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

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4/1/25 7:40:53

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在三国时期有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这场战争的主角儿便是刘备、曹操。而真正发起战争的人却是刘备,这场战争也历时两年之久。刘备为了夺得汉中全境而向曹操大将,夏侯渊、张郃等发起猛攻。在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汉中之战”。

在汉中之战时,刘备几乎出动了手下全部精兵猛将,大将方面除了关羽之外几乎全部上了前线。为了赢得战事的全面胜利,刘备还押上了两宝,

法正黄权

二人。法正思虑清晰、奇谋百出,而黄权忠勇护主。此二人正是上天赐予刘备成大事者,在法正《汉中策》的指引之下,刘备率先一步派出张飞、马超二人攻打下辩,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夺取汉中。

张飞、马超,皆当世之虎将。然而曹操却派了一个实习生曹休去对付他们,虽然当时曹体只是副将,但是大军的指挥权却是属于曹休的。曹操如此安排,是张飞马超无能,还是曹操太过轻敌?为什么要派一个实习生曹休去阻挡,川蜀五虎上将?

其实曹操这个人一生不会开玩笑,特别是在用兵方面。曹休乃是曹洪亲侄,而且此前亦是担任“虎豹骑”的宿卫一职,当然他的勇武、谋略皆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他差的就是一场实战经验,临战对敌的把握。可以说,曹操让曹休去迎战张飞、马超二人,他这是在为曹魏后续培养人才。

张飞、马超也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张飞当时想了一个计策,假装截断曹军退路,其实只是来牵制曹军主力,同时也让曹军援军无法投入汉中的战事,不过这一点被曹休发觉,于是先下手为强,直接调遣兵力猛攻吴兰,雷铜等部,于是蜀军大败,张飞、马超二人只得撤走。曹休、与张飞、马超二人的开战,在历史上被称为“下辨之战”,此战之中,曹休、曹洪胜出。

刘备当时动用两路人马,第一路,张飞、马超已经吃了败仗。那么,第二路人马就是由刘备亲自带队,黄忠、赵云、法正为主,一行人向今天的甘肃成县一带进发,也就是当时的阳平关。在阳平关那里,曹操是预留了两员大将,一位是夏侯渊,另一位就是张郃。

张飞在下辨吃了亏,那么老司机刘备会顺利吗?

刘备率先出击,他派了陈式,让他去攻打马鸣阁道,但是却遭到了徐晃的阻挡。陈式兵马损失大半,而刘备便亲自出马了,同样的道理曹操听闻汉中吃紧,于是也在许都开始调兵遣将,准备支援汉中。

《三国志·曹操传》: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

从资料显示,曹操是在刘备打了几个月之后才开始整兵支援的。

从外表上看,刘备似乎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不过接下来刘备派兵攻打张郃,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张郃,让刘备死伤无数,所带万余精锐差点被灭。本想,剿除张郃结果反而处于下风。无奈之下,还写信让诸葛亮调兵前来援救。刘备在这个时候其实非常无奈,好在有法正出谋,法正建议此时应该从夏侯渊身上入手。

后来,刘备一行人便在定军山附近与夏侯渊对峙。

夏侯渊这个人最擅长奔袭作战,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喜欢搞突击。但是,他这样的性格并不是适合做三军之帅,果然刘备便火烧鹿角,夏侯渊亲自带人来修补烧坏的鹿角,结果被老将黄忠一刀斩于马下。就此,曹军开始走下坡路。

后来曹操也带领大部分兵马来到阳平关,并且把曹休等将都联合到一处。在这个时候,形势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曹操远到而来,兵士皆已疲惫。二来,刘备刚刚斩杀了曹军主帅,士气大减。再者,刘备已经占据上风,他只要拒险而守,就足以逼走曹军。这三点问题,对于带兵30多年的曹操来说,他不会不知道。

曹操决定与刘备一战

尽管局势对曹操不利,但是曹操却没有认怂,也没有向刘备妥协,而是决定要与刘备一战。并且,在与刘备开战之前,还斩了之前惑乱军心的杨修。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被称为“鸡肋事件”,但这个所谓的鸡肋事件,绝对不是促使曹操与刘备开战的真正原因。

当时,曹操的粮草也都全部屯积于北山,如果刘备不能摧毁粮草,那么曹操就有资本和刘备一战。而且即便是法正在场,也未必可以战胜曹操。

不过,后来刘备方面却派遣了赵云、黄忠二人前去摧毁曹操粮草,而最终粮草竟然也被赵云、黄忠二人给毁掉。随后刘备又派遣刘封去叫阵,曹操虽然鼓起勇气与刘备一战,但是最终还是战败了。随后也就撤出汉中,而把军队驻扎在长安。

其实分析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曹操亲率大军前来与刘备相争汉中,但是曹操其实并没有真正跟刘备死拼。而只是在表面上跟刘备打了一仗,倘若不是杨修闹出“鸡肋事件”,估计曹操都不会跟刘备交手,换句话说,曹操之所以在汉中战败,他其实上是故意的!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故意输给刘备呢?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故意输给刘备?

汉中之战,乃是刘备、曹操、累积多年的一场大规模交战。

但是这场战争对于曹操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呢?很简单,曹操方面大将被刘备所斩,已经失去了优势。其二,聚集兵士、粮草、军械都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已经错过了最佳与刘备决战的时机。其三,曹操方面主将并不占任何优势。

当时,刘备五虎上将已出其四,而曹操方面五子良将貌似只有,张郃、徐晃在身边,而且夏侯渊已经战死。因此,在猛将、或者是统帅方面来说,曹操显然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明白多战无益,心里面只想着如何快速撤出战场,同时又不失去面子。与刘备打一场,假装失利,这对于曹操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而曹操在表面上输给刘备也有3个好处,刘备在3年之后,才发现曹操当时的高明!

第一个:曹操迷惑刘备,好让刘备动用更多的兵力、财力等。

关于第一个原因说起来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当时刘备攻打张郃受阻,于是派人向诸葛亮求救。当时,诸葛亮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手底下的蜀地官员杨洪便说了这样一句话。

“汉中乃川蜀之屏障,无汉中则不蜀矣,我们此时应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说白了,杨洪的话意思就是不管任何代价,也要支持刘备,支持他打赢汉中之战,从而收取汉中之地。

随后诸葛亮才火速调兵支援刘备,可以说汉中之战乃是刘备打得最用心的一战。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里,川蜀是真正做到了,

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的战略布置。同时,也不难发现刘备的大量,兵力,财力,甚至是物资都为支援汉中战事了。

在古代进行大的战事都是非常烧钱,耗费人力,兵力的。大国其实玩的就是消耗,而小国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成本来消耗。因此,曹操这一招,可以说是抓住了刘备的致命缺点了。

跟曹操玩消耗战,刘备本身就是输了…

第二点:曹操借此培养大批人才,曹休就是最好的毕业生。

当时,听闻刘备有所举动,于是曹操便派遣了曹洪、曹休领兵去了解战场情况。并且后来曹休在下辨还识破了刘备所布的疑兵之计,就连张飞、马超也都吃了曹休的亏。曹操看到这一点之后,很快就把曹休提拔成了中领军,开始走上管理层。

《三国志》: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太祖拔汉中,诸军还长安,拜休中领军。

曹操让曹休担当大任,在大军受到考验时,成功分析战情,而曹洪呢?从此之后,淡出管理队列…

其实说白了,曹操他是在为他的后代子孙考虑,为后期曹魏挑选可靠人才。同时,曹操还在开战前除掉了杨修,这算是帮了曹丕一个大忙了。因为之前曹操是被人看不起的,因为他是宦官之后,天下士族很多人都看不起曹氏,不过在拔掉杨修、还有孔融这个钉子之后。基本上,天下人都接受了曹氏。

第三点:给刘备来了一个以假乱真之计。

当时,曹操名义上虽然在汉中之战失利,但是实际上,曹操却把汉中的人口、物资、包括军械、钱粮基本上都搬到了长安。换句话来说,就是曹操留给刘备的就只是一座空城。这也是为什么曹操会说,“食之无味,丢掉又可惜!”。

既然如此,曹操就干脆给刘备来了一个以假乱真之计。如此,在历史上才有了曹操在汉中战败的结论。

不过,在汉中胜利之后。诸葛亮说了非常可怕的一句话,“之前大败于荆、徐,尚不感到可怕。如今大胜,反而不踏实!” 不过,刘备却不以为然。

不过,很快刘备便让魏延去镇守汉中。当然前期光靠一个魏延根本守不住,因为曹操大量兵马依然在长安。倘若等曹操安顿完所迁汉中之人口,划分好钱粮,那么接下来就是再争汉中。

而刘备在这个时候并没有给魏延安排人才,也没有派遣马超前往汉中助阵。而是给关羽“假节权限”,意思就是说让关羽暗中攻取襄樊,如此汉中便有了发展的机会。不过后来,关羽便被曹操、孙权联手除掉了。

在三年过后,刘备称帝。下令攻取东吴,不过自己这次也败在了陆逊之手。而刘备800里连营,也成为历史上的笑柄。这一切的病源,其实皆来自汉中之战。汉中之战刘备表面胜利,其实则是败了…

刘备他是败在了自己的格局,还有战略之上。在临死之前,刘备才发现曹操当时的举动确实是高明。如果,自己当时不实行800里安营,历史上亦不会有如此笑话!打不赢迅速撤退,再换战略,安有夷陵之败?

现观刘备、曹操二人,曹操可以说是拿得起,放得下,也输得起。而刘备呢?眼光短浅,输不起,也放不下,临死还上演白帝城托孤…,如果当时刘备没有授予关羽“假节权限”,相信关羽也定然不会贸然北伐,如此一来,关羽、张飞、等荆州实力派亦不会过早消亡。而刘备最终成败,亦不好定论…

同样的,对于曹操来说,他只要尽可能的消耗刘备的军资、兵力、粮草,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面对清军的攻击,李自成却没有还手之力,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在汝州之战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兵力再来对抗李自成了。于是,

  • 秦宣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她是如何让秦国变得强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宣太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后妃执政的先河。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花儿当有绿叶陪衬,方能衬托出美丽,女子美丽娇弱,自当为花;而男子健壮威猛,保卫国家,自为绿叶。在古时候,三从四德对女子有着极多的要求和束缚,这让女性不得不从娇嫩的花朵转变为了绿叶的附属。但在中国

  • 周怀政:北宋第一个弄权干政的宦官,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周怀政:北宋第一个弄权干政的宦官,最后下场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太宗的近侍黄门宦官周绍忠,在兵锋过后的并州城下的乱尸中,捡到了一个小男孩。于是,周绍忠将这个小男孩带回京师,阉割后作为养子,取名周怀政。由此,周怀政这个生年和家事不祥的

  • 赵姬为何会喜欢上嫪毐还替他生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姬,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的王后,秦始皇的生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皇帝,自己以始为名,望后世以计数,传之无穷!曾统六国,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大秦、护社稷。就是这样尧天舜日,气吞山河的帝王,却有一个荒淫无度,不明事理的母亲——赵太后。不仅在嬴政

  • 顺治皇帝驾崩,这两人为什么会主动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驾崩,这两人为什么会主动殉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礼中的一大陋习,不仅中国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曾长期存在。《墨子》曾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他们去世时,都有人殉

  • 康熙平生最害怕的一个成语,这是他的心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平生最害怕的一个成语,这是他的心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661年,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结束了皇帝生涯,他的第三个儿子玄烨年仅8岁,正式登基,成为入关后的第二帝,年号康熙。康熙在位60年,为清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入关后最有作为的清朝帝王,然而,康熙到了晚年,却

  • 赵武灵王为何会被围困在沙丘行宫?之后又为何没人去救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大多纷争都和皇权有关,赵武灵王赵雍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开始了对于皇权的争夺而最后却是小儿子赵何杀掉了大儿子赵章,对于自己的父亲赵和却选择将他围困在沙丘行宫整整三个月,直到粮食耗

  • 刘病已当上皇帝后对救命恩人丙吉好吗?丙吉的结局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病已当上皇帝后对救命恩人丙吉好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事情还要从和二年(前91年)的夏天说起,长安城内弥漫着一股惶恐的气息,后宫嫔妃的住所几乎被江充翻个底朝天,他在寻找一种用来诅咒他人的小木人。突然太子刘据宫中传来小木人被掘出的消息,同时还发现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谁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谁写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千百年来,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激励着无数寒门学子秉烛夜读,鼓励着他们忍饥挨饿,头悬梁锥刺股地苦读着,渴望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实现住进“黄金屋”,抱得“美颜如玉”而归的佳人。那么,这两句朗朗

  • 汉宣帝小时候有多惨?历史上唯一真正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是一位明君,他是与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并列为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可是大家知道吗?汉宣帝小时候有多惨?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真正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安天牢里的刘病已是一名钦定的死囚。他这辈子连平平安安做个老百姓都是奢望,却鬼使神差地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