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坑杀了多少赵国士兵?

解密: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坑杀了多少赵国士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4/2/3 18:27:27

在战国后期,天下强国只剩下秦国和赵国。其中,因为韩国上党地区的归属问题,立志统一的秦国决定对赵国发动战争,目的是为了实现夺取上党、削弱赵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严格意义的上的长平之战,一共持续了三年时间。其中,秦国和赵国光对峙就对峙了两年半。而且,如果不是赵国国君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坚守不出的廉颇的话,这场对峙还有持续下去的可能性。至于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对峙,则是因为两国国家的实力相差不大,稍微不慎的话,就不仅仅是一个长平、上党等部分地区的得失,而是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由此,在整体实力不如秦国的基础上,廉颇自然会采取守势。但是,在赵括走马上任后,赵国最终走向了深渊。那么,在长平之战中,白起所说的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士兵,是真的吗?

在笔者看来,考虑到长平之战历经三载,所以,一种可能性就是:赵国确实在三年的时间里一共损失了四十万大军,这四十万士兵不仅指前线的作战部队,也包括了后勤补给等辅助军种。换而言之,白起没有一次性坑杀了四十万多的赵国士兵。当然,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再也没有恢复国力,这倒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为什么在史料中会流传白起活埋四十万赵卒的说法呢?

笔者认为其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作为和李牧、廉颇、王翦并列的四大名将,白起非常擅长打心理战。而且,在古代兵法中,也特别强调: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结合白起的过往带兵指挥经历,可以发现白起的作战风格就是一步一步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并赢得了让敌方胆寒的“人屠”名号。放到长平之战中,也许白起每次战斗也就坑杀了五六万的赵军,但是经过了三年的累计,加上各类其他因素造成的敌军死亡,再包括最后俘虏的赵军,总数可能达到了四十万。而白起简单的说自己坑杀了四十万大军,也是希望震慑东方六国。

另一方面,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是按照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的。而且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行为,无疑激起了儒家的报复心理。其中,作为儒家一派的史家,自然也加入到抹黑秦国的阵营中。由此,作为秦国的重要将领,用“白起坑杀40万赵军”来渲染残暴无道的秦国,无疑会激起广大人民的同仇敌忾。

总而言之,对于持续三年的长平之战,赵国总共损失的军队在四十万人数,而白起一共杀得的赵军自然无法等同这个数目。毕竟在那个生产力较低的战国时期。饿死、累死、病死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军队的大范围减员。由此,估计白起至多坑杀了20万的赵军,而且不是一次性坑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和珅胸罗万卷为何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年”、“有为青年”,应该不是过誉的溢美之词。像他那样的身世,给他明摆着的出仕正途,当然就是通过乡试之

  • 秦二世胡亥:秦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是如何对待手足与大臣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亥,即秦二世,又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在位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

  • 周赧王姬延:东周末代君主,在位期间其他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姬延,即周赧王,姬姓,名延,周慎靓王姬定之子,东周第二十五位君王,也是东周末代君主,是周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59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今河南洛阳附近,当时东周的首都),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

  • 三国时期蜀汉诞饿四征将军分别是哪些?为何空缺征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大致为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也即在魏蜀吴三国中,大将军(大司马)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至于偏

  • 周显王姬扁:东周第二十三位君主,他的谥号为何是“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姬扁,即周显王,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姓姬,名扁,周安王姬骄之子,周烈王姬喜之弟,东周第二十三位君主,在位共4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周烈

  • 徐妙锦宁愿出家也不嫁给朱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徐妙锦宁愿出家也不嫁给朱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由于男女地位不同,便代表着二者出头的方式不同。男人可以去考科举入仕,或者直接继承家业。可女人既不能参加科举当官,也无法继承家业,要想出头,要么就嫁得好,要么就生得好。所以在古代,能够嫁一个如意郎君,再生下一个儿

  • 历史上王安礼是什么人?他与王安石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安礼,字和甫,他是北宋时期的大臣、诗人 ,是一位敢于进谏的勇者。他的哥哥是宋朝著名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一生的政绩很多,而且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铿锵有力,对

  • 咸丰帝一生三大错误,让清朝元气大伤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帝一生三大错误,让清朝元气大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要说起清朝较弱的皇帝,在笔者心中,咸丰一定是排得上号的,就连《清史稿》都评论他:“文宗厌廷臣习于因循,乏匡济之略。”咸丰是好不容易才继承皇位的,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后来的恭亲王奕訢。而得以继位的咸丰,却以三大错

  • 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邓禹排名第一?邓禹排名第一的真实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那么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邓禹排名第一?下面就听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娓娓道来。邓禹排名第一的真实理由:(1)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在河北时也就是二次创业阶段很多决策性问题都是和邓禹商议后决定的

  • 明朝宗室吃穿不愁,为什么要去打劫官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宗室吃穿不愁,为什么要去打劫官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的分封制,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下来的。朱元璋白手起家,对于拥有的一切万分珍惜,他信不过外人,所以就将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并给了他们较大的权力,以便合力守卫大明江山。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想得十分深远,他为子孙后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