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王安礼是什么人?他与王安石是何关系?

历史上王安礼是什么人?他与王安石是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68 更新时间:2024/1/25 1:20:28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王安礼,字和甫,他是北宋时期的大臣、诗人 ,是一位敢于进谏的勇者。他的哥哥是宋朝著名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一生的政绩很多,而且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铿锵有力,对于社会和文化界的影响非常大。

王安礼与王安石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其实王安礼自身非常优秀,他27岁考中了进士,进入了唐介幕府工作,之后也出任过翰林学士和开封知府的职位。

王安石提出变法的意见之后,王安礼是站在反对一派的,当时持反对意见的还有苏轼。苏轼上书失败之后,宋神宗将他贬黜,王安礼也不畏惧权限,冒险给苏轼求情,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01

光环下敢于直言

如果王安礼没有王安石这个哥哥,那么他在行辈之中也是文采突出的。他27岁考中进士,成为皇帝身边的言官,在朝堂之上勇于质问皇帝,避免了很多错事的发生。

就算在王安石的映衬之下,他还是与他的两位兄长王安国、王安石并称为临安三王。虽然在哥哥的映衬之下,他这一生的仕途都没有那么的光辉灿烂,但是哥哥王安石的作风对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王安石一生刚正不阿,对于朝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对于兄弟几个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王安石的几个兄弟在政治上的成就虽没有他多,但是个个都是为社会人民做出贡献的。

王安石作为朝廷的宰相,明察秋毫,在发现北宋朝廷内已经出现了不可挽回的问题之时,他锐意进取,决心改革。宋朝是一个文人执掌权力的朝代,文人在朝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时的一些宰相群体认为改革变法是对先前封建制度的毁坏,所以也有一大部分人是不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的。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在这个反对的队伍之中。

当时第一个持反对意见的是大词人苏轼,苏轼是一个典型的守旧派,在王安石向宋神宗提出这个想法之后,苏轼反对王安石的这个想法。后来宋神宗还是支持王安石变法,为避免突生变故,宋神宗下令处死苏轼。

当时的朝廷文官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替苏轼说话,但是这个时候王安礼站了出来。就算是他的亲哥哥做的事情,王安礼也会站在社会民众的角度上思考,真正为百姓谋实事。

宋神宗下令之后,王安里站了出来,他对宋神宗说,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皇帝是对一个敢于说真话的宰相进行攻击的,如果真这么做,那么气量何在。当然,王安礼说的比较委婉,宋神宗在听后还是减轻了对苏轼的惩罚,苏轼得以活了下来。

02

顺遂的一生

虽然王安礼考中进士的时间已经快30岁,与家中的几位兄长相比,都比较晚了,但是他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工作,勤勉政事。宋神宗在位期间,王安礼为当时的枢密使吕公弼也出谋献策,提出了很多可取的方案意见,并最后得以实施。

宋神宗对于王安礼的才华非常的喜欢,想重用他,但是因为他的哥哥王安石担任当朝的宰相。所以为了避嫌,他就辞去了好的职位,只当了一个非常小的著作佐郎的官位。

后来他接连出任了润州、湖州等地区的官职,并且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拿到了翰林学士这个职位。翰林学士是皇帝身边掌管发布机密文件的一个职位,已经与皇帝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了。

后来王安礼又做了开封知府的一个工作,在位期间也是尽心尽力,解决了多年累积的冤案、假案。王安礼的一生并不只是在皇帝身边带着他更多的时间是在一些小地方当地方官,但是不论是哪种职位,王安礼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好本分工作。

王安礼的这一生可谓是比较顺遂的了,这与他的性格有非常大的关联。王安礼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学者,他为人非常谨慎,品性纯良。在史书记载中,几乎找不到关于王安礼任何率真直接的言论,他向来都是敦厚平和的。

王安利绝对不是一个急功近利之人,他的身上少了很多浮躁之气,他在温润的同时又不失坚挺。正是因为他这种独特的性格,才在他的仕途生涯中有了不少的好处。

03

独特的文人风骨

王安石兄弟几个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就也是因为家中对于他们的培养非常的重视。王安礼也是如此,王安礼从小时候就熟读经史,并且沉醉于儒学经典之中,他对儒家思想有着自己的见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散了很多。

王安礼的散文题材往往是仕途生活,和官员活动联系在一起,他注重儒家的传统,诗词大多都是歌颂功德的作品。他的散文拥有多种文体,主要以奏章为主,以短篇为主。他的各类文体都会紧密的契合题材内容的要求,而且有非常多样的风格特点。

王安礼的诗词创作虽然没有王安石那么有名,但是他一生所做的诗也是不少。史诗记载中,他的现存诗词有43首,而且题材涉及多个方面。

介于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他的诗词中很少提及到百姓的疾苦,也很少揭示实际,也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对于相思,离别之情更是少之又少。诗中大多都是对公德文化的歌颂,所以情感类型也比较少,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赶不上王安石。

04

总结

王安礼的一生虽然都活在哥哥王安石的光圈之下,但是他并没有依仗哥哥的权威帮助自己获得财富和权力,而是认真凭自己的真本事去赢得了一切。他品性纯良、做事谨慎,一生的仕途也是顺遂无阻。

哥哥王安石提出的变法在当时社会一部分人看来,是对封建礼仪制度的挑战,王安礼也没有因为是自己的亲人而因此沉默不言,相反,在哥哥的反对者苏轼被下令斩杀之后,他反而不畏惧权威,勇于进言,让苏轼免死,只落得了一个贬谪的惩罚。

正因为王安礼有这样的品性,王安石和王安礼兄弟之间,才得以成为历史上的千古佳话。足以可见,王家的家庭教育有多重要,不然王佳也不会接二连三的培养出来这么多对社会有用的将相之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咸丰帝一生三大错误,让清朝元气大伤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帝一生三大错误,让清朝元气大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要说起清朝较弱的皇帝,在笔者心中,咸丰一定是排得上号的,就连《清史稿》都评论他:“文宗厌廷臣习于因循,乏匡济之略。”咸丰是好不容易才继承皇位的,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后来的恭亲王奕訢。而得以继位的咸丰,却以三大错

  • 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邓禹排名第一?邓禹排名第一的真实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那么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邓禹排名第一?下面就听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娓娓道来。邓禹排名第一的真实理由:(1)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在河北时也就是二次创业阶段很多决策性问题都是和邓禹商议后决定的

  • 明朝宗室吃穿不愁,为什么要去打劫官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宗室吃穿不愁,为什么要去打劫官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的分封制,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下来的。朱元璋白手起家,对于拥有的一切万分珍惜,他信不过外人,所以就将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并给了他们较大的权力,以便合力守卫大明江山。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想得十分深远,他为子孙后代都

  • 从乾隆皇帝的行程看,古代皇宫怎么过新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从乾隆皇帝的行程看,古代皇宫怎么过新年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每到新年,明明是放假的时候,却总感觉比任何时候还要忙。可要说起忙,平常百姓哪里比得上皇帝。今天我们就从乾隆的行程出发,来看看古代的新年,宫里都是怎样度过的。一般除夕夜的子时,就意味着新一年已经开始了,所以民间都流行“

  • 能够影响汉武帝的女人都有谁?围绕汉武帝皇位的五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几个女人,汉武帝一生有多少个女人,汉武帝的四个女人是谁

    一代天骄汉武帝,曾经也是个在五个女人争斗夹缝中登上大位的皇帝。那么能够影响汉武帝的女人都有谁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刘彻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强盛最辉煌的时期。古代史料《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

  • 李胜是什么人?高平陵之变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平陵死了哪些人,李陵最后的结局,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不反抗

    东汉末年,曹操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增强势力,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延康元年(220年),汉献帝禅让,曹丕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不过曹魏政权先后历经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叡等五帝之后,就被司马炎给取代了,只存在了53年。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三国曹魏大臣李胜,在曹魏灭亡时他扮演着什么角色?李胜(?

  • 李昉一生政绩平平,为什么能得到文正的谥号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庙号尊号年号谥号,文正是最高级的谥号吗,谥号有褒贬吗

    李昉一生政绩平平,为什么能得到文正的谥号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文正”,是古代文官都梦寐以求的一个谥号,统治者一般不会轻易,将此谥号赐予别人,也就显得尤其珍贵。所以那些拥有“文正”谥号的人,基本都是对国家极其有贡献,以及深受文人敬仰的对象。比如魏征、范仲淹、曾国藩等人,大家都

  • 周贞王姬介:东周第十六位君主,他的谥号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君主的意思,崔杼和庆封,周贞霄

    姬介,即周贞王,姬姓,名介,周元王姬仁之子,东周第十六位君主,在位2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三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晋幽

  • 周元王姬仁:东周第十五位君王,在位期间勾践成为一时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周元最后娶了谁,秦国灭周天子

    姬仁,即周元王,姬姓,名仁,周敬王姬匄之子,东周第十五位君王,在位共8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元王在位时,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他在位期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后,统帅大军乘胜北渡淮河,在徐(今山东省滕州南)约齐、晋、鲁、宋等国会盟。会盟后,派人给姬仁送去贡品,

  • 周景王姬贵:东周第十二位君王,在位时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景王之无射也翻译,东周的最后一个皇帝,周景王之无射也句式

    姬贵,即周景王,姓姬,名贵,周灵王姬泄心之子,东周第十二位君主,在位共25年。前520年去世,葬于翟泉(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其子周悼王、周敬王先后即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