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摄政王多尔衮曾被开除“族籍” 至乾隆年间才恢复

摄政王多尔衮曾被开除“族籍” 至乾隆年间才恢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94 更新时间:2024/1/2 20:08:59

只要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宫廷当中最激烈的斗争并非如穿越小说描述的那样是后宫嫔妃们的争宠,真正激烈的宫廷争斗还是关于皇权的归处,而且多数发生在兄弟、叔侄等血亲之间,与争宠相比,争斗也更为血腥和暴力。

清入关前,从无传位遗诏当上皇帝的皇太极开始,这种激烈的斗争直到乾隆以后才逐渐减弱,爱新觉罗亲族之间的恩怨在玉牒中也有所反映,典型表现就是“不入玉牒”。

张虹说:“在每次清玉牒编修的序言中,都有关于哪些犯罪族人不入玉牒的说明,《清实录》中对这些情况也有很多记述。 ”早期不入玉牒的代表人物就是多尔衮,这位为清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宗室,生前和死后境遇天壤之别,而且由于他本身又是清宫三大疑案之一“庄妃下嫁”的男主角,所以在清史中也是重要传奇人物之一。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先后受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死后不仅被剥夺亲王封号,甚至被掘坟扬灰。所以在早期清玉牒中,努尔哈赤第十三子与第十五子紧密相连,压根就不提有第十四子。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为多尔衮恢复亲王称号和宗室身份后,才在乾隆五十二年以后的玉牒中重新出现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佟悦说:“我们查看了‘庄妃下嫁’的消息主要流传者,多是反清复明人士,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不排除当时明人在故意泼黑清统治者。 ”

散布“庄妃下嫁”的代表人物是反清人士张煌言,他在反清斗争中一口气写了10首诗对清宫这段悬案进行冷嘲热讽。

现在找到事实真相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不过翻看史料,多尔衮戎马一生的最大受益者是顺治,然而,他对这位亲叔叔的恨实在耐人寻味,给弄清真相增加了更多的变数。

至于清入关前后有多少爱新觉罗族人因为获罪被逐出玉牒,《康熙朝实录》有这样的记述:“查革退宗室内除原任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无嗣,无庸议外,其原任贝勒莽古尔泰、德格类,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子孙共二百一十六人俱应给以红带,记黄档内,纂修玉牒时一并载入。又宗室阿尔通阿之子孙四人,现入觉罗红档,无庸另议,应将阿尔通阿之名补入黄档内,增载玉牒。其觉罗勒尔森、昂阿拉、吴丹等之子孙共二十九人,俱应给以紫带,记红档内,亦俟纂修玉牒时一并载入。 ”

被逐出玉牒的还包括康熙年间参与夺嫡,后来被逼改名的阿其那和塞思黑。张虹说:“玉牒中当然看不到这样的名字,这两个名字满语意思也不是部分学者认为的‘猪’‘狗’。简单分析,雍正即使再生气也不会让自己的亲兄弟改成这样的名字,不仅有辱自身,也是对他们的父亲康熙大不敬。 ”对他们后人的态度,到了乾隆年间也有了变化,《清实录》中记载:“从前阿其那、塞思黑不孝不忠,思乱宗社获罪,皇祖我皇考万不得已止令削籍离宗”,遵从康熙“若屏除宗牒之外,恐将来日久,则与庶民无异”的考虑,也采取康熙五十二年的做法,“将阿其那、塞思黑之子孙,给予红带,收入玉牒。 ”

当然,此后仍有犯罪爱新觉罗族人“不入玉牒”,不过再没有谋逆之类大罪。

记录在案有嘉庆年间的一例,《清实录》里这样记述:“又谕:刑部奏审明魁敏、窝什布图钦、图敏等私习西洋教,业经反复开导,该犯等仍坚不出教,请将魁敏等发往伊犁充当折磨差使等语,图钦、图敏俱系苏努曾孙。雍正年间,苏努因犯罪黜革宗室降为红带子,是该二犯本属罪人子孙,理宜安分守法,乃敢私习洋教,经该部再三开导,犹复始终执迷不悔,情殊可恶。图钦、图敏著革去红带子,并于玉牒末除名。 ”在这个案件中,获罪宗室成员被彻底除名。

时过境迁,当争斗变成前尘往事,恩怨随同主人公化作飞灰之后,与当初的恩恩怨怨相比,后世爱新觉罗族人似乎更在意的是祖上都有哪些人,做过什么事。

在佟悦给记者翻看的爱新觉罗族人编修的《爱新觉罗宗谱》中,当年斗个你死我活的兄弟们又都恢复了原来名字,长幼有序、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了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对比:两人的好色程度其实差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谩骂和攻击,连隋炀帝这个谥号也是唐朝恩赐的,充满贬义。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非多余

  • 朱元璋幼时靠吃柿子免被饿死 登基后大力推行种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眼下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像朱元璋父子这样喜欢种树的皇帝了。朱元璋喜欢种树,原因很多。一是他幼时几乎饿死,后来因吃了树上的柿子而捡回了小命,这让朱元璋意识到,乱世中果树是可以救饥的;二来,朱元璋登基后,有

  • 曾国藩喜欢写挽联练笔 死人写完又偷偷给活人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个爱写文章的人,每天都坚持练笔,当真是笔耕不辍。不过有时也有点过火,据清代李伯元的《南亭笔记》记载,曾国藩将写挽联也作为练笔手段。但因为死人不够用,所以他居然偷偷给活人写挽联,这也算一朵奇葩了。有一次,老曾的老友汤鹏发现了曾国藩写的一大堆挽联,其中既有写给死人的,也有写给活人的,可怕的是居然

  • 最牛太监刘克明玩宫女给皇帝戴绿帽 最后送了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最牛太监玩宫女给皇帝戴绿帽 做错一件事让其送了命中国最牛的太监不是李莲英,不是魏忠贤,而是这位敢睡皇帝老婆的假太监刘克明。唐敬宗李湛时期,刘克明冒充阉人,混吃混喝,甚至给皇帝戴绿帽子。你一定会觉得这个皇帝很窝囊,可事实上这皇帝压根不想做皇帝。刘克明是大太监刘光的养子,刘光凭着自己的权势把他弄进了皇宫

  • 年羹尧特殊方式报恩 断绝恩师儿子当官的念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据《清稗琐缀》记载,年羹尧年轻时有位恩师,姓杜,等年羹尧当上大将军时,杜老师已亡故,剩下妻儿艰难度日,偏偏儿子不成器, “颇愚鲁”。杜夫人无奈,派小杜前往西北边陲寻年羹尧,求帮助。小杜千辛万苦到了年羹尧在西北的驻地,将名片投入将军府,眼巴巴地等着年将军能给个机会。不想年羹尧根本就不见他。小杜在西北待

  •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女儿从皇后摇身一变成了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女子,都希望娘家人好,可娘家人一旦好到能改朝换代,就会造成她们身份上有一种极为不真实的恍惚感,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那就是最好的戏剧,矛盾张力十足,够后人感叹的。《容斋随笔》可算作一部历史评论集,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文言文写就的,信息量几乎相当于几百万字的白话文了。其作者洪迈,南宋大文豪,除

  • 揭秘:文武全才的大才子辛弃疾为何落得悲剧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文武全才的辛弃疾为何落得悲剧下场 一直想为辛弃疾写点什么,总也没能如愿。今天闲来翻书,读了辛弃疾的部分词作,顽石的夙愿终于可以得偿了。流连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的浩叹面前,咀嚼再三,沉吟良久,情溺其中,不能自拔……恍然而觉,是因为滑落进嘴角的泪珠让我品尝到了咸咸的苦涩。 无论是各种书

  • 北齐肃宗高演简介 高演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肃宗高演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初,进爵为常山王。天保五年(554年),除并省尚书令。天保朝起开始参预朝政,政治经验逐渐成熟丰富,眼见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趋炎附势,惟高演满脸忧愁,不时直谏。文宣帝答:“但令汝在,我何为不纵乐?”他素来受文宣帝宠信,因此文宣帝临终时,表示必要时皇位可以相

  • 雍正死因大揭秘:雍正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后,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终没有停止政事。八月二十二日晚,雍正病情突然加剧,凌晨时就驾崩了。据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当时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官方记载认定他是病死的。此后,还

  • 状元皇帝李遵顼:西夏王朝唯一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遵顼,1163年生,党项族,夏崇宗之曾孙,李安全堂兄弟李彦宗之子,虽辈份比桓宗、襄宗低,但年龄却比他们高。1203年(西夏天庆十年)庭试大显身手,夺得第一,之后袭封齐王,仕途一路顺畅。1211年(皇建二年),西夏齐王李遵顼废襄宗李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光定,时年49岁,为西夏第八世神宗皇帝(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