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元帝萧绎有哪些文学成就?一首《春日》诗处处写春

梁元帝萧绎有哪些文学成就?一首《春日》诗处处写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32 更新时间:2024/1/7 13:16:27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才子皇帝,著名的有宋徽宗、南唐后主李煜,南北朝时期也有一位才子皇帝,多才多艺的他实际上也是葬送南梁的主要责任人,他就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南朝梁国的第六位皇帝——梁元帝萧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萧绎不仅是出生于帝王之家,也是出生于文学世家,其文才十分了得,在历代取得文学地位的帝王之中,“四萧”(梁武帝萧衍与三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堪比三国时期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而萧绎又是“四萧”之中的佼佼者,文学成就堪称翘楚。

萧绎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上出现的数百个帝王之中留下的著作最为丰富的皇帝,远比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博学多才,他还是唯一一个进入诸子百家的皇帝,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

萧绎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如《孝德传》 、 《忠臣传》 、《注汉书》 、 《周易讲疏》 、 《老子讲疏》 、 《全德志》 、 《江州记》 、 《贡职图》等。《梁书·元帝本记》称赞他:“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思敏捷,无人能和他相比。

萧绎虽然没有像宋徽宗那样从未被人超越的“瘦金体”书法水准,但单论绘画水平,五千年来的近五百个帝王之中,无人可出其右。

萧绎所画的《职贡图》,记载下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使节长相,上面既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这不但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极为珍贵的一份资料。

并且,萧绎还博学多才,据《隋书·经籍传》记载,萧绎研究的花样可谓五花八门,包容万象。

萧绎除了拥有文学家、诗人、学者、画家、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音乐家,其对中医的研究放到现在可拿博士头衔;他的围棋水平至少是职业九段高手;他还是玄学研究高手,在众多研究周易专家之中占据显赫的地位。

生在重文轻武的南朝梁国的萧绎甚至还写了一本兵书《玉韬》。

更令人吃惊的是,南朝士大夫们对骑马十分反感,认为那是野蛮人才做的事情,萧绎却不辞辛苦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养马,甚至写了一部专著——《相马经》,里面的研究成果达到了相马专家伯乐的水准。

据此看来,萧绎的才华以及学问简直无人能及、无所不包!

萧绎早在当湘东郡王时写过一首《春日》诗,在这首五言古诗里,全诗共十八句90个字,句句含有“春”字,“春”字多达23个:

《春日》 萧绎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

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似惜春时。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毫无违和之感,只会让人感到满眼春色,处处春情,春满大地。

这首诗从结构上说,按顺序依次写了春回、春色、惜春,情景穿插,井然有序;从景物上说,依次写了春风、春芳、春禽、春园、春花,抓住了春的特征。

全诗处处写春,处处抒情,在明媚动人的春光里,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仅凭这首《春日》诗,萧绎就足以在我国文化历史长廊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时另一位才子诗人鲍泉,也专门写了一首应制诗,来和萧绎的那首《春日》诗:

《奉和湘东王春日》 鲍泉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

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

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

新思独氛氲,新知不可闻。

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这首诗是鲍泉奉和萧绎的《春日》所作,全诗十八句,不仅句句有“新”字,而且还多达30个“新”字,堪称是同字诗中的一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太极是怎么继承努尔哈赤大位的?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大位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努尔哈赤为什么选择皇太极,忽必烈与努尔哈赤的关系,努尔哈赤下来是谁

    历史上继承努尔哈赤大卫的候选人一共有4位,最后成功当上皇帝的是皇太极,但是很多人都觉得皇太极得位不正,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承努尔哈赤大位的理由详解,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后金是大清王朝的前身,是由努尔哈赤带领的一支强大的队伍。在与明朝军队的战争中,努尔哈赤

  • 细解诸葛亮之谜:是刘备三顾还是自己投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诸葛亮被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可以看出他

    诸葛亮姓氏蜀汉后主曾经说过:“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说,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礼仪活动,军、政、财、文大事统统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办。这里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谁?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当然是指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怎么姓葛?他的复姓作何解释?隆中对诸葛亮祖上姓葛肯定无疑,由单姓变成复姓的原因

  • “千古一帝”秦始皇亲手要了自己的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在而立之年完成统一大业,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打算尽享万世之尊,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和奇方怪法。然而,秦始皇却在49岁第5次大巡游时,死在巡游途中。秦始皇身亡离不开身前发生的三大怪事,事情发生过的确不假,可“”横扫六合“”的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却失去了对手,英雄苦与寂寞转而寻求怪力

  • 秦昭王为秦国发展呕心沥血 是他给了秦始皇统一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昭襄王到秦始皇经过多少年,秦朝第一个王是谁,秦昭王的丞相是谁

    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了自身的雄才大略、政治谋略和勤政务实之外,也跟一个祖先有莫大的关系,没有这位先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华夏的时间表定会向后延伸。在孙皓晖先生《大秦帝国》一书里,秦昭襄王在秦惠文王、秦武王死后,被立为秦王,后来在母亲宣太后、大将军白起、舅舅魏冉、范睢等人的精心扶植下,采用“力交利

  • 慈禧守寡的那些年 江湖传言这些男人曾是她的情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守寡,那些抛妻弃子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为什么抛弃糟糠之妻的人没有好下场

    咸丰帝驾崩的时候,慈禧才二十六岁。慈禧晏驾的时候,虚岁七十三岁。也就是说,慈禧守了近五十年寡。寡妇门前是非多。虽然慈禧是大清朝的皇太后,垂帘听政几十年,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可她依然挡不住世人的风言风语。世人一直猜测慈禧守寡的日子里有情人,而且还有无数种传闻。这也难怪,慈禧虽然没称帝,实际也相当于帝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太祖真的被宋太宗杀死的吗,迷雾是什么意思,尤二姐的悲剧根源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的神秘死亡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

  • 严嵩幼时聪慧被称神童少年得志 到最后变大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严嵩害死的忠臣,明朝严嵩简介,严嵩长寿

    他幼时很聪慧,八岁时就书史成诵,能为文,属对有奇语.据《严氏族谱》,嵩读私塾时,曾与其老师及叔父对联语有曰:“手抱屋柱团团转,脚踏云梯步步高”;“一湾秀水足陶情,流珠溅玉四顾好山皆入望,削碧攒青;”“七岁儿童未老先称阁老,三旬叔父无才却作秀才”。因出语非凡,被人称为神童。严嵩(1480—1569),

  • 唐宪宗李纯:竟是一个能与唐太宗并驾齐驱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渊做了几年太上皇,并驾齐驱是两个人比吗,唐宪宗李纯之后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

  • 解密:唐太宗纳谏是作秀 只是听听依旧我行我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纳谏的故事魏征,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胡适如何解释自由的含义

    唐太宗李世民曾止于一树下,曰:“此嘉树。”随行的宇文士及立刻附和,赞不绝口。太宗正色说道:“魏征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这则故事相当着名,常被引用证明唐太宗“亲贤人远小人”。不过,一般人不知道,这个故事其实还有下文。据刘肃《大唐新语·谀佞第二十一》记载,唐太宗的

  • 宋 北宋枭雄 仁宗赵祯之谜:北宋鼎盛时期的执政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祯下一个皇帝,宋朝皇帝赵祯的作为,北宋赵祯宋仁宗

    仁宗像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始亲政。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其武功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