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入侵日本为何会失败

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入侵日本为何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91 更新时间:2023/12/7 11:41:03

忽必烈的征日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他命令高丽人制造船只,运送他的军队横跨日本海,从日本列岛的最南端发起攻击。1274年11月,他派遣了一支由蒙古人、汉人、女真人组成的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和六千至八千名满心不悦的高丽士兵(他们并不想参加这场战役),由大约七千名高丽水手引导,从合浦(在现在的韩国釜山附近)出发开往日本。

蒙古军分乘三百艘大船和四百到五百艘小船,首先在对马岛和壹岐岛登陆,轻易地荡平了驻守在那里的日军。但是,忽必烈派往日本的军队无论规模上还是实力上都不足以彻底扫平日本列岛。他肯定低估了日本人的抵抗能力。

最关键的战斗自然将在九州进行。虽然日本人知道蒙古大军正在开过来,但是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还很粗略。他们的经济状况无法在九州维持一支规模可观的军队,他们也没有一个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政权去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投入战斗。

他们根本无法对付蒙古人的远程武器,包括十字弓和各种各样的弹射器。他们的指挥官缺乏实战经验,与身经百战的蒙古统帅无法相比。日本军队长于肉搏,但是蒙古军队习惯于以组织严密的小组为单位集体作战,这种战术是日本人所不熟悉的。

所以,当蒙古军于11月19日在九州东岸的博多登陆时,日本人处于绝对的劣势。蒙古军在进军之前鼓乐齐鸣,其战阵和攻击方法使得日本人毫无招架之力。第一晚的战斗就使日本军队遭受了人员和装备的重大损失。他们的残兵败将更是不堪一击。溃败看来是在所难免了,那天晚上,唯一使他们大难不死的是无边的黑暗。

但大自然为日本人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就在同一天晚上,海面突然起了风暴。高丽水手马上对蒙古将领说,他们必须回到船上,把船开往海上,直到风暴消退。

否则,他们的船只就会与岸边的岩石相撞而沉没,那样,他们将失去唯一的撤退工具。蒙古人勉强同意了,并开始从博多撤退。一些日本人追击并杀死了一些正在撤退的蒙古兵。然而,那天晚上蒙古兵遭受的大多数伤亡都发生在海上。狂风、巨浪和礁石把几百艘船只击成了碎片。根据一些记载,蒙古军有一万三千人因此丧生。日本人因这场风暴而大难不死。蒙古人的远征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结束,残的蒙古军驶回了老家,忽必烈报告了这次惨败。

由于大汗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征服南的战役中,他无法腾出手来立即向日本人复仇。相反,1275年忽必烈又向日本派遣了一个使团,由杜世忠和著带领,要求日本称臣,以免再度兴师入侵日本。

日本当局正因为最近的军事胜利而趾高气扬,并相信他们的神拯救了他们,于是把不幸的使节处死,进一步加深了与中国朝的嫌隙。

对蒙古人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这种行径更可恨的了。忽必烈决不能允许这样一种暴行逃过惩罚。但是,直到好几年后他才腾出手来再次兴兵讨伐日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孝宗为何宽容杀母之人?其统治的明朝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成化二十三年,当明孝宗朱祐樘登上帝位的时候,有一个人大为紧张。他叫万喜,是前任皇帝朱见深最为宠爱的万贵妃的弟弟,他的紧张绝非庸人自扰,因为正是他的姐姐杀死了当今皇帝的母亲。这件事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朱祐樘了。他的母亲是广西人,姓纪,当初进宫时只是做些杂活,负责管理钱库。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朱见深的宠

  • 揭秘明朝第一悬案: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据《平坝县志》记载:高峰山寺内斋堂地下有一个藏身洞,洞底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的铭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块石碑上刻有开山祖师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经过。以此,后人推测此处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后的归宿之地。建文帝归隐贵州高峰寺为一种说法,还有人认为,建文帝出逃之后没有去贵州,而是就近在在兰

  • 中山王太后郭圣通:历史上得以善终的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次读到汉光武帝刘秀“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爱情宣言时,年少的我有着无限的向往。那种爱情,璀璨夺目,令人痴迷。但随着年事渐长,重新看这段备受赞誉的“帝后爱情”,却发现在一段完美的爱情里,有着另外一个人的遍体鳞伤。如果这篇文章以刘秀和阴丽华做主人公,必当是一个“你托付我痴心,我回报以深情,我们一起打怪升

  • 独孤皇后竟逼隋炀帝发誓只和她一人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独孤氏十四岁嫁给杨坚时,非常强悍的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杨坚保证此生不纳妾,杨坚立下誓言:“不和第二个女人生孩子。”独孤氏的底气来自哪里?一是出身高贵,她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二是读书颇多,颇有女权意识。她读的可能读得不是什么女德、女训之类的,总之,她是最早的有记载的,有女权意识的高层女性,敢公开要求

  • 朱棣建大报恩寺塔为何选址于浪漫的长干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有传说,早年这里有“异气”。在朱棣建塔前,这里曾有阿育王佛塔。崇佛的梁武帝萧衍,于大同八年(公元543年)对塔作了改造,复建长干寺,易名长干塔。宋天禧年间,又改为天禧寺,后建圣感塔。元至元年间,再改为天禧慈恩旌忠寺,元末塔毁。梁武帝为什么要复建长干寺?其在《幸阿育王赦诏》中称,时出现了异常天象

  • 王氏美貌贤淑贵为王莽皇后 5个孩子竟全部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她本来是名门之后,美貌贤惠,端庄淑仪,其父为宜春侯,其祖父官至宰相。一个女子,一旦所爱非人,也许会痛苦一时,如果所嫁非人,则会痛苦一世。王氏就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因为她嫁的男人,是一个沽名钓誉的虚伪的王。成帝绥和元年,大司马王根辞官,王莽当上大司马。此时王莽的野心已经不加掩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未央宫的

  • 秃发氏:史上唯一自愿赴刑场的皇后 下场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423年,当一抹夕阳镀亮了天际最后的惨淡,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萧索的刑场。她,在今日之前,曾是一国尊贵的皇后,拥有皇帝真挚的爱情。在今天之后,将是荒野孤独无依的魂魄,在国恨家仇间苦苦挣扎,永远沉沦。她昂首走向刑场,眼神笃定,步伐没有一丝迟疑。生命已然够长,对她而言,再多一天也是虚度,她辗转在父亲

  • 何氏是中唐100多年唯一被立的皇后 竟下场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何氏是美貌聪慧的女孩,史书上对她的记载是“婉丽多姿”,轻描淡写的一笔,在林林总总的一笔带过的皇后中,也是卓尔不群。乾符三年,婉丽多姿的何氏被分到秦王李晔宫中为侍女,秦王很喜欢她的性格,对她很宠爱,很快他们就有了孩子,何氏生了德王李裕和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李祚。文德元年(888)三月,僖宗病重,李

  • 闯王李自成起义成功之后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起义胜利不久,自成投闯王高迎祥,为八队闯将,转战陕﹑晋﹑畿南﹑豫楚等地。七年,高迎祥农民军被围困于汉中附近峡谷中,自成重贿明总督陈奇瑜,伪称解甲归农,得脱围困。既出栈道,连破麟游﹑永寿等七县,势力愈强。九年七月,迎祥在陕西盩厔(今周至)战败,被俘牺牲,自成承袭闯王名号,转战于陕南及四川东北部地区。十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天助朱元璋。元军内部开始冲突。贵族出身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嫉妒察罕帖木尔这样布衣出身的人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蒙古人没完没了地同室操戈拉开了序幕。1362年6月,察罕帖木尔遭手下叛将的毒手突然死亡,元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