,刘邦受命押送刑徒到郦山修皇陵,刑徒们知道不累死也得活埋,就纷纷逃亡。刘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他们溜走。快到郦山时,人快跑没了。来到丰邑西边的大泽里时,刘邦借酒壮胆,把剩下的刑徒都放了。

刑徒们得生了,刘邦却要亡命天涯避祸了。有十几个刑徒深受感动,愿意追随刘邦左右。刘邦带着他们连夜逃离大泽里。黑夜里奔逃,必须探路。刘邦命一人前方开道,不一会,那人惊恐万状地跑回来,报告刘邦说:一条水桶粗细的大白蛇挡在路上,前进不得,赶快绕路而行吧!刘邦酒壮英雄胆,拔剑而起,怒喝道:“我们是顶天立地的壮士,岂能怕蛇?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我去路?”刘邦冲到前面开路,走不多久,果然一条巨蛇盘踞在道上,把小路堵得满满的,雾气弥漫,飘过一团团腥气,令人作呕。刘邦挥剑将白蛇斩为二段,腥热的污血喷了他一身,没走出几里路,刘邦酒性大作,睡倒在路旁。

后面的人走到斩蛇的地方时,看见一个老妇人在嚎啕大哭。众人问她缘故,老妇人悲哀地说:“我儿子是白帝之子,他不该下凡间闲游呀!他睡中化蛇,哪知挡了赤帝之子的去路,被人家杀啦!”听了老妇人的话,众人只当是胡言乱语。可奇怪的是,大家再回头看时,老妇人消失了,连斩杀的白蛇也不见了,众人惶恐之中始信有其事,刘邦酒醒得知此事,也隐约相信了。

我们知道,秦始皇多次巡行天下,他的目的有检查地方政绩,震慑天下黎民的目的;也有寻仙访道,找那长生不老药的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剿杀推翻秦朝江山的掘墓人。他常听人说东南有龙气,就多次寻找,却发现不了。

而当初刘邦带领刑徒们躲进砀山避难时,四处隐蔽,极难发现,而他的妻子吕雉轻易就找到了。刘邦问她原因,她说刘邦藏身之所的上方常有五彩云气缭绕,对应云气的位置,就是刘邦的躲藏地点,真是神乎其神了。

关于刘邦的传说虽然神奇感人,但显然经不起科学的推敲。说刘邦是赤帝之子,非常荒唐,不仅现代人,连古人也未必相信,那么史书为什么还要加以记载,以讹传讹呢?

后人认为这是一种政治需要。刘邦乃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又没有财力做后盾,他若起事,必须有一种强大的号召力,动员起广大民众的支持。当初斩杀白蛇也许是有的,作为开国之主,他有这种勇气。但是说白蛇是白帝之子,显然是人为编造的。编造这种神话的目的,就是神化刘邦,拢住人心,死心塌地地跟他打江山。试想,赤帝之子乃真命天子,到人间当皇帝还不是理所当然吗?刘邦的谋士、亲属极力传播这个神话,使更多迷信君权神授的人们相信这种事,纷纷投奔刘邦,使起义队伍不断壮大,最后夺取天下。

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政权,曾召集众臣,探讨得失,他总结得天下的关键是三个人用得好: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张良;识人善用,主持政事、保障供应的萧何;带百万兵,攻城掠地的大将韩信。由于刘邦的认识非常明确,他心里自然明白,所谓赤帝之子之说,纯是糊弄人的,是权宜之计,真正夺取江山,还要靠人去打去拼,而不会天上掉下大馅饼的。

等到刘邦做了皇帝,谁还敢说他当初编造神话?统治阶级凭此当法宝,正可以加强和巩固统治,让老百姓打心眼里服从和拥护汉朝的统治。后世的统治阶级更要利用这种说法维护自己的统治,怎会给老百姓分辨真假的权利?若真有人敢于直言,就一定会遭到迫害。也许刘邦斩了一条小蛇,被吹嘘成巨蛇,或许压根没有什么蛇挡路,刘邦指使手下编造出来这个大谎言迷惑别人,历史真相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了。

刘邦斩白蛇用的什么剑?

这把剑的名字其实并没有流传后世,《广雅》记载过一把叫“断蛇”的剑,王念孙在《疏证》考证“《西京杂记》云:‘汉高帝斩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盖即《广雅》所谓断蛇也’。”他是认为这把“断蛇”就是高祖斩白蛇的“三尺剑”,而《西京杂记》里面仅仅称之为“高祖斩白蛇剑”,并称其“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至于所谓“赤霄”的名字,来自一本叫做《古今刀搜索剑录》的书,历史上该书早已亡佚,我也看过现在的这个版本,内容完全不是古人笔法,可以轻易断定是后人伪造的,所以不足为信。

汉代镇国之宝当然是开国皇帝刘邦的佩剑——斩蛇剑,刘邦斩蛇起义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基业,斩蛇剑自然被当作镇国之宝收藏,可是两千多年来斩蛇剑却一直不见踪影,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得从斩蛇剑的一段传奇经历说起。

一、斩蛇剑的传说

《史记》说,刘邦为亭长,押送劳役去骊山,结果多数劳役半道就跑了,他想,反正到地方也都跑完了,干脆让他们都跑走算了,半夜,他解开绳索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不管了。众人一哄而散,只有十余人留下陪刘邦喝酒,酒后夜行,遇一大蛇挡道,刘邦拔剑将蛇砍为两段,随后有一老妪在蛇旁大哭,问她哭什么?她说被斩之蛇乃白帝之子,今为赤帝之子所斩,所以哭。因为秦始皇听说东南有天子气,曾多次派人巡查,所以刘邦心中暗喜。不过被斩之蛇突然化为一道轻烟说,你今天将我斩为两段,200年后我要将你的江山斩为两段。为此刘邦又有些忧虑,这就是东、西两汉的来历。刘邦斩蛇起义创立了大汉王朝,斩蛇剑自然作为标志性国宝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二、斩蛇剑什么样

《史记》注引里说,“斩蛇剑长七尺”,而刘邦却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那么斩蛇剑到底是三尺还是七尺呢?《崔豹古今注》说“当高祖为亭长,理应提三尺剑耳;及贵,当别得七尺宝剑”。有人分析,三尺剑应是亭长佩剑,当时因为蛇比较大,刘邦另外找了一把七尺剑将蛇砍死。还有人说,斩蛇剑是把神剑,佩之三尺,用则七尺。这些说法孰是孰非一时难以辨别。还是《西京杂记》的描述比较形象,对我们了解斩蛇剑或许有所帮助,《西京杂记》云:“汉高帝斩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

三、斩蛇剑下落

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履,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八万器械,一时荡尽。”白痴皇帝司马衷继位后,因皇后贾南风专权导致“八王之乱”,使得西晋政权风雨飘摇,各地军阀进京像走马灯一样,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场无情大火焚烧了国家武库,当时负责管理武库的张华恐有叛乱,命令卫士先做好警卫,然后再去救火的时候为时已晚,208万件国家宝藏以及孔子履、王莽头颅和斩蛇剑等世界级宝物全部化为乌有。

但是据梁朝萧方等著《三十国春秋》说:“元康五年,闰月,晋武库失火,汉高祖斩蛇剑穿屋而飞。”这段记载言辞令人生疑,“穿屋而飞”到底是葬身火海的隐讳之词还是隐喻一段不为人知的内幕?不得而知,但是与此相印证的还有明人笔记《万历野获编》,此书记载:“至宋靖康,金人掳去古物,又有女娲琴、孔子履,何耶?······又唐宣宗令有司仿孔子履名“鲁风鞋”,宰相以下俱效之,号“遵王履”,则似孔子履未焚也。”尽管史书上对这些宝藏的下落存有争议,但作为汉代镇国之宝的斩蛇剑却一直没有重现江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宫心计这样的老婆 你敢娶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谁算出来武则天当女皇,李治怎么娶武则天的,宫心计讲的是唐朝哪个皇帝

    武则天是一个深知封建王室游戏规则的人,但是她并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参与者。在王权“游戏”中,武则天破天荒地另立规矩,以女性身份称帝。称帝,与其说是对极权的渴望,不如说是对极权影响力的高度认识、对极权的挑战。武则天14岁被选入宫廷。宫廷的权力斗争无不与极权沾上关系,小小年纪的武则天无可逃避,只能在王权“

  • 明末降臣钱谦益:水太凉 降清是为小老婆柳如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钱谦益水太凉头皮痒是谣传,嬴勾,僵尸王将臣

    蝼蚁尚且贪生,人更不愿意轻易去死,明末大文人兼大官僚钱谦益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为苟活找的理由太可笑,太弱智,以至于今天还成为笑柄。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此时此刻,尚留在南京城内的明朝大臣们,大体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抵抗而死,二是逃命而生,三是出降而荣。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曾力劝钱以

  • 独孤皇后:世上最悲惨的皇后五子全部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子衍宗丸的最佳搭配,为什么武则天之后再无女帝,独孤信的妻子哪个出身高贵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靠她发迹的丈夫曾对她发誓这辈子绝不会和别的女人生孩子,却依旧当着她的面大肆宠幸了别的女人;一生生育了5个儿子,却依次遭遇不幸,竟没有一个得到善终。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朝独孤皇后。独孤后和杨坚一共生了5个儿子,长子即杨勇。原本贵为嫡长子,隋朝建立后杨勇的太子之位是妥妥的,奈何杨

  • 满清权臣鳌拜:揭开吴三桂一事足以看出鳌拜的精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鳌拜在吴三桂敢反吗,鳌拜为什么动不了吴三桂,鳌拜不死吴三桂能反吗

    西军加入南明阵营之后,在李定国领兵出击下,南明在南方局势似乎又有了翻盘的样子。这对满清非常不利,如果这个局面继续下去,那么清廷还能不能震慑住南方的督抚、北方的蒙古都很难说。更何况西南、两广、福建还有手握重兵的三藩。为了控制三藩,尤其是其中实力最强的吴三桂,清廷廷一向软硬兼施,不但有强大的八旗军事威慑

  • 盘点:历史上孔明内政强于周瑜而军事能力差得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瑜真的心胸狭隘吗,真实的周瑜,周瑜被黑的太惨了

    人们对于周瑜和诸葛亮印象大都来自三国演义,事实上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很多内容与史实不同。我们下面根据多方面的史实来对二人进行比较:1、在内政方面,诸葛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消除蜀国的内患,诸葛亮北伐目的,可能就是用战争的手段来缓解国内的分裂。但蜀国区区百万人口长期供十万大军连年征战,是需要相当的经济基

  • 揭秘:周瑜的历史地位竟是与诸葛亮其实不相上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瑜不如诸葛亮的事例,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谁厉害

    《三国演义》描述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历史上真正的周瑜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才华横溢、精明老到,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熟读兵法、治军严谨,擅长调兵遣将。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在历史上周瑜的军事才能与诸葛亮

  • 岳飞的功劳有多大?岳飞与南宋前期的其他将领的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世忠和岳飞谁功劳大,岳飞庙左右大将,岳飞的历史功绩

    在南宋诸大将中,论战功,张俊浪得虚名,论捞钱,张俊首屈一指,论享福作乐,张俊第一。张俊最贪财,并且以贪财和富有而闻名于世。绍兴十二年,张俊被解除兵权,之后被封为清河郡王,敕建府第。通过赐予和兼并,张俊占有了巨额田产,成为古往今来罕见的大地主,号称『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张俊家共有良田一百多万亩,

  • 雍正当皇帝为何不开心:心灵孤独 缺乏安全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历史上所有形容皇帝的话,孤独的君王

    公元1723年,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禛45岁。这一年,他问鼎中国。雍正王朝开始了。这是康熙盛世之后的中国。表面上,帝国依旧强悍无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帝国的危机已是如影随形。那么,这亏空是怎么造成的,又该如何填补?依然没有人知道。雍正朝开局,繁华之下陷阱处处,帝国名声最响的那个男人面临空前挑战。雍正

  • 真实的雍正并非“情圣”:每天都有奏折都批不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雍正王朝历史真相,真实的雍正皇帝怎么样

    问:近来,电视荧屏上“四爷”(雍正)的身影无处不在,引发诸多关注和热议。作为既有争议又有魄力的皇帝,雍正给世人留下了不少谜团。有人说,雍正多疑、暴躁,也有人说他勤政、朴素。请问,雍正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解放牛网网友若曦答:雍正在位13年,锐意拓新,革旧除弊,从多方面奠定了所谓

  • 揭秘:汉朝刘胜精力全在酒色上竟生了120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胜墓怎么被发现的,光武帝刘秀位面之子,大汉刘据有没有当皇帝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