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清军的攻击,李自成却没有还手之力,是为何?

面对清军的攻击,李自成却没有还手之力,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40 更新时间:2024/2/1 8:13:55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在汝州之战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再来对抗李自成了。于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正式建立大顺之后,李自成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崇祯皇帝所在的京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4月21日),李自成的大军抵达居庸关。不久之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明朝灭亡。那么,问题来了,李自成的大顺,横扫中原,灭亡明朝,为何建立仅1年就灭亡了?

首先,李自成的大顺于公元1644年建立,也是这一年,李自成攻占了京师,灭亡了明朝。但是,在山海关大战后,大顺的军队可谓兵败如山倒。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面对清军的不断追击,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杀。至于大顺这一势力,随之走向灭亡,不少原先大顺的将士加入了南明,以此继续抵抗清朝。对于李自成的大顺,能够消灭明朝,却在清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战斗力上,确实和清朝大军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经过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松锦之战、开铁之战、广宁之战等诸多战役的历练,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不断提升。相对于李自成的手下,清朝的八旗士兵经过了更多高质量战役的历练,也即明朝末期几乎将所有的精锐都投入到了辽东战场。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经过严格考验和磨炼的清军,不管是对上明朝还是大顺的军队,实际上都在战斗力上保持领先。至于袁崇焕等明朝将领之所以还能在辽东战场取得一定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防守一方的城池优势,但是,即便拥有这一优势,清军还是逐渐夺取了辽东地区。一定程度上,即便李自成的大顺军没能攻占明朝京城,清军也会在不久之后消灭明朝。

另一方面,李自成的大军之所以能消灭明朝,也和清军牵制了明军的精锐存在直接的关系。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率军打退了驰援陕西起义军的马进忠、马光玉所率领的宛、洛之部后,又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也即当明朝调集精锐攻打李自成的时候,后者根本难以抵抗。

但是,因为后金(清朝)的大军不断在辽东战场发起进攻,所以,一旦平定李自成等起义军之后,崇祯皇帝就要将洪承畴、孙传庭等人调回。在公元1638年的时候,如果不是清军攻入长城,洪承畴、孙传庭等人很可能会继续追击李自成,提前结束李自成的性命。结果因为洪承畴、孙传庭等人撤回京师防御,这给了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而对于明朝来说,虽然在明朝末期还拥有不少精锐,不过,频繁的南征北战,给这些军队带来了极大的消耗,再加上辽东战场的节节失利,促使明朝没有精锐力量来平定李自成了。于是,后者才在汝州之战取得胜利,并横扫中原,灭亡明朝。进一步来说,虽然明朝直接灭亡于李自成之手,不过,实际上清军起到的作用,要远胜于李自成。此外,攻占京师后,李自成没有笼络归降的明朝文臣武将,也是其迅速败亡的原因之一。

最后,对于李自成的大顺军,本质上还是流寇,攻占京师后,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导致大顺失去了原先明朝文臣武将的制程。与此相对应的是,清朝则非常重视笼络明朝的文臣武将,通过重用这些人才,以此迅速平定天下。更为关键的是,在山海关大战中,李自成大顺军对清军入关助战毫无准备,同时缺乏对清军骑兵作战的经验,终为联合吴三桂的清军所乘,精锐遭受重创,未能再起。

对于李自成来说,不仅没能成功招降吴三桂,反而彻底得罪了后者,导致大顺在明朝灭亡后更加孤立。在山海关大战后,李自成的主力已经被清军消灭了,至于余下的士兵,也随着清军的不断追击而溃散。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面对清军的不断追击,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杀。在李自成被杀后,建立只有1年左右的大顺也随之灭亡。在此基础上,清朝大军可以调集兵力,将重心放在对付南明势力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宣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她是如何让秦国变得强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宣太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后妃执政的先河。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花儿当有绿叶陪衬,方能衬托出美丽,女子美丽娇弱,自当为花;而男子健壮威猛,保卫国家,自为绿叶。在古时候,三从四德对女子有着极多的要求和束缚,这让女性不得不从娇嫩的花朵转变为了绿叶的附属。但在中国

  • 周怀政:北宋第一个弄权干政的宦官,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周怀政:北宋第一个弄权干政的宦官,最后下场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太宗的近侍黄门宦官周绍忠,在兵锋过后的并州城下的乱尸中,捡到了一个小男孩。于是,周绍忠将这个小男孩带回京师,阉割后作为养子,取名周怀政。由此,周怀政这个生年和家事不祥的

  • 赵姬为何会喜欢上嫪毐还替他生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姬,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的王后,秦始皇的生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皇帝,自己以始为名,望后世以计数,传之无穷!曾统六国,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大秦、护社稷。就是这样尧天舜日,气吞山河的帝王,却有一个荒淫无度,不明事理的母亲——赵太后。不仅在嬴政

  • 顺治皇帝驾崩,这两人为什么会主动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驾崩,这两人为什么会主动殉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礼中的一大陋习,不仅中国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曾长期存在。《墨子》曾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他们去世时,都有人殉

  • 康熙平生最害怕的一个成语,这是他的心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平生最害怕的一个成语,这是他的心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661年,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结束了皇帝生涯,他的第三个儿子玄烨年仅8岁,正式登基,成为入关后的第二帝,年号康熙。康熙在位60年,为清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入关后最有作为的清朝帝王,然而,康熙到了晚年,却

  • 赵武灵王为何会被围困在沙丘行宫?之后又为何没人去救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大多纷争都和皇权有关,赵武灵王赵雍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开始了对于皇权的争夺而最后却是小儿子赵何杀掉了大儿子赵章,对于自己的父亲赵和却选择将他围困在沙丘行宫整整三个月,直到粮食耗

  • 刘病已当上皇帝后对救命恩人丙吉好吗?丙吉的结局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病已当上皇帝后对救命恩人丙吉好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事情还要从和二年(前91年)的夏天说起,长安城内弥漫着一股惶恐的气息,后宫嫔妃的住所几乎被江充翻个底朝天,他在寻找一种用来诅咒他人的小木人。突然太子刘据宫中传来小木人被掘出的消息,同时还发现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谁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谁写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千百年来,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激励着无数寒门学子秉烛夜读,鼓励着他们忍饥挨饿,头悬梁锥刺股地苦读着,渴望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实现住进“黄金屋”,抱得“美颜如玉”而归的佳人。那么,这两句朗朗

  • 汉宣帝小时候有多惨?历史上唯一真正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是一位明君,他是与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并列为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可是大家知道吗?汉宣帝小时候有多惨?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真正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安天牢里的刘病已是一名钦定的死囚。他这辈子连平平安安做个老百姓都是奢望,却鬼使神差地成为

  • 大将军樊哙的结局是怎么样的?樊哙结局详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刘邦登基为帝后,樊哙是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俸禄不断增加。那么大将军樊哙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樊哙,男,西汉时期的风云人物,跟随者刘邦打了天下,官位不断上长,手握军中大权。除此之外,樊哙还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伉,跟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