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成功获取民心的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成功获取民心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4/2/9 7:52:01

武则天明白农不兴则民乱,她察看了北至汾河两岸、东至汴州等地。当时洛阳下属各州县均田制的实施均不好,家有百亩田的只有十几户,一般农户只有十几亩田。洛阳是东都,朝廷和官员、豪族占田少者数千顷,多者十数万顷,且都是良田。魏元忠任洛阳令时,对大户的田加以限制,并将一些荒山、荒地分给无田或少田的农户,但这只稍稍缓解了部分农户的困难。武则天果断决定,东都和长安的屯兵田不动,把朝廷在洛阳和长安的田分出六成,其他凡占田千顷以上的大小官员、大族大户均退田一半,无偿分给无田和少田的农户。

武则天很重视边防要地的屯田事业,一则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二则可以稳定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三则巩固了国防。武则天派娄师德在河套一带屯田、郭振元在甘肃走廊屯田、黑齿之在河源屯田,这3位将军的屯田事绩都载入了史册。

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中,第十条是5年以上有功官员不再考核,第十一条是八品以上京官增加年俸,第十二条是任事久又有才德的官员可晋升。这些措施主要是为基层的小官、小吏制定的。我们知道,县令是七品芝麻官,八品官员是县令以下一些办具体事的小头头,他们常年在基层工作,相当的辛苦。为这些人增加年俸,稳住了这些小官、小吏,使他们安心地、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便是本固则邦安。史载,唐太宗死后3年,也就是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全国人口有380万户。

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历经53年,全国人口增至615万户,人口增长近一倍。如果社会动乱,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大小官吏、地主老财、豪门大户强征暴敛,人民生活不得安定,人口能增长吗?任时代、任何统治者,如果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为普通百姓和中下级官员着想,为他们争得利益,赢得了绝大多数百姓和官员的拥护。所以在武则天执政的50年中,有时她和那些权臣的斗争是用了一些权谋,而她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主要是她有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上面勾心斗角、风云变幻,民间则稳如泰山,这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是用暴力和阴谋权术可得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无所作为的宋徽宗居然救过汴梁弱势群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做了皇帝后,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遗憾的是,他天生就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人,若是让他专心于艺术创作,他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让他当一个大国的领袖,他似乎不是那块料。但宋徽宗曾经为做一个好皇帝而积极努力过,比如,为了救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曾经在京城开封创办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福利系统,设立了不少福

  • 宋哲宗:北宋最短命的皇帝却少有大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 岳飞另一面:南宋大地主 佃户每年交租上万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所有人都知道,岳飞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岳飞还是个大地主,同时他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商。为什么说岳飞是大地主呢?因为岳飞活着的时候,在江西九江(过去叫江州,是岳飞家属在北宋灭亡后的长期定居地)拥有“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一步,地一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岳飞嫡孙岳珂编

  • 隋文帝杨坚是怎样法不阿贵依法治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杨俊。杨俊被封为秦王以后,依仗权势,胡作非为。他竟违犯国家规定的制度,偷偷地放债取息,实际上是敲诈勒索。上梁不正下梁歪,杨俊手下的一些官员也乘机为非作歹,致使那些深受其害的小官吏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隋文帝得知消息后,派专使进行调查,处罚了100多个与这件事有牵连的人,并以此来警

  •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因而惹怒了那些皇族人员,他们认为此史官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向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怒,便

  •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吴起杀妻是给谁看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吴起确实是一个和孙武、孙膑比肩齐名的兵家大腕。吴起是春秋时代的卫国人,曾经拜曾子为师

  • 项羽最后一战败于作英雄秀?敌军重兵围困之下玩伤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杰,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刎乌江。究竟是什么,致

  • 孔子喜欢什么样的美女?必须有酒窝才入法眼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诗经》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学问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整理编辑者就是孔子。孔子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三千多首诗歌删减整理成311首,因此也被称为“诗三百”。其中6首只有题目,没有内容。而那些没有入选的诗歌就失传了,蛮可惜的。《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

  • 明末女诗人纪映淮 不忘亡国之恨拒绝清政府救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近代女诗人,胡适为什么不留在大陆,古代十大女诗人

    明末清初的南京女诗人纪映淮,守闺期间即以诗名饮誉江东。后因朝代更迭,落入生活底层,作品也大多散佚。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禛因欣赏她的才华而不得见,且误会了她的身份,发出一句感慨“不见题诗纪阿男”,结果与纪家人生出龃龉。闺中才女纪阿男名闻江东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王士禛因公事来到江宁(南京),有感于六

  • 王昭君的和亲之路:唐朝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昭君是自愿和亲的吗,王昭君嫁给了谁,女儿情琵琶完整版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称。王昭君因为“胡汉和亲,边塞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