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包拯升迁稳坐的个中原因:赶上个“好脾气”的皇帝

包拯升迁稳坐的个中原因:赶上个“好脾气”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97 更新时间:2024/2/8 5:03:23

包拯出生于官僚家庭,从小生活在富足有余的环境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传统戏曲把他说成被父母遗弃,由嫂子(包拯系独子)带大成人,用于铺垫包拯的身世和他对百姓疾苦的熟识,此种演绎可以理解,但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包拯29岁考中进士,按宋朝的制度,考中了进士就可以外出做官,这也是包拯十年寒窗所追求的。但老迈的父母不愿离开故土,这使得包拯面临离家做朝廷命官还是在家侍养父母的两难选择,在功名与尽孝中他选择了后者。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评论,“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包拯的死对头欧阳修也客观评价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这就是包拯的至孝,他一生行事出发点就在于此。

从以后实践来看,包拯履行了他的承诺。他的好友吴奎称颂包拯“竭力于亲,尽瘁于君”,这是旧时代社会士大夫在伦理道德上要做到的两个重要标志。当朝的仁宗皇帝自己终生坚守孝义高于一切,不孝无以为国的行动理念,在这点上包拯自身的优势得以凸现。据此,包拯引起了仁宗皇帝的注意。

包拯为后世所歌颂和怀念,一方面是因为他为百姓做了好事,百姓从内心深处感激他,歌颂他;另一方面源于包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魅力,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强大的人格力量,成为后来者汲取人格力量的源泉。史载,包拯为人刚直,敢于忠言直谏,从不趋炎附势,是北宋仁宗朝一位劲正之臣,他一生坚守“大奸必摧”的原则。吴奎在他《墓志铭》中指出了包拯:“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的性格特点。

每一个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包拯从政时,上距宋太祖开国已七八十年,北宋的统治已进入中期。开国时期那种朝气勃勃、励精图治的精神,已逐渐消失,官员大都变得懒散,不少人置国家大事于不顾。选拔能为国家干实事的人是当时社会一种客观需要,这给从小就“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已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确然素守,期以勉循”的包拯显示与人迥异的才华提供了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奇为忘母“倚庐六载” 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理学家,晚年在河南辉县夏峰村讲学20余年,世称夏峰先生。他与李颙、黄宗羲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孙奇逢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贤人”。他在《孝友堂家训》中说,从古到今,历朝历代,有名望有地位的读书人都把家庭德育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家中子孙倘若品

  • 孙峻梦见诸葛恪的冤魂来刺杀 被自己梦境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孙峻是被自己梦境吓死的,真是做了亏心事,半夜鬼敲门。像他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居然紧张到崩溃的边缘,说明他也知道冤死的太多,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他。孙峻死后弟弟继任公元256年,执政才3年,孙峻派兵伐魏,他和滕胤来到石头城为军队送行。孙峻看到吕据率领的军队部伍整齐,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厌恶,借口心口疼痛回

  • 袁枚自称“吃货” 《随园食单》记录300多种美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袁枚,大家能想到的首先是乾隆才子、诗坛盟主,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美食家,作为专业的吃货,袁枚用四十年美食实践写下了《随园食单》,记录了326种菜肴和点心,自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再到美酒茗茶,品种繁多,堪称一部缩微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近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陆小远为大家带来了“一月一部

  • 陆游的书斋人生: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与书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诗人陆游虽然对儿子说过“汝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写诗不能光靠读书,还要社会实践,靠实地观察以及长年累月的人生感悟积累。然而,这不是说读书本身对于写诗就不重要了,其实,陆游本人就是个“书虫”,他刻苦阅读了大量书籍,接触了海量的文本,才培养了满腹的才华,为写出精彩的诗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关于陆游的读

  • 揭秘隋朝名将贺若弼用兵之道:大张声势真假难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名将贺若弼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负,当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回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这三人谁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将。”读过《说唐》的人都知道杨素和韩擒虎,这两位都是响当当的名将,史万岁也是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良将,然而,对这三位分量很重的老同事,贺若弼却是嗤之以鼻,说:杨素猛而无谋;韩

  • 多次保护曹操的许褚,为什么没进太庙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多次保护曹操的许褚,为什么没进太庙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到曹操的保镖,大概很多人都能想到许褚。这老哥对曹操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好几次让曹操转危为安。只可惜许褚的表现却没有能够给自己和后代换来应该有的政治待遇。曹魏太庙陪祭的二十六人没有许褚的份儿,连许褚的儿子许仪也被钟会杀死。

  • 历史上纣王是怎么坐上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纣王是怎么坐上王位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子姓,名受或受德或辛,也叫“帝辛”。纣王的帝位得来的有些偶然,《吕氏春秋》称微子、微仲与纣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尚未成为王后,所以是庶子,而其母在生辛时已是王后,根据当时的礼法,辛是嫡子,被立

  • 唐玄宗连姑姑太平公主都下手了 唐玄宗为什么还放过她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 唐玄宗和太平公主儿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唐朝的女人,就必须提到一对母女。她们就是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武则天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而太平公主成全了唐玄宗,开创了中国最伟大的盛世“开元盛世”。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一生历经六任皇帝,其中不少都是她扶持上位的。纵观古

  • 梁山好汉中看穿宋江的人是谁 他们下场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山好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上梁山的男人下场大多凄凉,这一切可以说离不开宋江的缘故。在故事中,只有这五人看透了宋江,其中有一人死于非命,其余四人结局很圆满。晁盖晁盖,作为梁山曾经的掌门人,为梁山的发展耗费心力,越做越大,却因欠了宋江一个人情,为了报答他,将他引入梁山,

  • 朱祁镇被送回明朝之后 朱祁钰为什么不杀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朱祁钰和朱祁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钰和朱祁镇这两位难兄难弟,其身世可以说是或喜或忧,后人对两人的看法也大不相同。而英宗朱祁镇落的如此下场,完完全全是自己作的,不会打仗还瞎指挥,断送朝廷大半文武官员不说,还把永乐一朝积攒的精锐全都给输了进去。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