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宗一生为何大力编修古书?他想掩盖什么

宋太宗一生为何大力编修古书?他想掩盖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71 更新时间:2024/3/5 22:14:08

宋太宗是武将出身,化水平一般,不过却很喜欢看书,我们熟知的“开卷有益”,就源自宋太宗。太宗朝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编辑整理上做出了许多成就,尤其是三部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的编订,文事之盛,可谓空前。那宋太宗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编修古书呢?

宋太宗曾经说:“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岂徒然也。”我天性就喜欢读书,也很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只要打开书总会有些好处,看书是绝不会白费力气的啊。宋太宗的这句名言,让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感动不已。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帝,当然不会像一个文人一样喜欢看书,单纯的享受文字的乐趣。帝王们的一言一行,更多的代表了他们为政的倾向。其实,宋太宗的内心是否真的喜欢看书,谁又能知道呢?

宋太宗对于文化事业的大力提倡,首先是继承了宋太祖重文抑武的国策,而宋太宗更加发扬光大。

当初宋太祖陈桥兵变,由后周禁军大将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开国皇帝。而宋太宗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掌控禁军多年,又一直担任开封府尹的重要职务,才能够成功在宋太祖晚年时期夺位?虽然在宋太宗即位之后,再没有一个将军能够真正威胁到宋太宗的地位,可是,宋太宗心里阴影很重,一生都在努力摆脱武将夺位的阴影,于是,比起兄长来,更加卖力的提倡文事。

在宋人笔记《挥麈后录》记载:太平兴国时,诸降王俱死。其旧臣或有怨言,太宗尽收用之,寘之馆阁,使修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之类,广其卷帙,厚其廪禄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间。

这段文字是一个很好的注脚。虽然在宋太宗即位之后,各路诸侯逐一消灭,归降的南唐国主,吴越国主或者被毒杀,或者被迫自尽,都已经死了,那些归降的臣子们心中难免有怨言。一些受到新皇宠信得居高位的还罢了,一些沉沦下僚的,就未免会回想昔日的荣光和旧主的恩义了。对于这样一些不安份的大臣,宋太宗当然不会手软,可是一来,太平日久,不好新大狱,二来多数人不过是发发牢骚,并没有切实的谋反证据。于是,宋太宗就在考虑,怎样可以让那些人有事情做,不至于没事就聚在一起发牢骚呢?想来想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编书了。

于是,宋太宗把那些有怨言的臣子们,全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一起去编书,编书的范围越广越好,编书的时间越久越好,最好是让他们一辈子都埋在故纸堆中。宋太宗给他们提高待遇,给丰厚的工资,给他们崇高的荣誉,当然,实权是没有的。于是,无数才子大儒皓首穷经,老于文字之间。

很奇怪的是,一些文人明明知道宋太宗对自己不过就是羁縻政策,却依然迷恋热爱编书事业,到后来甚至以此为荣。为什么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诸位才子的德行当然是好的,可是立功的机会却再也没有了,于是就只好埋头立言,希望借此来扬名后世,争取一份虚无的光荣了。

后代君王比如朱棣,编订《永乐大典》,康熙帝编订《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皇帝编订《四库全书》,编书事业五一不是作为皇帝约束那些文人的紧箍咒。朱棣夺建文帝皇位,康熙乾隆大兴文字狱,正是需要稳定人心,控制舆论的时候。

而宋太宗一生编订图书中,最为用心的是《太祖实录》,曾经亲自主持,并亲自审定,表面上看是对先帝事业的关心照顾,其实是刻意删除对自己即位不正的相关史料,以确保自己的帝位。

毕竟在太宗朝,还有着宋太祖的许多儿子,还有着宋太宗的弟弟。干了亏心事,总要尽量的抹干净血迹。不过太宗的种种掩饰,最终不过是欲盖弥彰,徒让后人笑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宋太宗在军事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太宗朝最了不起的功业就是完成了统一。当然,所谓的统一和现在中国的版图不同。中国的版图从三代以来,就集中在中原和江南地区。五代十国的混乱延续到太宗朝已经只剩下几个国家了。太祖在世时候,已经平定后蜀/南汉、南唐。全国只剩下吴越和北汉两地地没有归并。太宗即位之后,统治泉州、漳州的陈洪进上表归降。之后吴越王

  • 宋神宗去世后为何是毫无背景的宋哲宗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死后庙号为“哲宗”的第七任宋天子赵煦一命呜呼哀哉。享年只有二十五岁的青年赵官家,无论怎样说总是可惜,借用‘英年早逝’一词来形容最为恰当。做为文章的开始,本不愿意用太多的笔墨去描述他的短暂生平,只因宋史之中所载的赞曰: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

  • 岳飞长子岳云:岳家军中身份最特殊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岳家军的众多将领中,有一人的身份最为特殊,他就是岳飞的长子岳云。当时宋朝的宰相是正一品,月工资三百贯与一百石禄米,只是从二品的节度使却有工资四百贯和禄米一百五十石。作为朝廷的高级将领,官居两镇节度使的岳飞的工资比宰相还高,即使不算宋高宗经常颁发的重赏厚赐,也完全有能力让儿子过上跟其他衙内一样的阔绰

  • 赵构为什么宋孝宗为皇帝呢?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因为有阳痿,因此打算在宋室子侄中选出皇位继任人。身为宋太宗後裔的宋高宗,之所以立宋太祖的後裔赵眘为继承人,一来大部份宋太宗的後裔皆在靖康之难被金人虏去。另外根据宋史的记载,传说是因为宋太祖显灵托梦 ,《异迹略》记载,宋高宗被宋太祖托梦,称“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这句

  • 宋高宗赵构有多少个儿子?为何又收养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就有1个儿子5个女儿。宋高宗的亲生儿子赵旉,生于1127年,死于1330年,母亲是潘贤妃,赵构对他格外疼爱。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逃到杭州,苗傅、刘正彦借机发动叛乱,逼迫高宗退位,做太上皇。3月5日,隆祐太后(宋哲宗孟皇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赵旉

  • 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是在宋朝,宋高宗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选举太子的方式——用处女选太子,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呢?其用意何在呢?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睿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的人物之一,他继

  • 南宋岳飞:一个民族英雄的平凡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他就是出生在两宋交接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在南宋一百五十余年的黯淡岁月里,他如流星刹那划过,仅仅一瞬间,便陨落了。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那些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人们的悲哀也是南宋这个偏安朝廷的悲哀!他给这个世界的历史太短了,只有三十九年啊,引用宋史的一段话:“飞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

  • 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入侵日本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忽必烈的征日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他命令高丽人制造船只,运送他的军队横跨日本海,从日本列岛的最南端发起攻击。1274年11月,他派遣了一支由蒙古人、汉人、女真人组成的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和六千至八千名满心不悦的高丽士兵(他们并不想参加这场战役),由大约七千名高丽水手引导,从合浦(在现在的

  • 明孝宗为何宽容杀母之人?其统治的明朝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成化二十三年,当明孝宗朱祐樘登上帝位的时候,有一个人大为紧张。他叫万喜,是前任皇帝朱见深最为宠爱的万贵妃的弟弟,他的紧张绝非庸人自扰,因为正是他的姐姐杀死了当今皇帝的母亲。这件事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朱祐樘了。他的母亲是广西人,姓纪,当初进宫时只是做些杂活,负责管理钱库。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朱见深的宠

  • 揭秘明朝第一悬案: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据《平坝县志》记载:高峰山寺内斋堂地下有一个藏身洞,洞底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的铭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块石碑上刻有开山祖师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经过。以此,后人推测此处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后的归宿之地。建文帝归隐贵州高峰寺为一种说法,还有人认为,建文帝出逃之后没有去贵州,而是就近在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