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为什么没在长平之战后一举歼灭赵国?深度解析长平之战

白起为什么没在长平之战后一举歼灭赵国?深度解析长平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88 更新时间:2024/2/10 7:46:25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白起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白起为什么没在长平之战后一举歼灭赵国?请听我详细道来。

战国后期,天下诸侯虽依然是七雄争霸,但秦赵两家的实力明显强于他国。公元前262年,秦国为了对赵国形成侧翼压力,起兵伐韩,攻克野王,将韩国切割成上党之地与王邑本土,并准备吞食上党以为攻赵做准备。

上党的韩国郡守冯亭因抵抗秦军过久,恐降秦之后的下场,主动献上党于赵国。随即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上党南镜,与秦军对峙。三年对峙引发秦赵两个国内虚弱,秦国更因漫长补给线而力求速战,秦相范雎以反间计促使赵将换成求战心切的赵括,长平之战爆发。

上党之变使得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提前到来,赵国此前连年战火引发国内粮食短缺,向齐国借粮又告失败,因此赵王与朝臣们督促赵括主动出击。秦国虽粮草补给耗损更甚赵国,但凭借雄厚的国力,使得秦军统帅白起保持了很好的定性。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使得赵括知己而不知彼,最终在白渠采取了佯败、诱敌、分割、围歼等一系列战术后,赵军惨败。

秦国先后消灭赵军主力四十多万,使得赵国元气大伤。与赵仇怨颇深的燕国听闻赵国长平惨败的消息后迅速起兵伐赵。那么强大的秦国为了没有任命战神白起率领秦军继续攻赵,一鼓作气灭亡赵国呢?

其实当时的秦军统帅白起就建议秦昭王继续行军拿下赵都邯郸的。这个提议遭到了秦相范雎和秦王本人的坚决反对。这是因为长平之战绝非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次战场屠夫对战场小白的一边倒碾压,那是一场两个实力虽有差距却都是巨头的军队之间进行的一次背靠整个国家的大会战。赵军有二十万人是在统帅赵括找死之后才投降被杀的,而在此之前甚至通过诈降的方式拼死搏斗。战争的结果,赵军虽近乎全军覆盖,秦军亦损失数十万有生力量。

惨胜的代价是巨大的,秦国当时如若强行进军赵国腹地,引发的将是国家的崩溃。秦国自变法之后,国民只知耕战,将士只懂得杀敌立功,因此国家韧性远强于别国。但如此高强度的运转亦会造成崩溃后面临比其他国家更威胁的境地,毕竟潜力的过渡损耗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亡国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时的秦国将领中真正能十拿九稳的战胜赵军的也只有白起。长平之战后,白起威名大震,天下诸侯听闻白起之名莫不战战兢兢。功高震主之下,秦昭王显然更不宜让白起继续执掌兵权了,更罔论让其继续创立更多的战功。而新败的赵军竟能在廉颇的率领下击败来犯的燕军,这亦让秦国看到了赵国的坚挺。后来白起不仅未能继续伐赵,甚至在秦王的忌惮之下被杀身亡。

长平大战前,秦赵对峙三年之久,天下诸侯莫不坐视围观。只因两强相争,大家喜闻乐见。然而长平之战后,赵国惨败,随后又同燕国交手,这使得同样与秦接壤的楚魏韩三国开始将赵国视作自己的同盟。秦军如若继续攻打赵国,将会面临后方的侵扰。

最后,秦国内部的亲赵、亲楚势力亦在大肆游说。而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相国范雎也孕育着自己的小心思。当时长平之战刚刚结束时,苏秦之弟苏代前往秦国游说范雎,提醒范雎注意白起的功劳会挤压他在秦国的地位,并建议秦国接受赵韩两国割地求和的请求,以免让其他诸侯占了便宜。此时的范雎对秦王影响极大,他随即劝说秦王调动秦军回撤。此事不仅让列国有了时间调兵支援赵国,更使得秦国将相不和,朝堂分裂。

在长平大战后,秦国又因赵王不履行合约而再次攻赵,秦赵邯郸之战爆发。白起因不满秦王而佯装称病,秦军大败。在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失败固然有名将的缺位和赵军的顽强,但信陵君窃符救赵,指挥的魏楚联军同样给予秦军不小的打击。

总之长平大战刚落下帷幕之时,列国尚未反应过来但秦国实力不能保证顺利灭赵。当秦国元气稍稍恢复之时,赵国和其他国家又重新组织起足够的力量抵御秦军。因此秦国灭赵还是需要依托国力,慢慢损耗列国的实力,最终才能成功。

直到公元前238年,嬴政铲除了国内赵系和楚系势力之后,才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秦朝一统天下被汉朝贾谊称之为“奋六世之余烈”、“履至尊而制六合”不是没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薛元超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元超(623年

  • 辽太祖的三位嫡子,分别有着怎样的命运?大辽早期皇位传承为何如此混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共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耶律倍、耶律德光和耶律李胡。虽然都是嫡子,但他们的命运却大相径庭,这也导致大辽早期皇位传承比较混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子:人皇王耶律倍耶律倍既是耶律阿保机的嫡子又是长子,能文能武,17岁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之后

  • 周厉王的“厉始革典”是怎么样的?周厉王有多暴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周厉王是中国古代继夏桀、殷纣之后的第三个暴君,死后也得到了一个恶谥:“厉”。厉乃暴虐狠戾之意,周厉王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一暴虐之君。但是他也有追求上进改革的一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早在周厉王即位以前,周王朝在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的统治之下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统治危机。《史记》

  • 窦威简介:唐朝宰相、外戚,李渊妻子太穆皇后之堂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窦威(?-618

  • 从质子到秦国国君,秦庄襄王嬴异人是如何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嬴政能扫灭六国建立秦朝,成就千秋霸业,可以说跟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平安归秦继承王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历史上嬴异人是如何从赵国回到秦国并继承王位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身为秦王孙,为质在赵国秦庄襄王,本名嬴异人,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是他的祖父,正式继位

  • 隋朝最后的将军,勇武战将张须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隋朝最后的将军张须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隋唐演义中,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为千古忠义第一,混世魔王程咬金也算盖世英雄,今世孟贲罗士信

  • 揭秘:战国历史上执掌国柄的两位奇女子都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认为,刘邦的老婆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上的女皇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这没有错。不过,要是说起女人在一个独立的国度里执掌政权,却是在她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并且还不是一位,而是同时出现了两位,这就是赵国的赵太后和齐国的君王后。秦统一中国以前这段历史被称之为战国,顾名思义,这段时间战火不息

  • 都是谥号惹的祸:那些谥号为灵的国君为何个个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中国的帝王死后,人们要给他上一个谥号,来总结这个人的一生,这有点儿盖棺论定的意思。虽然说这谥号大多是儿子给老子定,有一些就高不就低、就好不就赖的嫌疑,但一个国君在位时做事太荒唐,再怎么说也不能把黑的说成是白的,这就有了美谥与恶谥一说。但是,恶谥若是直接出自儿子之口,总有那么一点儿不孝的嫌疑,所以

  • 五代十国后汉刘承佑有哪些政绩 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为政举措编辑平定三镇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三月,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等三藩镇先后举兵造反,刘承祐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久战而都无功。[10] 刘承祐于是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督促诸将 ,讨伐叛乱。乾祐二年(公元949年)夏天,郭威首先到达

  • 中国古代“感动人物”大评选 刘备当选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中国古代介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很多历史人物,靠着“感动”别人去赢得支持、帮助,成就一世英名。其“感动”别人的技艺之高,称得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了。真要排出个座次的话,皇叔刘备恐怕算得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了。刘备感动的人实在太多了。刘备为救陶谦的徐州,问公孙瓒借赵云,事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为别”。此时的赵云,