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的功劳有多大?岳飞与南宋前期的其他将领的对比

岳飞的功劳有多大?岳飞与南宋前期的其他将领的对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24 更新时间:2024/1/30 6:17:41

在南宋诸大将中,论战功,张俊浪得虚名,论捞钱,张俊首屈一指,论享福作乐,张俊第一。张俊最贪财,并且以贪财和富有而闻名于世。绍兴十二年,张俊被解除兵权,之后被封为清河郡王,敕建府第。通过赐予和兼并,张俊占有了巨额田产,成为古往今来罕见的大地主,号称『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张俊家共有良田一百多万亩,每年收租米六十万石以上,相当于南宋最富庶的绍兴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通过巧取豪夺,张俊还占有了大批园苑、宅第,仅所收房租一项,每年就多达七万三千贯钱,在南宋诸将帅中“最多赀”。张俊的子孙曾经一次捐献给南宋朝廷十万石租米,清单上分别开列了江东和两浙路六个州府所属十个县,共计十五个庄的租米数额。

张俊在世时,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偷,张俊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千两一个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意思是小偷搬不走它们,全都拿它们没办法。害死岳飞,和金国签订和约之后,南宋君臣开始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日,宫中开宴,达官贵人皆赴宴,一个戏子宣称:“我精通天文,世间贵人都与天上星相相应,我一看便知。只须用一文钱对着贵人一照,便可知其对应的星相。”戏子装模作样地一个个看过来,先看宋高宗,说事“帝星”,看秦桧,说是“相星”,看韩世忠,说是“将星”。看到张俊,停止了,看了又看,说看不见星。大家都有些害怕,催他再看,他又看一会,然后怪里怪气地说:“还是看不见星,只见张郡王坐在钱眼里。”南宋君臣登时哄堂大笑。

绍兴二十一年,宋高宗赵构驾临张俊家,张俊接驾供宴,张俊的这次家宴,堪称是中国“史上豪宴”冠军。为了讨好宋高宗赵构,张俊进奉上等酒食果子几百种,进献金器三千两、珠子六万九千多颗、玛瑙碗三十件,还进献 各种精细玉器四十多件,绫罗缎绵一千匹以及一大批名贵古玩、书画等。为此,曾有南宋诗人写诗讽刺道:『多蓄多藏凯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 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

南宋初年,战事频繁,岳飞、韩世忠都远戍在外,与士卒同甘共苦,而张俊一军却经常逗留在临安。张俊从军中挑选高大的英俊士卒,命令他们全身刺满锦绣花纹,然后短打出游,纵民围观,士兵苦不堪言,百姓摇头叹气;张俊还役使他的部下为皇帝营造宫殿,为自己修建豪宅,还盖了一座名叫“太平楼”的酒肆,赚钱营私;众军士编歌谣唱到:『张家寨里没来由,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军中还戏称『张太尉铁脸』,意指张俊无廉耻,不要脸,脸皮好像铁打的一样。这样一个贪鄙之人,却能够得到宋高宗赵构的宠信和青睐。

宋高宗赵构经常袒护张俊,对张俊十分宠信爱护,一再给张俊加官晋爵,甚至在张俊老病而死的时候,宋高宗赵构不仅亲自去祭奠张俊,还为此号恸大哭,须知当初宋高宗的兄弟姐妹们被金军掳掠而去,并遭到女真贵族的凌辱蹂躏的时候,宋高宗也没有如此伤心。再看看公而忘私的岳飞,不肯营造华宅,不肯纳妾,与士卒同甘共苦,长子岳云随军征战、屡立战功,岳飞却经常不报,然而岳飞最后却遭皇帝猜忌而被奸佞之徒陷害致死,真令人感慨世事的不公!

出身官宦世家的刘光世是皇帝的嫡系,他主要靠着资历老、与皇帝关系亲近且会奉承而忝为大帅。刘光世养尊处优、胆小怕死,向来害怕金兵,作战时又大多不敢亲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每逢诏令移驻前线,大多拒不奉诏而设法退避;刘光世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其部属,他的手下多是些骄兵悍将,打起仗来不行,欺侮百姓、骚扰地方却很凶。

刘光世经常虚报军额,多占军费;刘光世贪财好利,以经营田产而致『金钱巨亿』『置歌儿舞女』;刘光世还霸占良田,与民争利。刘光世在浙江青田霸占了大片良田,又在淮东一带掠夺膏腴水田三万亩。大臣们对刘光世深为不满。但是这样的一个贪财好利的庸将懦夫却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宋高宗不仅对他一再迁就姑息,还不断给他加官进爵。刘光世赋闲的时候,皇帝『以玩好物数种赐之,光世大喜,秉烛夜观,几至四更』。显然,大将玩物丧志、贪图享乐,反而使宋高宗十分放心。

当时贪财成为风气,就是名将韩世忠也未能免俗。韩世忠曾向宋高宗提出要求,愿用三万八千贯钱购买江南西路临江军新淦县没官田宅,后又提出要买北宋奸臣朱勔的平江府南园,请佃官田一千二百宋亩,宋高宗闻之大喜,顺水推舟,全部免费赏赐给他。宋高宗还认为韩世忠“持身廉”,将著名的永丰圩田赐他。韩世忠力辞,就算是廉上加廉。事实上,韩世忠家每年所收租米多达几万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雍正当皇帝为何不开心:心灵孤独 缺乏安全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历史上所有形容皇帝的话,孤独的君王

    公元1723年,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禛45岁。这一年,他问鼎中国。雍正王朝开始了。这是康熙盛世之后的中国。表面上,帝国依旧强悍无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帝国的危机已是如影随形。那么,这亏空是怎么造成的,又该如何填补?依然没有人知道。雍正朝开局,繁华之下陷阱处处,帝国名声最响的那个男人面临空前挑战。雍正

  • 真实的雍正并非“情圣”:每天都有奏折都批不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雍正王朝历史真相,真实的雍正皇帝怎么样

    问:近来,电视荧屏上“四爷”(雍正)的身影无处不在,引发诸多关注和热议。作为既有争议又有魄力的皇帝,雍正给世人留下了不少谜团。有人说,雍正多疑、暴躁,也有人说他勤政、朴素。请问,雍正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解放牛网网友若曦答:雍正在位13年,锐意拓新,革旧除弊,从多方面奠定了所谓

  • 揭秘:汉朝刘胜精力全在酒色上竟生了120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胜墓怎么被发现的,光武帝刘秀位面之子,大汉刘据有没有当皇帝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

  • 一代名将岳飞必死的根本原因:他只是一个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岳飞必死的七大原因,为什么岳飞该死,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

    不但是把抗金名将集中在孝宗时代北阀无用,就是再把不反对北阀的名臣集中到孝宗时代同样没用。我们总会把北阀失败归结为一两个人的因素,其实南宋的政治环境不变的话,再有一百个岳飞都是没有用。这是因为南宋缺少一个机制。一个思想机制和社会机制。纵观中国历史,对北方民族占上风的时代曲指可数:秦,汉武,东汉,初唐,

  • 历史中的岳飞:宋代官方忌谈论而清代被移出武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为了抑制武将势力的方针,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岳飞在的时候是哪个皇帝

    纵观历史,自岳飞风波亭遇害至今,八百多年来,无论是历代官方,还是普通中国老百姓有关他的讨论、评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一过程中,岳飞的形象也起起伏伏,一再地发生着变化,并且依附于他身上的故事也越来越离谱,甚至慢慢脱离了本来的面目。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

  • 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简介:一起谈谈炎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华民族文化始祖是谁,中华民族的始祖可分为哪三大集团,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什么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一带)。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姓:伊耆,后改姓姜氏:烈山氏名:石年生平简介炎帝与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武功县漆水河)

  • 同娶姑侄六人为嫔妃的淫乱皇帝 :北汉皇帝刘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太子妃和汉王的秘密,姑侄一家亲,母仪天下王政君的儿子

    刘聪非常高兴,立刻将刘殷的两个女儿、四个孙女召入宫里,册封二女为左右贵嫔,四孙女为贵人。刘聪每日与六个美女度春宵。魏晋的时候少数民族内迁,当时有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区,历史上称为五胡。西晋经过八王之乱以后国力衰弱,晋惠帝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自称为汉王。刘聪字玄

  • 揭秘:清朝康熙帝最早使用“自古以来”这个大杀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正的康熙皇帝,康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清朝康熙帝幼年时期的四大辅政大臣

    清朝康熙皇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边防军事部署和编纂《大清一统志》,清政府开始调查绘制中朝边界的地理图志。1685(康熙二十四)年,朝鲜咸镜道地方军政官员给送军器船只,纵容大批守边士卒越境偷采人参,在吉林头道沟与三道沟之间,枪伤前来绘制长白山、鸭绿江地图的清军协领勒楚。清朝派大臣到汉城与朝鲜国王共同查勘

  •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合法嘛?发生过“烛光斧影”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太祖传位太宗原因,宋太祖和宋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宗赵匡义还是赵光义

    在中国古代皇帝们一般在临终前,身边仅有几个贴身大臣,有的皇帝更是暴毙,而身边无一人,所以有些皇帝的临终遗诏不知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更是扑朔迷离!尤其是仅有的几个托孤大臣一旦故去,宫廷内幕就更成为不解之谜了!在没有第一手确切资料的情况下,只有凭“其他”资料来推测其来龙去脉,真真假假,难以琢磨,所以历史

  • 历史疑案:明朝袁崇焕到底是误国庸臣还是蒙冤栋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庸臣韩国,袁崇焕是不是被冤枉的,明朝袁崇焕左光斗失踪是不是真的

    一个“误国庸臣”,一个“蒙冤栋梁”,两种观点堪称势不两立、针锋相对。由于分歧实在太大,以至于很难有求同存异的基础。若要求同存异那么势必存在“蒙冤的庸臣”或“误国的栋梁”,虽说庸臣也可能蒙冤,栋梁偶尔也可能误国,但是如袁崇焕这样一个以“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