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将弘时削除宗籍,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雍正将弘时削除宗籍,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51 更新时间:2024/1/17 16:57:01

雍正将弘时削除宗籍,他到底犯了什么错?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雍正是清朝极有作为的一个皇帝,甚至有评价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只可惜雍正仅在位13年,就连子嗣都没有多少。

雍正的女儿,在他即位之前就全部去世了,所以他后来只能收养了三个女儿。十个儿子中,又有六个夭折,剩下四个分别为弘时、弘历、弘昼和弘曕。然而在这仅剩的四个儿子中,雍正还将弘时削除宗籍,导致其郁郁而终。

弘时其实是雍正第四个儿子,序齿为皇三子。不过因为前面几个哥哥都夭折了,弘时又变成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在《清史稿》中,关于弘时的记载仅16个字:“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雍正本来就子嗣单薄,弘时又是存活皇子中的长子,如果真是像《清史稿》中所说,他是因为“放纵不谨”,就被雍正削除宗籍,实在让人难以信服。那么弘时到底犯了什么错,雍正才会气得将其削除宗籍,史书为何无任何记载呢?

弘时是否受重视

虽然《清史稿》中,对于弘时的记载很是模糊,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他史料中,找出关于弘时一生短暂经历的蛛丝马迹。

首先,他的生母是齐妃李氏,李氏很早就嫁给了雍正,在潜邸时为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将李氏封为齐妃,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和贵妃年氏。雍正本来子嗣就少,这时候弘时作为其长子,生母又得宠,自然是受到父亲重视的。

其次,弘时的嫡妻董鄂氏出身名门,是尚书席尔达之女。席尔达是清朝要臣,曾参与过平定三藩之乱,因立下大功得到康熙赏识,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等,是当时政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雍正对弘时是重视的,不然他不会为其找一个如此背景的妻子。

最后,弘时在成年娶妻之后,仍然与雍正住在一起。雍正即位从雍亲王府搬到宫中,还是带着弘时一家住进去的。按理来说,他应该为弘时另择府邸,可他并没有这样做,就完全可以证明,他对弘时是极其重视的。

从史料我们可以得知,至少到了雍正二年底,雍正与弘时的关系都还很正常。而且通过以上几件事,我们也可以肯定,作为雍正当时的长子,弘时是很受重视的。那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弘时到底犯了什么错

《清史稿》中说,弘时“放纵不谨”被削除宗籍,但我们看当初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他怒斥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太子“越位处事”是相当严重的,等同于有了谋逆的心思,但康熙后来还是原谅了胤礽,恢复了其太子之位。而弘时因为“放纵不谨”就被削除宗籍,况且他还不是太子,这样的惩罚,看起来实在太过严重了。

那么弘时最可能做了什么呢?在其他史料中我们可以找到,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曾下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圣旨中主要提及几件事:其一,雍正要将弘时过继给允禩为子;其二,既然允禩已被撤去黄带,玉牒除名,那么弘时过继之后,也理应做相同处置;其三,撤去黄带后,弘时要交给允祹“约束养赡”。

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弘时在允禩与雍正为敌的时候,曾私下支持过允禩。所以雍正将他过继给允禩,意思是你不是站在他那边吗,那你干脆去给他当儿子吧。而且这件事,在后来庄亲王允禄给乾隆上书的一份奏折中,也看出端倪。

允禄在奏折中这样说道:“总理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谨奏,为钦奉上谕事。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月奉上谕,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笃念兄弟之谊,欲仍收入谱牒,于情理允宜。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与宗人府办理可也。谨奏请旨。依议。”

这份奏折主要是请求乾隆念及兄弟之情,将弘时重新收入玉牒,不过却又提及关于弘时事件的几个要点:其一,弘时是受到允禩的牵连;其二,雍正曾对弘时小惩大诫,但弘时并未因此而改变立场,最终雍正不得不对他做了进一步处置。

从允禄等人的奏折也可以看出,弘时的确与允禩一事有所关联。而能够让雍正如此生气,唯一的解释就是,弘时曾站在允禩一边,与父亲在政治上产生了对立,甚至可能做出对雍正生命产生威胁的事。

当然,也有可能弘时并没有与父亲对立,而是有人刻意诬陷他。但不管弘时有没有支持过允禩,他受到允禩牵连倒是极有可能。不过关于这一切,史料中都不见记载。

史书为何无记载

弘时作为长子,不可能在史书上仅留下只言片语,就算他犯错之后的事没有记载,那么之前与雍正还很和谐的时候呢?

这就要从康熙时期说起了,都知道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他一生子嗣众多。但尽管如此,康熙在世时,也只有三个儿子被封为亲王,他们分别是:皇三子胤祉,封和硕诚亲王;皇四子胤禛,封和硕雍亲王;皇五子胤祺,封和硕恒亲王。

后来,康熙又亲自为亲王挑选了爵位继承人,其中胤祉的长子弘晟为诚亲王世子,胤祺的长子弘昇为恒亲王世子。按理来说,当时作为雍亲王长子的弘时,就该被封为雍亲王世子,可史料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按照清朝制度,宗室年满15岁就可授爵,当时弘时已经17岁,却没有受封,这就很奇怪了。或许有人会说,弘时并非嫡子,但恒亲王胤祺的世子弘昇也是侧福晋所生,因此这便不是理由了。

除此之外,雍正刚刚即位的时候,也进行了一次册封。其中,与雍正关系最好的兄弟允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这就不说了。但就连雍正的政敌允禩也被封为和硕廉亲王,还在幽禁中的废太子允礽都被封了郡王,可雍正偏偏没有册封自己的长子弘时。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雍正和弘时直到雍正二年底,关系都还很正常,所以这件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康熙和雍正都没有理由,在当时不去册封弘时,如果弘时真有什么问题,大可以说出来,毕竟就连废太子允礽的罪名都可以说得清清楚楚。

康熙和雍正这里难以找到原因,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考虑关于弘时受封的事实,是否被某人下令删除了呢?至于可能被谁删除了,笔者再举一个例子,大家或许会有些想法。

众所周知,雍正即位后,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清实录》中有记载:“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扁额上。”

就是说雍正即位之后,立马就写了一份传位诏书,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可当雍正驾崩后,众人拿出来的遗诏,上面却写着:“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就知道,皇四子弘历,是在雍正十一年,才被封为和硕宝亲王的。既然传位诏书是雍正元年所写,为何会出现雍正十一年才有的“宝亲王”?

由此可见,最后拿出来的这份诏书,并非一开始雍正写的那份。那么开始那份传位诏书上,写的到底是谁的名字,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写的是弘时的名字,后来弘时犯错被削除宗籍,雍正又重写了一份;一种上面始终是弘历的名字,只不过后来雍正可能觉得写得不太好,于是重写了一份。

也就是说,弘时在没有犯错之前,是雍正的长子,还很可能曾经占着雍亲王世子的名分。虽然弘时最终彻底失宠,被雍正削除宗籍,但他始终有过这些名分,因此乾隆才会刻意将一切都删去不存。

而且允禩、允禟、弘时这些人的宗籍,是雍正亲自下令削除的,但乾隆即位后,仍然决定恢复他们的宗籍。他还给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之,若将有待……”

意思是为这些人恢复宗籍,实则是雍正的遗愿。但仔细想来,这到底是雍正的遗愿,还是乾隆的修辞,就不得而知了。如果只是乾隆个人决定,那他为弘时恢复宗籍,实在就太耐人寻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操真的喜好人妻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受到无数海内外读者喜爱。邻国日本就以三国为题材,推出许多相关电子游戏、影视作品、漫画等。之所以《三国演义》经久不衰,主要还是因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群雄并起。刘

  • 历史上关羽经常会受到箭伤,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乱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自古乱世出英雄,因此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震撼着后世的我们,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关羽便是这样的一

  • 诸葛诞最终败给了司马昭,他到底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诞,字公休,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怎样的?他凭什么被称为“东吴四英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字子敬,东汉末年孙吴势力著名将领,杰出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曾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能人志士纷纷涌出,登上我国历史上最绚丽精彩夺目的三国舞台,并且,受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与宣传,三国时代给我

  • 历史上才女蔡文姬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多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女子大多身不由己,身如飘絮。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末,三国鼎立,烽火连年不休,朝堂之上,硝烟弥漫,白姓平民流离失所,就连文人骚客,名仕后人也无一例外遭受者水生火热的侵扰。这其中就不得不提起汉末的才女蔡琰,即蔡文姬。蔡文姬,汉末著名的才女,她是汉末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 在万历的后宫中,真正的人生赢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万历的后宫中,真正的人生赢家是谁?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明朝万历皇帝的后宫中,有两个女人相当出名,一个是王恭妃,一个是郑贵妃。王恭妃是太子朱常洛生母,原本也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宫女,要不是万历帝临幸了她怀上龙嗣,且生下的还是皇长子,恐怕王氏都不会在史书留下任何

  • 舒妃也曾执掌过后宫,为何一直都停留在妃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舒妃也曾执掌过后宫,为何一直都停留在妃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乾隆是个念情的皇帝,他对待自己的后妃,还是比较宽厚的,时不时就要对后妃进行一次晋封。有的妃子去世后,还能得到追封,尽量给予最优的丧礼。正因如此,乾隆后宫就有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

  • 乾隆册立继后,只是为了对太后的孝敬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册立继后,只是为了对太后的孝敬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于乾隆和继后那拉氏的关系,比较统一的观点是,乾隆并不爱继后,册立她为后只是迫于崇庆皇太后的压力,但历史真的如此简单吗?有关乾隆和继后“关系恶劣”这一点,其实主要来源于各种影视剧的传播。比如早年间火遍大

  • 历史上赵云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统赵广是赵云的儿子吗,赵云的死因之谜,赵云死在哪里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

  • 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纣王只爱妲己?商纣王帝辛独宠妲己的原因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纣王做过什么贡献,商纣王帝辛传,纣王最爱的女人是谁

    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时期,其疆域广袤,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但到了纣王时期,却被周所灭。很多人认为,殷商灭国,都是妲己狐媚惑主的关系,可这天下间美女如云,为什么帝辛偏偏只宠爱妲己一人呢?想知道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分析吧。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