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对比:两人的好色程度其实差不多?

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对比:两人的好色程度其实差不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83 更新时间:2023/12/15 1:13:46

唐太宗李世民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谩骂和攻击,连隋炀帝这个谥号也是唐朝恩赐的,充满贬义。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非多余的事,实际上这两人可以比较的地方很多,也很发人深省。

在为本朝平定天下方面,李世民战功赫赫尽人皆知自不必说,杨广也有平陈的很好的成绩单。那时杨广以晋王身份率军出征,51.8万兵马、50位总管,皆由杨广统一指挥。军事行动方面固然有高颎等参谋决断之功,但杨广作为统帅的作用恐怕也不能简单地一笔勾销。对本朝的战功,李世民更大。

隋炀帝与突厥民可汗一度将双边关系提升至蜜月期,直到启民可汗去世以后,双方关系恶化。对吐谷浑的征服,使得今天的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首次置于中原王朝的行政管辖之下。唐太宗对东突厥的的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颉利可汗被俘,以前臣服于东突厥的各族都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对高丽,隋炀帝三次劳师远征,第三次虽然高丽王乞降的结局给隋朝一点面子,但隋朝显然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唐太宗不顾众多大臣甚至后宫徐惠的批评和反对,坚持征高丽,还是未能取胜。大体说来,两人对本朝都有开疆拓土的业绩,唐太宗的成绩更突出。

经营洛阳和修大运河是彼此相关连的两件事。大运河把以长安为政治中心的中国西部,与旧日北朝的高齐与南朝的陈控制的东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上大多强调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枢纽作用,其实这是按照元朝大运河的走向和作用来理解隋唐运河了。在古代农业文明国度里能有隋唐大运河这样的构思和决策,毫无疑问是十分罕见的,然而又是经济上交通上极其有效的。唐人有诗赞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其实就大运河的作用来讲,隋朝大运河工程的意义决不会在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功绩之下的。“水殿龙舟”的辉煌与奢侈,都不能掩盖大运河的长久价值。营建东都洛阳,政治上便于控制东方形势,军事上兼有防御作用,经济上结合附近的洛口仓、回洛仓,缓解了朝廷的漕运压力,为灾荒年景里朝廷东迁就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隋炀帝营建洛阳,在中国的政治中心从偏处西部的长安向东边的开封等地转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长时段历史来看,这两大工程对后代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其正面效益应该超过长城工程。所以说,隋朝修大运河与营建东都洛阳的历史作用绝对不可低估。这也是隋炀帝心胸远见的卓越表现,此举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在私德方面,两个人继承帝位都引人批评。李世民杀兄夺位的玄武门之变,早为读者熟知。杨广究竟是属于正常即位还是弑父抢班夺权呢?宫中事秘,千载之下,难以断定。在历史上,这两人在这方面都属于名声不佳的,挨骂的时候多。男女方面,炀帝有好色的名声,甚至有在其父临终之前急于调戏陈夫人的“绯闻”。历代帝王中杨广这方面其实并非特别出圈,陈夫人被调戏的故事也许还有文人渲染传播来污蔑杨广糟践杨广的可能性。唐太宗的太太团规模也不小,其中既有长孙皇后,有贤妃徐惠,也有隋炀帝的女儿,有弟弟齐王元吉的妃子。这方面,两人真的差不太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幼时靠吃柿子免被饿死 登基后大力推行种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眼下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像朱元璋父子这样喜欢种树的皇帝了。朱元璋喜欢种树,原因很多。一是他幼时几乎饿死,后来因吃了树上的柿子而捡回了小命,这让朱元璋意识到,乱世中果树是可以救饥的;二来,朱元璋登基后,有

  • 曾国藩喜欢写挽联练笔 死人写完又偷偷给活人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个爱写文章的人,每天都坚持练笔,当真是笔耕不辍。不过有时也有点过火,据清代李伯元的《南亭笔记》记载,曾国藩将写挽联也作为练笔手段。但因为死人不够用,所以他居然偷偷给活人写挽联,这也算一朵奇葩了。有一次,老曾的老友汤鹏发现了曾国藩写的一大堆挽联,其中既有写给死人的,也有写给活人的,可怕的是居然

  • 最牛太监刘克明玩宫女给皇帝戴绿帽 最后送了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最牛太监玩宫女给皇帝戴绿帽 做错一件事让其送了命中国最牛的太监不是李莲英,不是魏忠贤,而是这位敢睡皇帝老婆的假太监刘克明。唐敬宗李湛时期,刘克明冒充阉人,混吃混喝,甚至给皇帝戴绿帽子。你一定会觉得这个皇帝很窝囊,可事实上这皇帝压根不想做皇帝。刘克明是大太监刘光的养子,刘光凭着自己的权势把他弄进了皇宫

  • 年羹尧特殊方式报恩 断绝恩师儿子当官的念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据《清稗琐缀》记载,年羹尧年轻时有位恩师,姓杜,等年羹尧当上大将军时,杜老师已亡故,剩下妻儿艰难度日,偏偏儿子不成器, “颇愚鲁”。杜夫人无奈,派小杜前往西北边陲寻年羹尧,求帮助。小杜千辛万苦到了年羹尧在西北的驻地,将名片投入将军府,眼巴巴地等着年将军能给个机会。不想年羹尧根本就不见他。小杜在西北待

  •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女儿从皇后摇身一变成了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女子,都希望娘家人好,可娘家人一旦好到能改朝换代,就会造成她们身份上有一种极为不真实的恍惚感,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那就是最好的戏剧,矛盾张力十足,够后人感叹的。《容斋随笔》可算作一部历史评论集,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文言文写就的,信息量几乎相当于几百万字的白话文了。其作者洪迈,南宋大文豪,除

  • 揭秘:文武全才的大才子辛弃疾为何落得悲剧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文武全才的辛弃疾为何落得悲剧下场 一直想为辛弃疾写点什么,总也没能如愿。今天闲来翻书,读了辛弃疾的部分词作,顽石的夙愿终于可以得偿了。流连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的浩叹面前,咀嚼再三,沉吟良久,情溺其中,不能自拔……恍然而觉,是因为滑落进嘴角的泪珠让我品尝到了咸咸的苦涩。 无论是各种书

  • 北齐肃宗高演简介 高演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肃宗高演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初,进爵为常山王。天保五年(554年),除并省尚书令。天保朝起开始参预朝政,政治经验逐渐成熟丰富,眼见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趋炎附势,惟高演满脸忧愁,不时直谏。文宣帝答:“但令汝在,我何为不纵乐?”他素来受文宣帝宠信,因此文宣帝临终时,表示必要时皇位可以相

  • 雍正死因大揭秘:雍正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后,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终没有停止政事。八月二十二日晚,雍正病情突然加剧,凌晨时就驾崩了。据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当时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官方记载认定他是病死的。此后,还

  • 状元皇帝李遵顼:西夏王朝唯一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遵顼,1163年生,党项族,夏崇宗之曾孙,李安全堂兄弟李彦宗之子,虽辈份比桓宗、襄宗低,但年龄却比他们高。1203年(西夏天庆十年)庭试大显身手,夺得第一,之后袭封齐王,仕途一路顺畅。1211年(皇建二年),西夏齐王李遵顼废襄宗李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光定,时年49岁,为西夏第八世神宗皇帝(1211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